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为了探索沃柑果实免遭霜冻害的方法,以2021—2022年提早采收的沃柑为材料,在室温贮藏条件下,采用咪鲜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在贮藏期的糖、酸、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以及失重率、腐烂率、电导率等耐贮性指标,并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2 a的7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咪鲜胺能有效抑制沃柑贮藏期腐烂病菌的生长,延迟果实腐烂发生的时间;同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够维持在采前水平。在150 d贮藏期内,可滴定酸含量整体上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咪鲜胺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下降速度较CK快,因此,咪鲜胺处理的固酸比高于CK。固酸比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风味物质含量也逐渐提升。在贮藏期间,咪鲜胺处理与CK的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差异,到贮藏150 d时,2021年的维生素C含量约20.90 mg/100 g,2022年约14.50 mg/100 g。在果实耐贮性方面,2022年咪鲜胺处理的失重率略低于CK,而2021年显著低于CK;2021年咪鲜胺处理的果皮电导率显著高于CK。通过聚类分析,将2 a的7个指标聚为2类,第一类为0、15、30、45、60、90 d的CK和0、15、3...  相似文献   

2.
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龙眼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龙眼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为龙眼果实贮藏保鲜提供科学依据和生产指导。以‘福眼’龙眼为材料,在龙眼盛花期后70、90、110 d用浓度为10 mg/kg的胺鲜酯喷施龙眼果实3次,以蒸馏水喷施为对照。龙眼果实在盛花期后120 d采收,采后龙眼果实经过挑选、清洗和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28±1)℃、相对湿度85%下贮藏。贮藏期间取样测定果实呼吸强度、果皮色素含量、果肉营养物质含量和果实耐贮性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龙眼果实对比,采前喷施胺鲜酯可有效降低采后贮藏期间龙眼果实呼吸强度,保持较高的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及较高的果肉TSS、可溶性总糖、蔗糖和维生素C含量,延缓果皮褐变和果肉自溶的发生,降低果实失重率,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因此认为,采前喷施浓度为10 mg/kg的胺鲜酯能有效延缓采后龙眼果实的品质下降、较好维持龙眼果实品质,提高龙眼果实耐贮性和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
2,4-D与杀菌剂施保功混配处理可显著提高砂糖橘的贮藏保鲜效果,30d内可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糖度,防止Vc损失,并使果实维持一定的酸度。对处理后贮藏期间砂糖橘果皮和果肉内2,4-D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用2,4.D浸泡处理4h后果皮中2,4-D含量急剧升高,在处理24h后果肉中2,4-D含量最高,之后均逐渐降低。贮藏30d后,2,4-D含量均降至一个较低的水平,符合柑橘的食用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4.
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芒果花芽期后喷施4次,第3次喷药后15d,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1000倍、1500倍的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71.9%、59.0%,显著优于50%咪鲜胺可湿粉1000倍(46.4%);第4次喷药后15d,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1000倍的防治效果为64.2%,显著优于50%咪鲜胺可湿粉1000倍(52.9%)。表明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是一种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安全而有效的药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止橘柚采后枯水腐烂,采用酸性电解水浸果处理,并结合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茶多酚、抗坏血酸配制成的复合保鲜剂进行涂膜处理后,将橘柚果实置于温度为 (8±1)℃、湿度为75%~80%的条件下存放120 d,以好果率、失重率、细胞膜透性、可滴定酸度、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类胡萝卜素为指标进行保鲜效果的评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保鲜方法。本研究所用的复合膜是多孔网络结构的薄膜,空隙小而细腻、均匀分散,复合膜处理后的果皮表面平整光滑,断面结构致密,在果实表面形成屏障。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处理能有效控制橘柚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复合膜处理可以较好地控制橘柚的腐烂和失水现象,延缓果实衰老,有效保持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还能提高果皮色泽;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优的保鲜方法,以有效氯含量为30 mg/L的酸性电解水浸果15 min,并联合海藻酸钠0.5%、羧甲基纤维素钠0.5%、茶多酚2.0%、抗坏血酸1.0%配比组合下的复合保鲜剂涂膜20 min。因此认为,酸性电解水结合复合膜处理能提高采后橘柚的品质、延长果实保鲜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研究柚果采后贮藏保鲜的方法.油果(Citrus grandis L.Osbeck)具有较长的采后贮藏期,在气温11℃和相对湿度为90%时,来经处理的果实可贮藏8—12周.但在10℃或低于10℃贮藏时,会受到冷害.在生长季节进行贮藏,易遭真菌病毒引起腐烂.