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水稻二化螟历年基数及为害早稻枯鞘率入手,研究了鄂州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演变规律。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二化螟急剧回升,危害严重,本地耕作制度在80年代由纯双季稻改为单、双混栽是主要原因,农药防效下降、杂交稻引进等本世界是重要原因。防治上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用药为重点的持续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二化螟是南昌地区水稻的重要害虫,近年呈现暴发为害趋势。作者从虫源基数、栽培制度、农药质量、害虫抗药性、施药质量等方面分析了近年二化螟暴发的原因。并就病虫测报、减少虫源、净化农药市场、严格防治标准、注意桥梁田防治、提高施药质量等方面对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推荐几种适用农药。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上升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分析了江苏省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上升原因,主要与感病品种面积扩大,灰飞虱发生量逐年加大等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省各地防治实践,初步提出了控制条纹叶枯病综合防治措施,即坚持以“治虫防病”为主,结合推广有效农业措施,如种植抗性品种,以及肥床旱育、小苗抛栽等有利于推迟播期,避开灰飞虱迁移传毒高峰的轻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稻二化螟再猖獗发生原因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常发性主要害虫之一。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市水稻二化螟种群数量明显上升 ,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加大 ,损失逐年加重。 1996~ 1999年年均发生面积 30万hm2 (次 ) ,损失粮食7 36万t以上。为了探索二化螟再猖獗发生原因 ,寻求综合治理技术 ,提高治螟技术水平 ,我们于1997~ 1999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试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二化螟发生危害特点1 1 发生期早 ,年发生完全 4代据各县市病虫测报站调查分析 ,我市近年来第1代二化螟成虫盛发期在 4月下旬至 5月中旬 ,比常年提早 10d以上。 1、2代主要危害早稻 ,3、4…  相似文献   

5.
沿江地区二化螟发生严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水稻螟虫是水稻中后期的主要害虫,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我市水稻螟虫主要以二化螟为主,占95%以上。近年来,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逐年加重,2002—2003年一、二代二化螟均达大发生的程度,虽经大力防治,一代的枯心率仍达0%~3.2%,平均  相似文献   

6.
赣西北稻区二化螟发生特点及抗药性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二化螟近几年来,由于受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二化螟在赣西北稻区的发生渐渐严重,发生特点也有了新变化。表现为发蛾早、蛾峰多、蛾期长,长年为害重。因其发生连年加重,化学防治次数随之增加,用药量也加大。由于长期连续使用单一杀虫剂,使二化螟的抗药性上升。本文分析了二化螟在赣西北稻区上升的原因、发生特点,并提出了抗药性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枣阳市地处鄂北岗地,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67万km^2。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以及气候的变化,稻区生态环境越来越趋向复杂化,致使二化螟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现将2004年二化螟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分布很广。近年来在三峡库区为害严重。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免(少)耕栽培技术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壮秆大穗水稻品种的应用种植、螟虫抗药性的增强和气候条件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二化螟大发生频率高,为害重。造成水稻产量损失大。据调查统计.在三峡库区二化螟种群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为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9.
沿江混栽稻区二化螟近年发生为害特点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二化螟种群迅速上升。据宿松县30a螟虫发生为害测报调查资料分析,水稻二化螟近年发生特点是越冬场所广,基数大;发育极不整齐,蛾峰多,盛发期长;为害时间长,转株为害严重,被害症状多;三代发生为害加重。据此提出了防治对策。明确减少越冬虫源、秋收灭茬、科学管水、合理施肥等农业措施的防治作用。提出药剂防治一代二化螟应改一次施药为一次重点,重发区补治、挑治。明确在新的发生情况下,各代的防治对象田、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0.
安徽沿江稻区二化螟抗药性动态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明确其对杀虫剂的抗性是合理制定化学防治策略的依据.笔者通过2001~2009年安徽和县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三唑磷、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等4种主要药剂抗性的系统监测,分析了抗性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徽沿江稻区二化螟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稻螟发生演变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螟为浙江省水稻的主要害虫。近50 a 来稻螟发生的演变是:50 年代后期,三 化螟随着单季稻改为双季稻,而发生量大增,采用“六六六”药剂防治得到控制,至1965 年,因产生抗药性而再度严重。二化螟在50 年代经过一度下降后,至60 年代初又有回升,随着三熟制的推广,迟熟早稻扩大,其发生受到抑制,至70 年代中期, 杂交稻面积扩大,发生 为害随之加重。80 年代后期,因种植业 结构调整,二化螟和三化螟又一次回升。发生上述演变的原因是耕作制 度改变、品种的更换、种植 业结构调 整、防治措施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等。防治对策应采取:适时灌水耕耙 等农业防治为基础,优 化药剂防 治策略,选用对口农药等科学用药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种群突增机制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 1 999年对二化螟种群在攸县稻区种植制中周年数量动态变化、嗜性和为害特征的观察 ,不同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的效果对比调查 ,结合当地影响其种群发生和为害的多个因子的综合分析认为 ,气候偏暖、粗秆品种的扩种、药剂防效的降低、螟虫繁殖力的提高及种植制度和作业方式的变更是近年二化螟种群突增和为害加重的重要诱因。并提出了“依托农业防治 ,突出科学用药”的控螟策略以及“狠治一、三代压基数 ,巧治二、四代减损失 ,重治桥梁田降低转化率”的周年全程控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二化螟是浙江省水稻的主要害虫。由于连续使用杀虫双超过20a,三唑磷10a防治二化螟,致使二化螟对杀虫单(杀虫双)普遍产生抗药性。1999年测定抗性增加67~587倍,达到高抗和极高抗水平;二化螟对三唑磷在温州和台州等局部地区也达到了68~162倍的高抗水平。为治理二化螟抗药性,必须加强对害虫抗药性的监测,在高抗药性地区停止使用杀虫单(杀虫双)和三唑磷防治二化螟;在低抗药性和敏感地区也应减少使用次数和用量,达到延缓抗药性产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三化螟发生期出现了主害代(三代)的发生期超常规拉长、峰次增多及发生期的阶段性模糊等新特点。分析原因,一是水稻栽培系统变迁,全程生育阶段模糊,使其种群发育不均衡性加大;二是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和虫伤株率提高,降低了三化螟种群发育的整齐性;三是冬季气温对不同龄期越冬幼虫成活率的影响不同,影响到冬后各代的发生期和峰次。据此提出了测报方法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调查结果认为,由于水稻抛秧栽培避 过或缩短早、晚稻秧田遇 第一、三代三化 螟卵的机会,致使第一、三代三化螟种群数量下降,从而降低第二、四代三化螟的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抛秧地区秧田和本田三化螟的药剂防治次数可以减少。  相似文献   

