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五、蟹苗放养。在直播三叶期或秧苗移栽定植7—10天后,即可放养蟹苗。稻田在放蟹苗一周前,必须停止施用农药和化肥,并将稻田水排干、晾晒一天左右,以达消毒洁田之作用。然后放进新水,即可放苗。放养蟹苗要求大小规格一致,个体重30克以上的小蟹,每亩放养3000—3500只,若放蟹苗或幼蟹一般每亩可放1.5—3.5万只。放养时要注意均匀分散投入,避免稀密不均,造成局部蟹种过于集中而引起自相残杀,降低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环节。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1 放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①此时气温低,蟹种活动能力弱,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放养后成活率高。②蟹种放养后,能很快进入冬眠状态,逃跑机率小。③蟹种越冬后,能很快适应水体新环境,开食早、生长快。④有利于蟹池混养鱼种及其它配套工作的安排。  相似文献   

3.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环节.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   1 放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  相似文献   

4.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环节,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放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  相似文献   

5.
河蟹养殖不能一味地追求养殖规模和产量,而忽视上市规格。现就近几年的蟹产量和规格与经济效益关系及对应措施分析如下: 一、产量和规格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从蟹的上市售价来看,规格越大,价格越高。只重125克以上的蟹价是40克以下蟹价的8~10倍。从放养苗种来看,放苗越多,亩产越高,大蟹越少,总体效益反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稻田成蟹不同规格、不同密度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稻田成蟹养殖的放养规格及放养密度与其产量和规格的关系,进行了放养扣蟹规格分别为120只/kg、160只/kg、200只/kg,放养密度分别为500只/667m^2、650只/667m2、800只/667m^2三种模式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扣蟹规格在120~160只/kg、密度在500~650只/667m^2的放养模式能使河蟹的规格及经济效益都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山东饲料》2014,(10):34-35
<正>一、大规格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合理放养技术1.提早放养扣蟹,以延长养殖周期。这是生产大规格商品蟹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尽量提早放养扣蟹,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放养扣蟹。2.放养优质、大规格蟹种。放养优质、大规格扣蟹是大规格商品蟹养殖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河蟹养殖规格的重要措施之一。放养的扣蟹,要求种质纯正,符合河蟹种质标准要求:规格为6g~15g/尾;体质健壮、附肢完整、爬行活跃、行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身上无附着物、手抓松开后立即四散逃  相似文献   

8.
三、稻田养蟹的苗种放养 1.放前准备。放前20天,用生石灰等药物彻底清沟(塘)消毒,杀灭有害生物;待毒性消失后,加水使环沟及暂养池内水位控制在0.6~1米的范围内;蟹虾混(?)田,每公顷(1公顷=15亩)施畜禽粪肥12~15(吨),以培肥水质;同时移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水花生等水生植物,要求占环沟及暂养池面积的1/2~1/3,供蟹虾觅食或附着,为蟹、虾的放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9.
戎平 《饲料研究》2003,(11):48-48
目前 ,仍有一些养蟹户以人工培育的豆蟹作为种苗放养 ,但成蟹产量不高 ,一般 1 / 1 5hm2 产 5 0kg ,少的只有十几千克 ,甚至几千克。为什么放养豆蟹产量不高呢 ?主要的原因 :一是人工培育的豆蟹 ,受近亲交配、营养不良、使用激素药物以及强化培育等因素的影响 ,先天不足 ,成活率低 ,普遍只有 30 % ;二是投放的豆蟹规格太小 ,有的规格仅为每千克 5 0 0 0~ 1 2 0 0 0只 ,不仅自然死亡率高 ,而且容易遭受青蛙、水老鼠、水蛇和鸟类等天敌的危害 ;三是豆蟹的投放量不足 ,一般养蟹户 ,1 / 1 5hm2 水面约投放豆蟹 2 0 0 0只 ,如果按成活率30 %计算…  相似文献   

10.
蟹池混青虾     
蟹池混养青虾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项措施.据试验,蟹池混养青虾后,每公顷产成蟹675kg左右的蟹池,可产青虾180~225kg,增加效益6 000元以上.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 一、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是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2.5 cm以上.这样的青虾苗,躲避敌害的能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每公顷蟹池放养15~22.5万尾.即使放养后有一部分青虾苗被蟹取食,也能保证蟹池内的青虾有一定的密度.  相似文献   