采用塑料薄膜将果实单个封口包装可减少腐烂,对长期贮藏,可有效地降低腐烂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水稻营养土育秧中传染性烂秧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于2015-2016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环山乡环联村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传染性烂秧可分为绵腐型烂秧和立枯型烂秧,是由不同的真菌侵染引起;30%苯甲·嘧菌酯SC、25%咪鲜胺EC、50%嘧菌酯WG、30%霜霉·嘧菌酯SC、50%咪鲜胺锰盐WP 1000倍液对烂秧均有较好的防效,防治效果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处理对采后建阳桔柚果实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对采后建阳桔柚果实在(10±1)℃下贮藏的生理特性、营养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壳聚糖处理能降低建阳桔柚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抑制果实表面色调角h°值下降,果肉能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度、总糖、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少建阳桔柚果实失重和腐烂,保持较高商品率。其中以稀释500倍壳聚糖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果实商品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感病指数控制在0.1以下,而且果肉基本无汁胞枯水现象,贮藏后期果实的失重率可控制在5%以内。因此认为,稀释500倍壳聚糖处理是保持采后建阳桔柚品质、延长其保鲜期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剑麻提取液对台湾青枣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剑麻提取液在台湾青枣果实贮藏保鲜上的作用。以剑麻提取液为材料,浸泡处理台湾青枣采后果实,然后在常温条件下贮藏,研究剑麻提取液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剑麻提取液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可滴定酸的下降,保持了果实的品质;同时,剑麻提取液处理还提高了采后贮藏台湾青枣果实POD、CAT活性,减轻了台湾青枣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有效延缓果实的衰老;剑麻提取液在台湾青枣贮藏保鲜上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1-MCP延缓采后台湾青枣果实衰老及其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采后‘中青’台湾青枣果实贮藏品质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NADK)活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及能荷(EC)的关系。采后台湾青枣果实用1.8μL/L的1-MCP处理12 h后在(15±1)℃下贮藏,定期测定能量物质、NAD、NADP、NADH和NADPH含量、NADK活性及细胞膜透性,并在贮藏前后测定果实品质指标和腐烂率。结果表明:1-MCP处理保持‘中青’台湾青枣果实较高的ATP、NADP、NADPH含量,NADK活性和能荷值,较低的NAD和NADH含量,延缓贮藏期间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有机酸(TA)和维生素C含量,延缓果皮叶绿素含量下降,降低腐烂率。据此认为,1-MCP处理延缓采后台湾青枣果实衰老降低腐烂率可能与细胞保持较高的能荷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油菜体内及土壤中咪鲜胺的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固相萃取( SPE) -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 - UV)建立了油菜中咪鲜胺的残留量检测方法,并 进行咪鲜胺消解动态研究。提取液经石墨碳和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测定。咪鲜胺在各样品中的添加回收 率为80. 1% ~91. 8% ,变异系数为1. 8%~9. 6%。咪鲜胺在油菜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为4~6d; 30g制剂/666. 7m2 于油菜盛花期施药2 次,油菜收获时,油菜籽中咪鲜胺残留量最高为0. 20mg/kg,土壤中咪鲜胺残留量最高为 0. 49mg/kg。  相似文献   

12.
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采后‘油木奈’果实腐烂的控制与抗病相关酶诱导的关系。采后‘油木奈’果实用0(对照)和1.2 μL/L的1-MCP处理12 h后,在(25±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腐烂率、抗病相关酶如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能有效降低‘油木奈’果实腐烂率,提高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PPO和POD的活性。因此认为,1-MCP控制采后‘油木奈’果实的腐烂与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升高有关,抗病性诱导是1-MCP控制采后‘油木奈’果实腐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杀菌剂对剑麻茎腐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黑曲霉引起的剑麻茎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对我国的剑麻产业造成极大的威胁.鉴于此,本研究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黑曲霉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同时进行药剂成本分析,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WP的EC50最小,病原菌对它的敏感性最高,抑菌效果最好;3%甲基多抗霉素WP和40%五硝基多菌灵WP的EC50较小,病菌对它们的敏感性也较高,抑菌效果也较好;70%甲基托布津WP的EC50最大,病菌对它们的敏感性最低,抑菌效果最差.通过对药剂抑制效果和使用成本分析,建议生产上可使用50%咪鲜胺锰盐WP、40%五硝基多菌灵WP和3%甲基多抗霉素WP来防治剑麻茎腐病.  相似文献   

14.
低温贮藏可以减少采后菠萝果实的生理活动,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显著地减少黑腐病造成的腐烂和果实失重,使果实有比较新鲜的外观,提高贮藏品质。虽然采后低温可以诱导夏收菠萝黑心病,然而7℃冷温对夏收菠萝黑心病的诱导弱于12℃、并且,7℃冷温对于冬收菠萝的黑心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认为7℃冷温比较适合于菠果实的冷藏。  相似文献   

15.
