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秸秆还田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可以降低化肥投入,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就目前小麦秸秆还田技术在泽州县的应用现状、效益以及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鱼台县地处微山湖西岸,水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水稻,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万hm2,水稻种植面积2.3万hm2,小麦和水稻双季轮作。长期以来,小麦收获后秸秆处理沿用露天焚烧的方法,不仅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
承德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属冀北冷凉一年一季旱作区。全县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石%,是典型山区县。县域上壤状况按国家分级标准为中下等,总体评价是缺磷少氮含钾中等,微量元素缺锌。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玉米占种植总面积的50%。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山区推广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山区推广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20年,承德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后劲不足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农民不愿向土地过多投入,农家肥施用越来越少,大量施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因地制宜地研究了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同依法监便于该技术为广大农民接受而探索制定了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规程,总结了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推广措施,预测了该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6.
李梅 《现代农机》2022,(1):20-21
小麦秸秆机械捡拾打捆是一种新型的小麦秸秆机械化处理方式,从小麦秸秆机械捡拾打捆推广现状出发,介绍小麦秸秆机械捡拾打捆的具体应用,以实际案例分析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的选型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可获得的经济效益,提出促进小麦秸秆机械捡拾打捆推广与应用的建议,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谈谈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技术山东省新泰市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每年都在2.7万hm2左右。但过去对玉米秸秆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近年来,我们开始试验、示范、推广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经验。1.综合效益(1)经济效益显著。秸秆还...  相似文献   

9.
<正>一、小麦秸秆焚烧的原因与影响随着农村生活习惯的改变,用于饲料、肥料和燃料等生活用秸秆数量大幅减少;同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加,农业劳动力相对减少,三夏时间紧任务重,农民对价值较少的秸秆不重视,没有收集秸秆的积极性,大量小麦秸秆被直接焚烧。  相似文献   

10.
农区现有大量的玉米秸秆 ,每年秸秆的有效利用率不足 50 % ,剩余部分基本抛落于田间地头 ,公路两侧及房前屋后 ,整天风吹雨淋 ,发霉腐烂 ,时常出现火灾 ,直接影响到村容村貌及人们的生命财产。由于秸秆过剩 ,秋收后 ,有的地区将秸秆直接还田 ,有的将秸秆氨化后养牛过腹还田 ,因两种秸秆还田方式不同 ,其经济效益也不同 ,现分析如下 :1 秸秆机械还田1 .1 利用了剩余秸秆 ,改善了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 ,防止了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空气污染 ;1 .2 能够疏松土壤 ,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及理化性能 ,蓄水保墒 ,提高肥力 ;1 .3 连续搞秸秆还田 ,可增加…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洒在地表,随即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秸秆还田机刀具性能的不足,研制了鞭式刀具.同时,在阐述鞭式刀具的结构与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该刀具破茬瞬时的加速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刀具作用于根茬时刀头速度大,采用该刀具的还田机既可切碎秸秆,又可以同时入土破茬,并实现了碎茬与土壤的均匀混拌.  相似文献   

13.
论述秸秆还田技术在改善耕地地力及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作用,综述秸秆还田的主要作业模式以及各自的特点及优势,详细介绍秸秆还田机具的具体种类,为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及相关机具的选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河北省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现状,分析了秸秆还田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秸秆还田方式对种床土壤物理性质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粮食产量高、秸秆量大,玉米收获后播种小麦时需要对秸秆进行适宜的处理。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于2016—2018年在河北涿州试验站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与种床位置关系对种床土壤含水率、地温、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冬小麦出苗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秸秆混埋(SM)、少量秸秆混埋(HSM)、秸秆覆盖(SC)和秸秆不还田(CK)。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秸秆不还田对照组CK,秸秆还田可以提高0~30cm种床土壤含水率,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SC、HSM、SM;显著增加水稳性大团聚体(>0.25mm)含量,SM、HSM、SC分别提高6.3、4.9、4.8个百分点;对地温变化呈现出“缓解效应”,其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SC、SM、HSM,导致越冬期土壤回暖变慢;增加冬小麦出苗率,HSM、SC、SM平均增加40.1%、34.1%、14.8%,且HSM在第1年显著高于SM;提高产量,SC、HSM、SM平均增产17.2%、10.9%、2.9%,且第1年SM产量显著低于SC。本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地温有负面影响,但可以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因此最终提高了小麦产量;3种秸秆还田处理中,由于秸秆混埋(SM)使土壤含水率、出苗率、产量均最低,且对地温影响较大,因此优先推荐秸秆覆盖(SC)和少量秸秆混埋(HSM)。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机械化秸秆还田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对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四个方面论述了机械化秸秆还田对山东省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洪利 《湖南农机》2016,(9):170-171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天然肥料,因国家逐步形成现代化农业对其认识度不高,导致一般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不仅造成了浪费,还诱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还田改革。文章基于此,以山东省部分地区调研为基础,探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东北一熟区、水旱轮作稻区、双季稻区三大稻区的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配套机具的研究进展,从水稻收获、耕整地两个作业环节指出各区域实施秸秆还田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待解决问题。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配套机具已经基本满足农艺要求;东北一熟区的秸秆直接还田仍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秸秆韧性强、秸秆量大,造成秸秆粉碎抛撒不均匀问题,导致后期整地困难及春季泡田搅浆后秸秆漂浮严重问题,仍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南方双季稻及西南稻区由于地势限制导致的机收水平低问题,也同样限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配套机具发展建议,以期为下一步研究解决稻田秸秆还田关键机具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东北稻区不同秸秆还田模式机具作业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增产增效的重要方式。东北稻区存在秸秆量大、收获时秸秆含水率低、切碎抛撒难等问题,既影响秸秆还田质量,又进一步影响后期耕整地和插秧作业质量,亟需研究适用于东北稻区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模式,改善秸秆还田和耕整地作业质量,支撑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本研究在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试验,共设4种模式,即:对照CK(秸秆不还田,秋翻+春搅浆)、还田处理1(秸秆还田,秋翻+春搅浆)、还田处理2(秸秆还田,秋翻、秋旋+春平地)、还田处理3(秸秆还田,秋旋埋+春平地)。试验选取不同模式各作业环节的配套机具,并监测不同模式的秸秆还田和耕整地机具作业效果。2年的试验检测表明,3种秸秆还田模式均能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并满足水稻插秧前的地表作业要求,能够保证正常的插秧作业和水稻返青。其中,还田处理3的综合还田效果相对最优,能实现较好的地表平整度、泥浆度和植被覆盖率;还田处理2与还田处理1相比,增加秋季旋耕作业,春季改用无动力平地作业,2年的数据尚未显示能显著改善插秧前地表状况。  相似文献   

20.
秸秆与沼肥同步翻埋还田对秸秆腐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秸秆和沼肥同步翻埋还田对秸秆腐解的影响规律,在室温条件下,105 d试验周期内,采用网袋法模拟翻埋还田,系统研究添加沼肥和自来水对秸秆腐解的影响,以及添加沼肥后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秸秆长度对秸秆腐解过程各主要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沼肥对秸秆腐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添加自来水组的秸秆降解率为33.61%,而添加沼肥组的秸秆降解率则达到42.37%;配施沼肥后,秸秆的降解主要集中在前70 d,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的秸秆降解率均高于42%,秸秆长度20 mm试验组的秸秆降解率高于10 mm秸秆,试验结束时20 mm试验组的秸秆降解率达到52%;秸秆长度对半纤维素的降解影响较明显,而土壤类型则对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