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水、肥、气、热资源条件,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使水稻产量达到最高单产水平,连续2年对水稻不同配方施肥比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尿素27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270 kg/hm~2的施肥比例有利于秧苗的健壮生长,并且能够充分地协调水稻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发育,有利秧苗分蘖成穗,促使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增加,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构成因素趋于合理,从而达到14 963.96 kg/hm~2的最高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河北省药食同源大豆的种植生产情况、加工企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大豆产业发展的建议。利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情报分析方法,从大豆种植面积、单产水平、年总产量以及大豆加工企业情况方面,对河北省药食同源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6年河北省大豆种植面积呈逐年下滑趋势,从2009年的165 810 hm~2减少到2016年的105 740 hm~2,减少了36.2%;单产水平基本呈平稳增长趋势,2016年单产水平达到了2 332 kg/hm~2;大豆年总产量呈曲线下降趋势,从2009年的284 800 t下降到2016年的246 600 t,其中2015年总产量最低(225 845 t)。河北省大豆加工食用品以初级加工产品和传统加工产品为主,新兴大豆制品品种较少;加工的大豆保健品主要是大豆卵磷脂和大豆低聚糖。河北省大豆加工企业存在着产业链条短、深加工层次较浅、大型龙头企业较少、大豆加工原料不足等问题。并对河北省药食同源大豆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不同种类与用量肥料追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生产上以基施尿素130.5 kg/hm~2、重过磷酸钙78.0 kg/hm~2、硫酸钾150.0 kg/hm~2,追施重过磷酸钙96.0 kg/hm~2效果最佳,产量可达到4 185.5 kg/hm~2。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是永城市第二大夏播秋作物,每年种植面积4万hm~2左右。在2008年以前,永城市夏大豆单产水平在150kg左右。自2008年开始,永城连续8年承担农业部下达的大豆高产创建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全市大豆生产水平稳步提升,栽培技术逐步完善,对稳定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增加大豆种植效益提供了强力的科技支撑。同时,永城市农业局也总结出一套适宜本地区示范推广的麦茬夏大豆产量200kg/667m~2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小麦单产的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潜力基础上,运用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ARIMA)模型预测2023年前中国小麦单产水平。结果表明,基于ARIMA (1, 2, 1)模型预测的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和2023年中国小麦单产分别为5 758 kg/hm~2、 5 935 kg/hm~2、 6 119 kg/hm~2、 6 307 kg/hm~2和6 502 kg/hm~2,分别是AEZ模型潜力上限值9 300 kg/hm~2的61.91%、 63.82%、 65.80%、 67.82%和69.91%。这意味着:2023年前中国小麦单产将达潜力的60%~70%,未来单产的提高尚有一定空间,应高、中、低产耕地并重利用,发挥综合优势,提高种植集成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农大豆2号在不同土壤地力条件下的适宜密度和施肥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分别在3种不同土壤地力条件下分析农大豆2号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结果]土壤地力条件不同,施肥量和密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互作对农大豆2号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影响不同。在低土壤地力条件下,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不同施肥量及密度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高密高肥处理(密度25.5万株/hm~2,复合肥375 kg/hm~2)的产量较高;中等地力条件下,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在不同施肥量及密度间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中密中肥处理(密度18.0万株/hm~2,复合肥225 kg/hm~2)的产量较高;较高地力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及密度间的单株粒重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中密高肥处理(18.0万株/hm~2,复合肥375 kg/hm~2)的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农大豆2号在不同土壤地力条件下高产栽培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7,(1):16-19
在滴灌的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的施肥量,研究其对大豆干物质积累、株高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三种元素合理搭配施用,大豆的生物量和产量等达到最佳效果,通过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大豆膜下滴灌经济施肥量为氮(N)78 kg/hm~2、磷(P2O5)76 kg/hm~2、钾(K2O)86 kg/hm~2;产量为3 434~3 536 kg/hm~2。  相似文献   

8.
<正>辽葵杂2号是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三系配套油葵杂交种.我们于1983年引进.当年在哈密地区农科所试种1465.2m~2,单产3906.7kg/hm~2,以后至1987年先后在哈密市陶家宫乡、花园乡、二堡乡、回城乡示范种植120hm~2,单产2875.0—3862.5kg/hm~2.1990年昌吉州种植53.5hm~2,单产3523.5kg/hm~2.巴音郭楞州1990和1991年累计推广734hm~2,平均单产2700kg/hm~2.辽葵杂2号在哈密地区生育期95天,比先进工作者早熟5—7天,抗早,耐盐碱,抗向日葵黑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杂交大豆不育系制种产量,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34A为母本,其同型保持系JLCMS34B为父本,于2011年和2012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洮南试验站进行制种试验。试验设3个密度(10,15,20万株/hm~2)和3个底肥施氮量(64,128,192 kg/hm~2),研究了9个处理对不育系结实率、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育系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密度10万株/hm~2的结实率最高,密度15万株/hm~2的制种产量最高,并且随着密度增加结实率逐渐降低。2011年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结实率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以10万株/hm~2种植密度配合64 kg/hm~2底肥施氮量的结实率最高,为67.28%;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制种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配合128 kg/hm~2底肥施氮量,最高制种产量达到1 395.72 kg/hm~2;底肥施氮量对不育系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互作差异性也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 我所育成的冬小麦奎冬3号是新疆“八五”期间主要推广品种之一,1991年在南北疆种植面积已达4.67×10~4hm~2。农七师1990年种植536.3hm~2,平均单产6000kg/hm~2以上,其中135.9hm~2单产7 500kg/hm~2以上;1991年种植1003hm~2,平均单产6000kg/hm~2以上,其中257.8hm~2单产超7 500kg/hm~2,其增产潜力很大。现将我们对其培育和推广过程中掌握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于下,供各种植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适合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的大豆品种,对当前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的9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的是北豆40,单产2 895kg·hm~(-2),其次为克山1号,单产2 760kg·hm~(-2),产量最低的后三位依次为合农95、圣豆15、东升7号。  相似文献   

