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调控化肥投入,探索油菜轻简化种植优化高产施肥技术。本文设置了5个直播油菜不同施肥运筹处理,研究在油菜苗期、越冬期、薹期等关键需肥期不等次数追施不等比例肥料对油菜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肥料用量和施肥次数的增加,油菜产量随之提高。其中,以施纯N 286.50 kg/hm~2(基肥148.5 kg/hm~2、苗肥48.7 kg/hm~2、越冬肥40.6 kg/hm~2、薹肥48.7 kg/hm~2)、P_2O_587.75 kg/hm2(基施)、K_2O 135.00 kg/hm~2(基肥、薹肥各67.5 kg/hm~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2 931.31 kg/hm2,较习惯施肥(施纯N 195.00 kg/hm~2、P_2O_556.25 kg/hm~2、K_2O 56.25 kg/hm2)处理增产45.95%;施纯N 286.50 kg/hm~2(基肥148.5 kg/hm~2、越冬肥69.0 kg/hm~2、薹肥69.0 kg/hm~2)、P_2O_587.75 kg/hm2(基施)、K_2O 135.00 kg/hm~2(基肥、薹肥各67.5 kg/hm~2)处理产量也处于较高水平,但这2个处理植株贪青、倒伏,不利于机械收获,投入成本大;纯N 148.50 kg/hm~2、P_2O_587.75 kg/hm~2、K_2O 67.50 kg/hm~2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较习惯施肥增产2.95%,植株成熟一致,利于机械收获,适宜轻简化栽培肥料运筹。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常规优质稻化肥减量增效研究试验表明,本区常规优质稻在当前施肥量(纯N111.0 kg/hm~2、P2O548.0 kg/hm~2、K_2O 48.0 kg/hm~2)及施肥方法 (氮肥为基肥∶分蘖肥=2∶1)的基础上,化肥用量减少20%(纯N 88.8 kg/hm~2、P_2O_538.4 kg/hm~2、K_2O 38.4 kg/hm~2),且氮肥调整为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1∶1∶1∶1平衡施用,产量较常规施肥水平提高16.5%,综合效益提高18.3%。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青贮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以青贮玉米品种强盛30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施肥水平,研究并探讨不同施肥模式下青贮玉米的生长指标、叶面积、产量等。结果表明,基肥施尿素187.5 kg/hm~2、磷酸二铵228 kg/hm~2及追肥施水溶肥(35-0-10)315 kg/hm~2;基肥施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铵228 kg/hm~2、磷酸钾90 kg/hm~2及追肥施尿素282 kg/hm~2;基肥施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铵228 kg/hm~2、磷酸钾90 kg/hm~2及追肥施尿素402 kg/hm~2 3个处理较其他处理对玉米各个指标值的影响较明显;基肥施尿素187.5 kg/hm~2、磷酸二铵228 kg/hm~2及追肥水溶肥(35-0-10)315 kg/hm~2处理抗倒伏能力最好,其次是基肥施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铵228 kg/hm~2、磷酸钾90 kg/hm~2及追肥施尿素282 kg/hm~2处理,基肥施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铵228 kg/hm~2、磷酸钾90 kg/hm~2及追肥施尿素402 kg/hm~2处理相对其他处理抗倒伏性也比较好,基肥施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铵228 kg/hm~2、磷酸钾90 kg/hm~2及追肥施尿素201 kg/hm~2处理抗倒伏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4.
花生合理施肥可以直接影响花生产量及经济效益。生物炭基肥配合化肥施用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花生产量,还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性状。同时施用氮磷钾基肥和炭基肥的处理相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搭配施用炭基肥900 kg/hm~2、尿素6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450 kg/hm~2时,较对照增产16.5%,同时增收2 046.3元/hm~2,增收效益最高。在适量施用基肥的条件下,炭基肥的施用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增收增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蚕豆品质、产量和效益,开展了磷钾肥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慈溪大粒1号蚕豆重基肥轻追肥、轻氮素重磷钾的用肥控量以P2O5525~600 kg/hm~2+K_2SO_4255~27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本地糯高粱红缨子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糯高粱的物质生产和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在拔节期设置5个不同的钾肥处理(CK,不施任何肥料;K1,拔节期施入K_2O 75 kg/hm~2作追肥;K2,拔节期施入K_2O 150 kg/hm~2作追肥;K3,拔节期施入K_2O 225 kg/hm~2作追肥;K4,拔节期施入K_2O 300 kg/hm~2作追肥)。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糯高粱植株株高、叶面积、产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磷、钾积累量,而且均会随着施钾量的增多而提高,在K_2O 150 kg/hm~2达到最高,施钾量继续增加,其植株株高、叶面积、产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磷、钾积累量反而减小。在移栽前施入N 75 kg/hm~2、P_2O_5 75 kg/hm~2做基肥,在拔节期施入N 75 kg/hm~2、K_2O 150 kg/hm~2做追肥时,为糯高粱施肥的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底肥为颗粒,N-P_2O_5-K_2O=14-12-4,总养分≥30%,有机质≥15%,水分≤12%,pH 5.5~8.0;追肥N-P_2O_5-K_2O=22-4-4,其他同底肥)施肥量达到1 50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为7 313 kg/hm~2,较习惯施肥增产5.8%;净产值8 288.6元/hm~2,较习惯施肥增收747.6 kg/hm~2,建议当地小麦生产的基肥施肥量为1 200 kg/hm~2,追肥为300 kg/hm~2。  相似文献   

