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年7~8月份,我国江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地猪群先后发生了一种临床以育肥猪、繁殖猪群多发的高热、食欲废绝、躯体全部或局部毛孔出血、局部皮肤皮下淤血为特征,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的疫病,有人称为“猪无名高热症”。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份,在我国的江西省首先发生以高热、呼吸困难、繁殖障碍、皮肤发红或发黑紫色、有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无名"高热病"。经过半年的传播,蔓延至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以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多发,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刘徽 《兽医导刊》2016,(6):206-207
脑膜脑炎是软脑膜及脑实质发生炎症,伴有严重脑机能障碍的疾病.临床上以高热,脑膜刺激症状、一般脑症状和局部脑症状为特征.牛、马多发,也发生于猪和其他家畜.  相似文献   

4.
张宏建 《北方牧业》2005,(24):16-16
<正> 集约化养殖场与个体养殖户的猪群,一旦发生疑似猪瘟、猪丹毒、猪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肺疫、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疫病时,往往表现高热症状。但这些疫病在临床上很难通过肉眼分辨清楚,而化验室诊断需3~30天才能作出检测结果。等搞清病源,病猪群已存亡难卜。应用猪用抗多病免疫球蛋白能解决燃眉之急,但在临床上还要了解免疫球  相似文献   

5.
1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感冒多发生在冬季或春季,气候变化是主要诱因,常突然发病,迅速波及全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主要表现是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呼吸道症状,育肥猪发病较温和,经空气通过呼吸道感染,传染性极强;猪圆环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当断奶仔猪群处于寒冷、闷热、气候剧变、冷热交替、  相似文献   

6.
猪"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于育肥猪、保育猪和部分母猪。病猪表现为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腹式呼吸,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病猪毛孔有出血点。该病治疗效果不理想,易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  相似文献   

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毒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前称作"猪无名高热",仔猪临床症状明显,繁殖母猪和育肥猪临床症状不明显,该病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城固县发生该病后,政府和技术部门积极联动,采取强有力的强制措施迅速扑灭了疫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眼睑水肿为主要临床症状,以传播速度快、发病面积广、死亡时间短为主要特征。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在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母猪、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猪蓝耳病虽不属于1类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但如果防控不好,将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影响猪肉消费市场的稳定[1]。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多发生于一些散养户和小型的养猪场,该病主要以猪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0.
2001年6月以来,驻马店市个别县乡某些自然村的猪发生了疫病。病猪以高热、皮肤出血、贫血、黄疸为特征。经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学检查,诊断为锥虫病。现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2001年6月初尤其在进入7~8月以来,在养猪密度较高的村庄发生了猪锥虫病。先发生于怀孕母猪,尤其是临产前后的母猪,以后蔓延至育肥猪,并且呈由大猪到小猪的趋势。在一个猪群中,先有1~2头猪发病,经3~5天可波及全群,20天左右可使全场发生,一个月左右蔓延全村。发病在相邻养猪场(户),个别也呈跳跃式,而后传至相邻村…  相似文献   

11.
养猪生产中时常发生一种原因不明,发病突然,以高热、皮肤发红或发斑、粪干尿少为特征的发热综合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多发,用抗生素磺胺类和解热药治疗只能缓解一下当时的症状,停药后体温又照常升高,迁延不愈。故有人称之为无名高热。其实猪无名高热,并非无名,而是因为几种高热传染病如非典型猪瘟、猪嗜血杆菌病、弓形体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引起,由于基层兽医临床鉴别诊断能力差,防治措施跟不上,面对具体疫病流行而束手无策时,便陷入无名高热的困惑。因此,猪群一旦发生“无名高热”,要及早鉴别诊断,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2.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以发热、皮肤发红、出现呼吸道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该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和淘汰,表现为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征,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对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等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疫病防控工作亦愈发趋于复杂和难以控制,常常呈现出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2015年3月江苏某一中小规模化猪场85日龄左右的育肥猪群发生了以减料、发烧、咳嗽、腹式呼吸以及皮肤发绀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随后蔓延到保育猪群,母猪也出现有早产、流产及返情等异常表现,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混合感染,之后经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控制措施,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对该病主要发病情况、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等做一简要介绍,以期为广大兽医从业者们在临床猪病诊治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急性、高热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以母猪的繁殖障碍和不同年龄病猪的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病猪发病急、持续高热、全身皮肤、双耳发红,蓝紫为主要临床特征,有较高的病死率,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时病猪耳朵会发绀变蓝,故又称为猪蓝耳病。目前PRRS己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基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介绍,阐述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以发热、皮肤发红、出现呼吸道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该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和淘汰,表现为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征,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对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等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弓形体病又称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其宿主范围广泛,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爬行动物。患病猪以高热、繁殖障碍、呼吸及神经症状等为主要特征,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2013年8月,江西省南昌市某自繁自养规模化猪场育肥猪出现反复发烧,咳嗽、呼吸困难,部分病猪眼睛水肿,发病猪外表皮肤发红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弓形体病。  相似文献   

17.
猪蓝耳病又称猪呼吸与繁殖系统综合征,是养猪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高热、腹泻、耳朵皮肤呈蓝紫色等。该病主要发生于妊娠后期母猪和仔猪,会造成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导致仔猪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也制约了我国生猪的健康稳定发展。现就猪蓝耳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王武 《中国猪业》2011,(5):41-41
2010年8月,我市养殖户李某饲养的65余头70日左右龄仔猪发生一种以高热、皮肤发红、咳嗽、关节肿胀、跛行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严重的甚至死亡。统计该病发病率高达45%。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附红细胞体与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李某饲养有200多头猪,其中繁殖母猪21头,其余为育肥猪、仔猪和哺乳猪。李某的养殖场是老房和院子改造,地处村屯,养殖环境和防疫条件都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一种畜禽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哺乳仔猪死亡率高、母猪繁殖障碍、育肥猪迟缓生长为主要特征。该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可引起猪群传染,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对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因此,养殖生产中预防和控制该病毒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介绍发病机理、临床症状、防控措施,以期为规模化猪场监测防控PRV提供了良好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长保 《北方牧业》2012,(23):19-20
<正>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PRRS),又称蓝耳病,是影响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主要造成的临床表现包括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其中大部分经济损失来源于断奶后猪群(断奶仔猪消瘦综合征)。生长育肥猪的临床症状包括厌食、精神沉郁、喜卧扎堆、皮肤发红、呼吸困难、高热、眼病严重、顽固性腹泻、死亡率增加和日增重降低等等。其病原是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该病毒是具有囊膜的RNA病毒,属动脉炎病毒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