11.
按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标准,选择水草繁茂的草型湖135hm^2,利用丰富的天然饵料,通过控制水生生物的数量,调节水质、控制生态环境,进行蟹鱼混养,并采取生态养殖模式,放养规格5-15g/只扣蟹14万只,规格1万只/kg豆蟹15万只,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油菜田放养仔鹅是种、养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耗粮少、增重快、有利于油菜增产、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其技术要点是:1放养时间油菜田放养仔鹅以油菜140~150日龄、株高60~70cm,雏鹅30日龄、体重500~750g时最为宜。最佳时间在三月上旬开始放养,30~45d后可上市销售。2放养密度以每667m2(一市亩)放养30只左右为宜。最多不能超过45只。3放养方法放牧仔鹅的油菜田应设置简易围栏,可用竹编,高30cm。如田埂有45cm,可不用围栏,但应拦住田埂缺口。放养于早晨将鹅赶到田里,关闭围栏,任其自由采…  相似文献   

13.
陈泽 《饲料研究》2001,(9):35-35
蟹池混养青虾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项措施。据试验,蟹池混养青虾后,每公顷产成蟹675 kg左右的蟹池,可产青虾180~225 kg,增加效益6 000元以上。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  一、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是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25 cm以上。这样的青虾苗,躲避敌害的能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每公顷蟹池放养15~225万尾。即使放养后有一部分青虾苗被蟹取食,也能保证蟹池内的青虾有一定的密度。二、适当补投粉状饲料。对混养青虾的蟹池,除按正常喂蟹的方法投喂饲料外,在生长旺季,还应适当补投粉状饲…  相似文献   

14.
(一)养殖方法 1.放养密度.50克以下放养密度为100只/平方米,50~250克放养40~50只/平方米,250~500克放养20~30只/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克氏螯虾繁殖力强、有抱仔的习性,在稻田中放养亲虾,让其自繁、自育、自养,同时放养蟹种,使水稻、河蟹、克氏螯虾形成一个互生共存的生态系统,是目前高效农业的较佳模式.我区北龙港、大纵湖等镇近几年推广该模式,每667平方米产稻谷400千克左右、成蟹30~40千克、克氏螯虾100千克以上,每667平方米纯收入达3000元左右.现将其种、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河蟹养殖发展正方兴未艾。培育出数量足、质量优的蟹种,是开展大规模养殖河蟹的基础环节。河蟹养殖生产中要求放养蟹种规格大(每kg100~200只),体质壮、无病、无伤、无早熟现象。其中性早熟现象为河蟹育种中最普遍的难题,这种性早熟幼蟹,在河蟹成蟹养殖中,死亡率高,生长僵滞,因此成为无用的废品。为了解决这一困扰蟹种培育中的难题,为养蟹生产培育出体质、规格及质量上乘、且无性早熟的蟹种,我们使用河蟹防性早熟健康配合饲料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1 试验的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池条件 试验池为上海崇明中堡镇渔…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山地放养大骨鸡对植被的影响,将1500只4周龄的大骨鸡以栖架为中心进行为期20周的放养,按照收割法以栖架为起点按照特定的距离(10 m、20 m、40 m、70 m和100m)向外延伸采集植被样品,研究植被的鲜重、地上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放养1 500只大骨鸡条件下,放养对山地植被有显著影响,且对距离栖架40 m内的植被有严重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放养场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探讨放养鸡生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选择地势平坦,植被、土壤等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人工经济林杂草地,设置试验Ⅰ组、Ⅱ组及对照组,每组草地面积均为667m2,其中试验Ⅰ组放养密度为40只/667m2,试验Ⅱ组放养密度为80只/667m2,对照组不放养.放养时间为6~22周龄,放养前后分别检测参试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放养后参试草地植被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草本层总盖度、丰富度、多样性系数、地上生物量鲜重和干重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且试验Ⅱ组低于试验Ⅰ组;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土壤水分、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值降低.由此可知,不同肉鸡放养密度对草地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过高密度放养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对保持放养鸡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业新技术》2004,(3):20-20
一、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 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主攻蟹的规格(只重200 g左右)和品质.产量30kg/667 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林道 《饲料研究》2003,(10):21-21
河蟹甲壳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捕捞作业、长途运输、长时间暂养过程中 ,蟹体遭受创伤后容易发生。主要症状是 :病蟹背甲、胸板、步足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的病斑 ,严重的病斑中间 ,轻戳即可穿过 ,有的步足末端还往往溃烂成黑色 ,严重影响到河蟹的生长。对河蟹甲壳病的防治方法是 :(一 )在放养之前 ,彻底清塘 ,消灭病原菌。 (二 )苗种在捕捞、运输和暂养时 ,防止伤及蟹体。 (三 )苗种入塘前进行药浴 ,避免创口感染。 (四 )扣蟹入塘后 ,用强氯精(0 .4mg/kg)或二氧化氯 (0 .2~ 0 .3mg/kg)全池泼洒 ,也可以用土霉素 (0 .5~ 1mg/kg)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