8.
进行油菜配方施肥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配方施肥有机肥1 500 kg/hm~2、N 180 kg/hm~2、P2O590 kg/hm~2、K2O 150 kg/hm~2、硼砂30 kg/hm~2产量最高,为2 890.6 kg/hm~2;常规施肥有机肥1 500 kg/hm~2、N 180 kg/hm~2、P2O575 kg/hm~2、K2O 45 kg/hm~2产量为2 587.7 kg/hm~2。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油菜籽增加产量302.9 kg/hm~2,增幅11.71%。  相似文献   

9.
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汾阳市基地)试验田开展水溶性喷施肥料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了5组试验,每组3次重复,两种基肥施用量(F0-无基肥施肥量;F1-基肥施肥量N 20 kg/hm~2、P_2O_540 kg/hm~2、K_2O 40 kg/hm~2)作为主要地块中的A因子。叶面的7个水平在开花前阶段喷洒水溶性肥料(无喷雾、0.5%NPK、1%NPK、2%NPK、3%NPK、2%DAP、2%尿素)作为因子B。在施用基肥情况下喷施2%尿素做叶面肥,小麦产量最高,不施基肥和喷施叶面肥情况下小麦产量最低。在没有施用基肥情况下,喷施3%NPK叶面肥所得小麦产量最高。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施用基肥情况下,随着喷施NPK叶面肥料浓度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在肥料喷施处理中,不论基肥施用量如何,喷施尿素叶面肥的处理明显优于其他叶面肥的喷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亭雪1号'的品质和产量,加速其推广,进行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亭雪1号'在上海地区可以周年栽培,种植密度以株距33 cm、行距250 cm(8 910株/hm~2)为佳;基肥施用量以精制有机肥15 t/hm~2+狮马牌复合肥600 kg/hm~2或西瓜专用复合肥300-450 kg/hm~2为宜;最佳整枝留果方式为双蔓整枝,即在主蔓4-5片叶时摘心,选留2根粗壮子蔓生长,并在第12节打顶。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黑龙港地区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适宜的施氮方式,以该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的3个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邯6172(粒重侧重型)、河农6049(粒数侧重型)和衡4399(穗数侧重型)为试材,在氮肥施用量均为270 kg/hm~2条件下,试验设氮肥底施与追施比例(底追比)3∶7、5∶5和7∶3计3个水平,研究了3种施氮方式对不同类型冬小麦的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使用比例以及品种类型均与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高度相关,穗数侧重型品种衡4399宜采用底追比3∶7的施氮方式,平均产量为7 181.54 kg/hm~2,水分利用率为22.26 kg/(hm~2·mm);粒重侧重型品种邯6172和粒数侧重型品种河农6049宜采用底追比5∶5的施氮方式,平均产量分别为7 176.23和7 166.05 kg/hm~2,水分利用率分别为22.05和22.00 kg/(hm~2·mm)。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植株硝态氮速测系统结合的方法,确定采用反射仪法速测冬小麦拔节期植株硝态氮含量对植株氮素营养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冬小麦拔节期植株硝态氮含量缺乏临界值为1 000 mg/kg,充足评价指标为1 300 mg/kg;土壤合理的底肥施N量为75~150 kg/hm2;冬小麦拔节期合理的氮肥追施量应控制在100~150 kg/hm2;冬小麦最佳经济效益追肥量为117.86 kg/hm2.  相似文献   