16.
再生稻二化螟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福建省,二化螟是再生稻的重要害虫。作者对第二代二化螟为害前季稻造成的产量损失结构进行了通径分析。通过田间调查和小区试验,建立了再生稻二化螟防治指标模型: ET=(100C·F-P·E(0.0037N_1 0.1207N_2))/(P·E(0.0123N_1 0.0098N_2)) (卵块密度) ET=(100C·F-P·E(0.0097N_1 0.1258N_2))/(P·E(0.7077N_1 0.5601N_2)) (枯鞘株率) 按照防治指标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7.
成都水稻二化螟寄生性天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1982年,在成都调查水稻二化螟寄生性天敌,寄生蜂有19种,优势种为稻螟赤眼蜂、螟甲腹茧蜂、稻螟小腹茧蜂、夹色姬蜂和大螟钝唇姬蜂。卵粒寄生率第一代为2.63%,二代40.73%,三代85.54%;幼虫寄生率一代为28.30%,主要寄生于3~5龄幼虫体内,3龄寄生率为28.57%,4龄55.56%,5龄33.33%,蛹寄生率一代为56.25%,二代57.53%,越冬代8.82%。对二化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本文还就化学农药对寄生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玉米茎腐病菌种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于1992~1995年,从江苏省玉米主产区采集的玉米茎腐病标样中分离获得105个菌株,经鉴定,致病菌种类有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禾生腐霉(P.graminicola)、串珠镰孢浙江变种(Fusarium moniliforme var.zhejiangensis)、串珠镰孢中间变种(F.moniliforme var.intermedium)、串珠镰孢胶孢变种(F.moniliforme var.subglutinans)、禾谷镰孢(F.graminearum)、拟枝孢镰孢厚膜变种(F.sporotrichioides var.chlamydosporum)、尖孢镰孢芬芳变种(F.oxysporum var.redolens)、接骨木镰孢(F.sambucinum)、茄病镰孢(F.solani)、半裸镰孢(F.semitectum)等11个种或变种。其中串珠镰孢浙江变种出现频率最高,占44.8%,肿囊腐霉和禾生腐霉致病力最强,这两类菌是江苏玉米茎腐病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9.
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复合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田间对比试验结果,嘉兴地区单季稻田二代二化螟和五(3)代稻纵卷叶螟混合发生时,其复合为害的产量损失率y=0.0159X1+0.2456X2-0.2227(式中X1为二化螟枯鞘团密度,X2为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按照当前水稻生产水平,计算得经济允许损失L=2.3464。由满足0.0159X1+0.2456X2-0.2227=2.3464,测得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混合为害的1组动态的复合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