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本研究旨在探讨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多态性与泸宁鸡生长性状的关联性.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泸宁鸡MyoG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泸宁鸡MyoG基因5'调控区存在4个多态位点(A153G、A267G、A446G和C612T).在153 bp处存在A/G突变,形成3种基因型(AA、AG和GG),其中AA基因型肝脏重显著高于AG、GG基因型(P <0.05).在446 bp处存在的A/G突变,形成3种基因型(AA、AG和GG),该位点GG基因型屠宰率显著高于AA、AG基因型(P <0.05),AG、GG基因型胸肌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P <0.05).以上结果显示,MyoG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与泸宁鸡肝脏重、屠宰率、胸肌率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作为泸宁鸡相应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3.
以四川省优质地方鸡种泸宁鸡为素材,分别从不同时期(81、119、154、210日龄)的200只鸡中随机选取8公8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组织、日龄、性别肌肉中硫胺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公母鸡腿肌硫胺素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母鸡胸肌、腿肌硫胺素含量均在119日龄达到最高;随着日龄的增加,胸肌与腿肌硫胺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胸肌硫胺素含量119日龄与81日龄、210日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日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腿肌硫胺素含量各日龄间差异均显著(P0.05)。硫胺素含量与屠宰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19日龄胸肌硫胺素含量与胸肌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腿肌硫胺素含量与腹脂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腿肌重呈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60只雷州黑羽鸭进行外貌特征观察及体尺测量,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9个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评估雷州黑羽鸭的种质资源并为其选育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雷州黑羽鸭是通体以黑色为基色,结构匀称,体躯狭长、紧凑结实,喙长颈细的小型鸭.其公母鸭在体型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且不同体型性状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公鸭以体重与体斜长的相关性最高,母鸭则以胫长与半潜水长的相关性最高.公母鸭的9个体型性状均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达80.722%和83.603%). 相似文献
5.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11个地方鸡品种的产蛋性能和生态特征的资料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单独对4项产蛋性能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我国11个地方鸡种大致可以分为大型鸡和小型鸡两类;多元统计分析10项指标的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选取前3个特征值作为3个主成分(占总信息量的94.99%)。根据各品种的前3个主成分值计算相似系数,并用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表明11个地方鸡品种可划分为高海拔型和低海拔型两类,这说明了生态因子亦是品种分类中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与小型黑羽鸡培育品系黑羽性状相关的SNP位点,获得黑羽性状的分子标记。选取成年小型黑羽鸡和洛岛红标准品种鸡公母各30只(公母配比为1∶1)进行正反交试验,对亲本MC1R基因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将个体的MC1R基因多态性与后代羽色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对筛选出的相关遗传标记在大群中进行检测和进一步杂交验证。结果显示:正反交共得到476只F1代,其中正交F1代有黑羽236只,黄羽51只;反交F1代有黑羽123只,黄羽66只。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均只有后代纯黑羽的组合,而无后代纯黄羽的组合,表明该群体黑羽性状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黑、黄羽两种羽色的比例基本符合1∶1的分离比(黑羽∶黄羽=104∶98),表明黑羽性状受到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MC1R基因编码区发现共有3个突变(C67T、T211C、G277A),其中后两个为错义突变;CTG单倍型在小型黑羽鸡群体中出现频率最高(0.666),且其杂交后代羽色基本为纯黑羽表型;通过大群验证发现与前期结果一致,父本单倍型为纯合的CTG的后代均表现为黑羽表型。综上,小型黑羽鸡黑羽性状为常染色体显性性状,MC1R基因CDS区上的突变(CTG单... 相似文献
7.
8.