13.
加工番茄施肥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肥料是番茄增产的基础,目前加工番茄施混合肥450~600 kg/hm2(30~40 kg/667 m2),单产达到52 500~67 500 kg/hm2(3 500~4 500 kg/667m2),番茄最高单产120 000~150 000 kg/hm2(8 000~10 000 kg/667m2),但施肥过多可引起农残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经试验施肥量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增加600~900 kg/hm2(40~60 kg/667m2),增产幅度达22;~28;,新投入与产出比为1∶2~3,未发现肥害和农残.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肥力下玉米氮、磷、钾肥最佳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玉米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回归设计模型,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下玉米产量与氮、磷、钾养分投入量间的数量关系及土壤养分的供应潜力。结果初步建立了高、中、低肥力土壤上的玉米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效应方程,求其最佳施肥量:高肥力.N 58.4 kg/hm~2.P_2O_5 194.3 kg/hm~2,K_2O 200.4 kg/hm~2;中肥力,N 187.9 kg/hm~2,P_2O_5 170.3 kg/hm~2.K_2O 173.2 kg/hm~2;低肥力,N 293.4 kg/hm~2,P_2O_5 214.8 kg/hm~2.K_2O 183.2 kg/hm~2。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硫肥对苜蓿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4因素(氮、磷、钾、硫),3水平进行苜蓿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苜蓿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562.5kg/hm^2、硫酸钾675kg/hm^2、硫磺粉75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14550,14550,13678.5,12789kg/hm^2,分别高于对照28.3%,31.1%,20.6%,13.7%。施肥可提高苜蓿粗蛋白含量,硫酸钾的效果最明显:第一茬在225kg/hm^2时粗蛋自含量为19.4%,高于对照27.9%;第二茬450kg/hm^2时粗蛋白含量为20.1%,高于对照12.5%;施适量的氮、磷、钾可促进对其他养分的吸收。施硫磺粉对土壤养分没有明显的影响。施尿素、过磷酸钙、硫磺粉均能提高种植苜蓿经济效益,每公顷分别增值1476.9,1439.1,750.3元。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的影响,以黔西南州普遍种植的白壳薏苡为材料,设置了追肥水平、窝行距、窝苗数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追肥水平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追肥增加到一定水平时,产量反而下降;(2)不同窝行距、不同窝苗数差异极显著;(3)A3B2C4处理的表现最好,即行窝距80 cm×80 cm、窝苗数6苗、追尿素20 kg/667 m2,需打1042窝/667 m2,基本苗数6252苗/667 m2。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的产量影响明显,因此,应合理密植,适量追肥。  相似文献   

17.
辣椒"3414"肥效试验模型拟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辣椒“热辣1号”为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三元二次施肥模型与一元施肥模型对试验结果的拟合情况。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推荐施肥量高于一元方程的推荐施肥量。直线加平台方程和平方根方程,Pr〉F值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所以不能计算推荐施肥量。试验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334.49kg/hm2,磷肥113.85kg/hm2,钾肥402.78kg/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水平与养分组合对紫花苜蓿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试验于2004~2005年在南疆库尔勒大华公司的灌耕潮土上,采用二因素三水平Ⅲ间施肥试验,观测氮、磷、钾肥的小同施肥水平与组合对苜蓿当年及第二年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当年苜蓿最高产量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43.0,147.2,77.1kg/hm^2。预测最高产量为9781.6kg/hm^2;第二年苜蓿最高产量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50.0,201.6,73.7kg/hm^2。预测最高产量为18320.1kg/hm^2;对2004,2005两年平均产量而言,最高产量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55.1,157.2,85.1kg/hm^2。随年限的增加苜蓿固氮能力增强,对氮肥的依赖性会逐渐减小,而对磷钾肥为耗竭吸收,因而预测的施肥量随年限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二代1年生幼林地和一代14年生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地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林木生长量和光合能力,落叶松人工林不同代林地所需养分是不同的。二代1年生幼林地,少N、少N多P和N、P、K与有机肥混合施入对树木生长和光合能力有明显的改良效果,以130kg/hm^2尿素、314kd/hm^2磷酸二铵和436kg/hm^2尿素 236kg/hm^2磷酸二铵 133kg/hm^2氯化钾 3000kg/hm^2有机肥3种施肥配比效果较好;一代14年生幼龄林,多N、少N多P和N、P、K混合施效果较好,较好的肥料配比是520kg/hm^2尿素、314kg/hm^2磷酸二铵、436kg/hm^2尿素 236kg/hm^2磷酸二铵 133kg/hm^2氯化钾。对于这两个林分都是少N多P施肥效果最好,说明长期经营落叶松人工林易引起林地缺磷。  相似文献   

20.
以“小麦—水稻”为对照,研究了沿江地区“大棚作物—水稻”、“牧草—水稻”种植模式下水稻氮肥的施用效应。结果表明,在不施氮和施氮量225 kg/hm2时,以小麦茬水稻为对照,大棚作物茬较之依次增产56.20%和10.78%,纯收益依次增加95.39%和14.49%,而牧草茬与小麦茬相比,产量和纯收益差异均不明显。大棚作物茬稻在施氮量150 kg/hm2时产量、纯收益、新增纯收益率最高,施氮量75 kg/hm2时边际成本报酬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为最高。牧草茬在施氮量300 kg/hm2时产量最高,施氮量225 kg/hm2时纯收益、新增纯收益率、边际成本报酬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施氮量150 kg/hm2时氮肥偏生产力最高。3种茬口水稻不施氮时的品质差异主要在加工品质及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上,施氮量225 kg/hm2时的品质差异主要是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及其直链淀粉含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