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培养料的发酵 1.1原料准备栽培双孢菇的原料主要为麦草、牛粪、过磷酸钙、麻渣、石膏、尿素等。其配方比例可制定为:  相似文献   

2.
3.
双孢菇是人工培育的食用菌,其营养价值高,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有“素中之肉”之称,市场前景广阔。其栽培管理要点如下:1 培养料的配比(每100平方米菇床的用量)麦秸2 250千克或稻草1 500千克、干鸡粪750克(或牛粪750千克、猪粪750千克、石灰粉175千克、尿素  相似文献   

4.
1备料选择排水良好、近水源、靠近种菇田、地势平坦的场地作堆料场,每亩准备稻草10000千克,过磷酸钙200千克,石灰250千克,尿素150千克,石膏200千克,碳铵50千克。另亩备草1100千克,编成厚5厘米的草帘。将稻草摊于地面,厚度1米,均匀喷水,以手捏出水但不成线为准,放置3天。然后铺1层宽1.50米,厚20厘米草(长度不限),撤1层尿素和碳铵,重复操作,直至堆高1.50米,堆顶弧形,盖上草帘防日晒,下雨时盖薄膜防雨,雨停及时揭膜。当堆料温度升至75℃并开始下降时,采取  相似文献   

5.
秋栽代料香菇系在早秋接种 ,豫南地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区 ,因当时气温偏高等原因 ,往往发菌成功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香菇生产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采取集中培制菌筒 ,待发菌透料后交给种户管理出菇 ,以减少种户的技术风险 ,经过几年大量试验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 管理策略秋栽代料香菇的技术关键是要早 ,早接种、早发菌满袋(透料 )、早转色成熟、早现蕾出菇。因此 ,在管理策略上就要尽量抢早 ,促使生育期提前 ,争得足够的适温出菇日数 ,增加前期产菇在总产中所占的比例。各地经验表明 ,只要抓好这个关键 ,就…  相似文献   

6.
双孢菇,又叫白蘑菇,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出口创汇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发展双孢菇生产,既能充分利用作用秸秆、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又可利用其下脚料进行肥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腐殖质和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2005,(6):7-7
双孢菇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食用菌。目前,在双孢菇生产中存在一些因管理不当而影响到双孢菇质量和产量的诸多问题,有时严重影响到菇农的收入。现将双孢菇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8.
1.播种后菌丝滞长 接种后菌丝生长不良,表现为菌种不萌发、不吃料,菌丝只在料面生长或出现萎缩现象。原因:菇房内温度、湿度不当及通风不畅。解决办法:当菇房内温度较高时,要采取降温措施,使其达到22℃~25℃;若培养料表面偏于,可及时喷0.3%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溶液;若料面过湿,则要加强菇房通风;如菇房有氨臭时,要加大通风量,并在料面戳洞,排除氨气。  相似文献   

9.
一、栽培品种 主要有As2796、F56。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望都县大力发展双孢菇种植,农业局技术中心站负责全县的双孢菇技术指导工作,在下乡进行技术指导过程中,我发现四种成功的双孢菇堆肥配比。即主料分别为:麦秸、玉米芯、玉米秸杆、棉籽皮和麦秸的混合料。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双孢菇菌糠废料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本实验以双孢菇菌糠和棉籽壳为主料,通过二者在培养料中的不同比例混合,作为鸡腿菇栽培的培养料。实验结果表明:.双孢菇菌糠与棉籽壳干料以80%:20%比例混合后其培养料栽培鸡腿菇,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健壮、污染率低的特点;.覆土后现蕾整齐,生物转化率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白灵菇是一种名贵食用菌。但是.白灵菇栽培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选用合适的菌种外.发菌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由于许多栽培者不了解白灵菇菌丝的生长特性.采用与其他食用菌类似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常常造成菌袋不出菇.或者即使出菇其产量和品质也很低。针对白灵菇发菌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我们总结了一套发菌管理的关键措施和注意事项,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通过在日光温室内栽培双孢菇,重点对栽培方式、播种时期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夏季凉爽地域栽培双孢菇的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的技术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季节,菜籽饼和追肥对双孢菇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原材料要新鲜,播种量要大,采用混播,光照要暗;发茵期的温度和出菇期的湿度调控是关键环节。双孢菇单产可达15kg/m^2以上,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菇,生物学效率达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春季温度低,平菇菌丝生长慢,采取增加石灰用量、直接装袋、增加接种量、多孔通氧、码堆发菌、提高棚温、定期倒垛等措施,可以保证发菌成功。一般20天菌丝长满菌袋,1个月左右现蕾,35天左右可采收鲜菇上市。  相似文献   

15.
双孢菇的传统种植模式,一般为每年1批。以山东为例,一般于9月上、中旬播种,翌年5月底清棚,需时长达9个多月,从占用菇棚、劳动力等方面考虑,均不合算。为此,我们进行了年度内投料2批的栽培试验,证明是完全可行的。现介绍如下,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菇棚处理以往所用菇棚,大多为单坡斜面式简易大棚,或半地下简易棚,低温季节难以利用日光增温,故使得栽培生产进入11月份以后,棚温随气温下降,最低棚温达8℃时,不再出菇,只有等到翌年3月份气温再度回升后,才能重新出菇,这样势必延长了出菇期。将菇棚改建为仿冬暖式或日光增温(冬暖式)式后,可充分利用12月中旬至2月下旬两个多月的低温时间进行出菇,延长了出菇时间。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一般6月中旬制作菌种,8月原料发酵,9月播种,10月到翌年5月末出菇。每亩投料1.5万千克,产量7500千克,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益高等优点,操作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平菇播种后至出菇前称为发菌期.此段时期的技术管理程度如何,是决定平菇菌丝体能否在培养料中正常发育,能否获得今后平菇优质高产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取决于生产成败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至关重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平菇生产者认为平菇易种,管理粗放,播种之后往往忽视了发菌期的科学管理,掉以轻心,从而导致了平菇的减产欠收,严重者甚至血本无归,失败绝收.目前正值平菇秋季栽培的最佳季节,为了帮助广大生产者正确掌握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现将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浅述如下.发菌期的管理归纳起来即为温度、湿度和空气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为全氧发菌(纳米供氧膜菌种袋)技术在平菇栽培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平菇中低温三级菌种全氧发菌技术与传统发菌(普通菌种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氧发菌的菌丝生长速度、3潮菇总产量分别为7.41毫米/天和704.35克/袋,与传统发菌比,全氧发菌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分别提高59.35%和31.94%。全氧发菌有利于提高平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