9.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广西家禽遗传资源,本试验以广西灵山县当地鸡种育成的黑羽和麻羽2种羽色鸡的体尺和屠宰性能进行比较研究。选用各120只黑羽和麻羽的35日龄母鸡,饲养至150日龄,各随机选取20只进行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黑羽鸡与麻羽鸡的体尺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麻羽鸡体尺均匀度更好;麻羽鸡的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优于黑羽鸡(p<0.05),麻羽鸡体重高于黑羽鸡;麻羽鸡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变异系数较好。麻羽鸡和黑羽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都较低,从本试验看,要生产优质鸡,提高胸肌率和腿肌率是今后选育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硒都黑猪屠宰性状和体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准确高效地选择优良种猪,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硒都黑猪的20项指标进行分析并归类。结果表明,屠宰性状和体尺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由主成分分析可知,硒都黑猪屠宰性状和体尺性状可以综合成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18%,并构建综合评分方程:Y=0.14X1+0.16X2+0.08X3+0.06X4+0.14X5+0.06X6+0.06X7+0.03X8–0.05X9–0.09X10+0.08X11–0.02X12–0.07X13+0.04X14+0.10X15+0.04X16+0.14X17+0.13X18+0.10X19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探讨猪繁殖性状间的关系,筛选能够客观代表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选取244头大白母猪,测定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健仔数(NHB)、初生窝重(TBW)、平均初生重(ABW)、断奶仔数(WN)、断奶窝重(TW)、平均断奶重(AWW)、存活率(SR)、产程(FD)、出生间隔(PBI)、有效乳头数(ETN)和产活仔数/有效乳头数(NBA/ETN),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白猪个体间的变异系数较大,最高和最低分别为PBI (63.14%)和ETN (8.24%)。相关分析表明,TW和SR之间存在中度相关(r=0.53,P<0.01)。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PC)特征值>1,累积贡献率为84.980%。PC1、PC2、PC3、PC4累积贡献率分别为37.617%、22.831%、14.429%和10.103%。PC1的NBA、NHB、NBA/ETN、TNB、TBW贡献率较大;PC2的TW和SR贡献率较大。聚类分析发现,繁殖性状分5类,每类典型性状分别为NBA、TW、FD、PBI、ABW、AWW、ETN。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畜牧与兽医》2016,(6):64-66
应用主成分坐标图描述肉杂鸡个体的屠宰性状,进行个体的评价与比较。200只1日龄肉杂鸡(科宝1 500♂×海赛克斯♀),公母各半,饲喂基础日粮,常规饲养。42日龄随机抽取50只,公母各半,测定活重、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等屠宰性状,绘制并分析个体的入选主成分坐标图。结果表明:1)主成分F_1、F_2的贡献率分别为79.30%、13.48%,累计贡献率达92.78%,为入选主成分。2)主成分表达式显示F_1、F_2可分别视为屠宰因子和腹脂因子。3)以F_1得分排序的20个个体,在F_1和F_2构成的平面坐标中,绘制个体主成分坐标图,综合评价个体的屠宰性状。 相似文献
14.
猪生长发育性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 0个品种组合 79头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 ,以了解各性状的相关性。结果为 :活体背膘与水分、肌内脂肪、肉色、瘦肉率、眼肌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33、0 4 1、0 2 4、- 0 6 0、- 0 4 4;眼肌面积与水分、肌内脂肪分别为 0 39、- 0 33;结束日龄与水分、肉色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35、0 37。说明选择适宜的背膘、眼肌面积和饲养日龄 ,有可能得到较好的瘦肉率和肌内脂肪含量。能否解决两性状之间呈负相关的矛盾 ,尚须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15.
撒坝猪体尺性状的聚类与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聚类与主成分分析,对488头撒坝猪的六月龄体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撒坝猪的体尺性状可分为体重、体型、特征三大类,体重与体长、体高、胸围、腹围、活膘等性状间呈显著相关,管围与体高、腿围与活膘呈强正相关,在撒坝猪品系选育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115份高羊茅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地理来源的115份高羊茅种质资源的株高、穗长、叶枕距、每穗小穗数、主穗分枝数、单株穗数、穗重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115份高羊茅种质7个农艺性状的82.82%的信息,且对3个主成分作用较大的性状主要有穗长、单株穗数、主穗分枝数。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将115份高羊茅种质分为5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群又可分为3个亚类群,其中Ⅰ-Ⅱ亚类群和Ⅳ类群的每穗小穗数和穗重较大,综合表现较好。同时,地理距离和农艺性状间未存在严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不同番木瓜种质在广西的表现,记录了10份番木瓜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份种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株产与单果重。主成分分析显示:10份番木瓜种质的15个数量性状可划分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0.74%;相关性分析显示:10份番木瓜种质的15个数量性状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说明所选指标间的影响密切。其中株产与两性瓜单果重、叶长、花序长度,两性瓜单果重与叶长、叶宽、花序长度、每节位花量等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在平方欧氏距离5的临界点可分为2类:大果型、小果型。分类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性瓜单果重、株产上。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柱花草(Stylosanthes)遗传多样性分布情况及其遗传背景,本研究采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来自6个不同种的60份柱花草种质资源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旗瓣条斑,其次是茎生长习性和茎毛类型;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最高的是自然株高,其次是小叶宽和叶柄长;通过聚类分析将60份柱花草种质分为两大类,其中7份头状柱花草(Stylosanthes capitata)、10份大头柱花草(S.Macrocephala)、7份有钩柱花草(S.hamata)和11份矮柱花草(S.humilis)为一类,8份细茎柱花草(S.gracilis)、17份圭亚那柱花草(S.guianensis)为一类。本研究将为柱花草筛选优良种质及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山西不同居群白羊草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和合理利用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 (L.) Keng)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采自山西省不同地区的10个白羊草居群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白羊草各居群间除小穗数外其他农艺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得到累计贡献率为86.927%的4个主成分,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对不同居群白羊草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4个类群,其中第1类群即临汾、芮城和太谷这3个白羊草居群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