以酸橘、枳壳2种砧木的成年砂糖橘果树为供试材料,通过对砂糖橘树体各部位磷素营养水平的分析,研究砧木对砂糖橘树体磷素营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酸橘、枳壳2种砧木砂糖橘的根系磷素分布规律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都表现为须根中的磷素含量显著高于主根、侧根中的磷素含量,且主根与侧根中的磷素含量表现为不同砧木砂糖橘间差异显著。(2)2种砧木砂糖橘当年生枝的磷素营养水平要显著高于往年生枝和主干,而砧木差别对枝干各部位的磷素营养水平没有影响。(3)2种砧木砂糖橘的秋梢新叶的磷素含量显著高于4级、5级叶片,砧木的差别不影响各类叶片的磷素营养水平。(4)酸橘、枳壳2种砧木砂糖橘的果实中磷素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不同砧木对果皮和果肉的磷素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咪鲜胺在香蕉防腐保鲜储藏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相色谱分析45%咪鲜胺香蕉常温储藏和冷库储藏下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采用咪鲜胺药液浸泡法处理刚采摘的香蕉.经检测咪鲜胺在香蕉中的消解动态符合负指数方程,半衰期:常温下是10.06~10.33 d,在冷库条件下19.64~21.80 d.室温储藏28 d后,咪鲜胺的分解率达86.22%以上,冷库条件下70 d达90%以上.最终残留量,以高剂量900 mg/kg浸果一次,储藏天数7~21 d,常温条件和冷库条件下果肉中的残留未检出,全果中的残留常温下是0.925~3.345 mg/kg,冷库条件下是2.789~4.182 mg/kg.常温储藏较低温储藏降解速度显著加快,其残留代谢物主要集中于果皮,而果肉部分残留极少.按GB 2763-2005,咪鲜胺在香蕉上的MRL值为5 mg/kg,45%咪鲜胺乳油在香蕉贮藏时采用500~1 000倍浸果,浸果1min,且浸果1次,贮藏保鲜7d以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9种杀菌剂对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Scytalidium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该10种杀菌剂EC50值和毒力回归方程中斜率比较分析认为,腈菌唑的毒力效果最好,其次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及咪鲜胺锰盐4种杀菌剂,异菌脲、氟硅唑+恶唑菌酮、多菌灵3种杀菌剂抑菌能力也较强。以上8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浓度纸片型 1-甲基环丙烯(1-MCP)(0、0.45、0.90、1.35、1.80 μL/L)处理对安溪油柿果 实在(25±1) ℃、相对湿度 85%贮藏条件下的保鲜效应。贮藏期间测定了果实呼吸强度,果实硬度,果皮色差 a*、b*、 L*值和色调角 h 值,果皮转红率,以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安溪油柿果实比较,不同浓度纸片 型 1-MCP 处理 12 h 均可抑制采后安溪油柿果实呼吸强度,延迟呼吸高峰出现,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抑制果皮色差 a*、b*、L*值和色调角 h 值的变化,延迟果实转红,保持果实原有风味,减少果实腐烂。其中 1.35 μL/L 1-MCP 处理效 果最佳。因此,1.35 μL/L 纸片型 1-MCP 处理 12 h 可作为在(25±1) ℃、相对湿度 85%贮藏条件下安溪油柿果实的适宜 处理条件,以延长贮藏寿命和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珍珠岩基质培养法,研究缺镁胁迫对枳砧‘砂糖橘’植株的矿质养分吸收和抗氧化活性等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缺镁处理90 d导致‘砂糖橘’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N、P、K、Mg含量降低,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镁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为23.0%;另外,缺镁处理3个月后发现N、P和Mg含量都降低,而钾含量增加了2倍多。缺镁胁迫引起叶片中过氧化氢和MDA含量增加,相应地导致POD和CAT活性提高,但是SOD活性未受影响,APX活性变化也无规律。这些数据表明,90 d的缺镁胁迫能够引起‘砂糖橘’植株叶片中活性氧的累积,POD和CAT可能参与了活性氧的清除。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索不同砧木对砂糖橘的生长、光合性能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砂糖橘栽培的最适砧木。测定嫁接在2年生宜昌橙、枳壳、砂糖橘、香橙和粗柠檬砧上的砂糖橘的生长势、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sis, 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 Tr)、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 Gs)、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等。结果表明:以宜昌橙为砧木的嫁接亲和性最差,砧穗粗度比值为2.08,嫁接苗生长势最弱,而以粗柠檬和香橙为砧木的砂糖橘生长势最强;不同砧木砂糖橘叶片中总叶绿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枳壳砧>粗柠檬砧>香橙砧>本砧>宜昌橙砧,其中,除了枳壳砧和粗柠檬砧的砂糖橘叶片中总叶绿素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砧穗组合之间均差异显著;香橙砧的Pn和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