12.
正一、河南大豆生产概况近年来,河南大豆面积维持在57.33万hm~2,是河南省五大作物之一。2002年以前,河南一直是黄淮大豆产区大豆面积最大的省份;2002年以后,安徽大豆种植面积超过河南。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居全国第4位,夏大豆面积居全国第2位,仅次于安徽省。河南省大豆单产自建国以来总的趋势是在不断上升,因气候影响造成年度之间的波动。建国初期,河南省大豆单产水平约40 kg,20  相似文献   

13.
正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在过去的40年里,随着大豆需求的迅猛增加,大豆生产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和世界各大豆主产国的单产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大豆单产提升幅度虽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但仍较世界大豆主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低。2007年美国密苏里州大豆种植者Cullers利用美国先锋公司大豆98M80创造了10414kg/hm~2的世界记录。我国最高的产量是2009  相似文献   

14.
从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我们在苎麻品改上采用"马铃薯+玉米+苎麻"新模式栽培技术,苎麻品改地示范片马铃薯平均单产18 750kg/hm~2,玉米平均单产9547.5kg/hm~2,新栽麻平均单产784.5kg/hm~2,苎麻品改地当年除苎麻收益外增纯收益71 520元/hm~2。  相似文献   

15.
<正> 新疆热量资源丰富,不少地区夏粮收后剩余较多的热量资源,同时,夏粮收后的7—8月恰值洪水期,水资源较丰,这些剩余的热量资源和水资源可满足复播大豆的生育需要。再者,复播大豆产量高,北疆乌伊公路沿线及焉耆盆地复播的超早熟大豆,单产达1125—2 250kg/hm~2;南疆阿克苏、喀什、和田及东疆哈密地区复播的中熟及中早熟大豆,单产达1 500—2 400kg/hm~2。此外,复播大豆从整地播种至收割,均可利用现有农业机具,省工、省时,劳动强度小。因此,有计划地扩大复播大豆面积,既可充分利用水、热资源,又可增收大豆。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6.
潍豆10号是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以G20作母本、潍豆6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2014年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单产为2 996.33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6.43%。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 267.75 kg/hm~2,比对照邯豆5号平均增产10.98%。该品种高产、优质、高油、抗病,中抗花叶病毒3号株系、抗花叶病毒7号株系,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氮磷钾不同施肥量不同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探索最优的大豆施肥量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大豆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直观分析结果m值及各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得出本试验的最优施肥为施氮量30 kg/hm~2、施磷量150 kg/hm~2、施钾量45 kg/hm~2。根据正交试验的不同处理组合间产量的方差分析得出,处理组合5(A_2B_2C_3)产量最高,其次是处理组合9(A_3B_3C_2),它们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再结合不同因素对大豆产量方差分析的结果,处理组合5(A_2B_2C_3)的施氮量(A因素)30 kg/hm~2为最佳,处理组合9(A_3B_3C_2)的施磷量(B因素)150 kg/hm~2和施钾量(C因素)45 kg/hm~2为最佳量。此施肥量组合可作为大豆施肥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在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寺镇示范鸭稻再生技术33.3 hm~2。结果表明,鸭稻再生技术实施田头季稻单产8250 kg/hm~2,再生稻单产3225 kg/hm~2,稻鸭合计总纯收入为34800元/hm~2,比常规中稻种植田提高了20550元/hm~2,总体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主成分分析在大豆“3414”最佳施肥配比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品种安豆7号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在"3414"试验设计下的14个处理水平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4个主成分能够解释所有原始性状变异的89.899%,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48.061%,主要代表的是产量因子;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7.083%,主要代表的是底荚高度因子;第三主成分贡献率为13.453%,主要代表的是单株产量及株型因子;第四主成分贡献率为11.302%,主要代表的是大豆高度因子。综合得分前三位的处理是N2P1K1(尿素130.50 kg/hm~2,过磷酸钙150 kg/hm~2,氯化钾25.05 kg/hm~2)、N1P2K1(尿素65.25 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氯化钾25.05 kg/hm~2)和N1P1K2(尿素65.25 kg/hm~2,过磷酸钙150 kg/hm~2,氯化钾49.95 kg/hm~2)。  相似文献   

20.
红寺堡产区酿酒葡萄规范化建园主要通过应用葡萄园规划、整地标准、苗木准备、定植技术、栽后当年管理以及一次性"厂"字形三年成形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最终达到架形美观科学、架面三带分明、投入成本低、葡萄品质优良,三年生葡萄园单产达到3 000 kg/hm~2以上,四年生葡萄园单产在6 000 kg/hm~2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