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组织病理学变化,为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材料。方法:对经血清学诊断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患仔猪进行临床症状及解剖病变观察,对多个组织器官包埋、切片和HE染色后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患猪多系统器官发生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变性和坏死等病变。结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造成仔猪多器官功能衰竭,这可能是其死亡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一区县猪场2012年9月送来一头发病猪的病料,根据畜主叙述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剖解变化,对此病料样品进行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检测。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送检的肺脏、脾脏、肾脏、肝脏、淋巴结,结果在淋巴结中检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在脾脏和淋巴结中检出猪圆环病毒2型。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黑龙江省某猪场发生的猪病确诊,首先采用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病理解剖初步怀疑是猪圆环病毒病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然后无菌取病猪脾脏、淋巴结进行细菌分离,分离纯化后的细菌经革兰氏染色、生化实验和动物实验,鉴定为猪链球菌;提取脾脏和淋巴结DNA、RNA经PCR检测出猪圆环病毒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毒的核酸阳性条带。说明了该病猪确系猪圆环病毒、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和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对头孢咪唑、环丙沙星、氟哌酸高度敏感。并结合猪场的发病情况和试验结果提出了防疫方案和治疗措施,为猪场防治猪圆环病毒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与链球菌混合感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中南、华东地区自2006年夏季开始发生大范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然后向全国范围延伸,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呼吸急促、皮肤发红并且体温升高,解剖病猪可以发现病猪有内脏出血或者肺炎等症状。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且很难治愈,给我国的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猪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潘清华  陈焯锋  邓碧珊 《养殖技术顾问》2014,(5):266+287-260,287
为探究重组猪α干扰素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将本院收治的患有猪蓝耳病的病猪,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病猪25头。对比两组病猪的临床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病猪临床治疗效果(治愈率80.0%)相对于对照组病猪(治愈率68%),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应用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经济和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四川乐山某猪场爆发的保育猪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试验采用病理剖检、病毒检测、细菌分离鉴定、生化鉴定、动物回归试验以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种特异性KMT基因的PCR检测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发病猪有严重肺炎症状,支气管内部有少量泡沫,腹股沟淋巴结出血、水肿,其他实质器官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病毒检测结果显示为蓝耳病病毒阳性,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2型阴性;从病猪肺脏中分离获得大肠杆菌和1株蓝耳病病毒继发的高致病性多杀性巴氏杆菌;该分离菌株对多种药物均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7.
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症状病猪全身潮红,体温升至40℃~41.5℃,食欲减退,有的腹泻,呼吸困难,部分猪只发生死亡。仔猪购进后未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未进行过猪PRRS疫苗免疫。2病理检查剖检病猪,结果:全身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膀胱积尿,黏膜出血。肾脏质脆、被膜易剥离,表面散布针尖样出血点,切面出血。胃底部黏膜出血。肝脏瘀血、肿大,脾脏肿大。心外膜、心肌严重出血,心内膜出血。肺充血、水肿,肺小叶间质明显增宽,手感肺脏有捻发音,切面流出许多泡沫样液体,部分区域发生实变。脑膜充血。3实验室诊断3.1病理组织学检查取病猪心脏、肝脏、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广西上思县某猪场育肥猪近期发生疫病,主要表现在病猪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体表发绀和急性死亡等症状.剖检发现病猪气管内积聚血样粘液,肺脏充血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脏肿大等典型病变.结合猪群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最终确诊该病例是由猪圆环病毒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2018年11月,湖南郴州某规模化猪场发生2~3日龄仔猪呕吐、腹泻为主的疫情,发病率70%,死亡率80%,为确定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从发病猪群中采集2头病死猪的小肠、肺脏、淋巴结等组织进行PCR检测及基因测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蓝耳病均为阳性,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均为阴性。测序分析显示所检测到的猪蓝耳病病毒与JXA1毒株高度同源,为高致病性毒株,检测到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为变异毒株,隶属于GⅡ-b群。综合分析,引起此次新生仔猪大批死亡系变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主要研究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地区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6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猪,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病猪33例,接受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病猪33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病猪治疗3 d后的采食量、体温等数据,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猪α干扰素在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疗效确切,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病猪临床症状,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采用RT-PCR及PCR技术,对广西梧州市7个县(市、区)屠宰场2015—2016年送检的1 304份猪组织样品(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HPRRSV)、猪瘟病毒(CSFV)核酸检测,对7个规模场送检的70份病死猪组织病料样品(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HPRRSV、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圆环病毒(PCV)核酸检测。采用ELISA技术,对梧州市7个县(市、区)送检的8 572份血清检测猪瘟免疫抗体,对2 066份血清检测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结果显示:HPRRSV、CSF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规模场病死猪组织病料的PRV核酸阳性率为14.3%,PCV为57.1%;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0.41%,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3.48%。监测结果表明:梧州市流行的生猪高热病主要涉及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病2种病毒病;猪蓝耳病和猪瘟的强制免疫,有效控制了该地主要猪病毒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中药复方药液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疗效,试验采用蒸馏、水煮醇沉等工艺制备中药药液,使生药含量为1.5 g/mL,并测定其对试验猪的最大无毒浓度;采用预防给药、治疗给药和同时给药三种方式观察中药复方药液对人工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试验猪的疗效,并在此基础上对江苏4个县区部分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场的病猪进行治疗,观察该中药复方药液对临床发病猪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该中药复方药液最大无毒浓度为1.5 g/mL。人工感染试验猪以预防性给药效果最好,治愈率为85.71%,淋巴结、肺脏、脾脏出血率均为14.28%,肾脏出血率为0,增重率为51.68%。临床发病猪平均治愈率为84.38%。说明该中药复方药液可用于治疗高致病性蓝耳病,以预防性给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集具有典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变特征的心、肝、脾、肺、肾、小肠和淋巴结等制作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减少、肾脏局部出血、肾小球见有萎缩;肺的病例变化差异较大,可见到肺气肿、出血、肺泡壁增厚、单核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渗出和肺泡内充满纤维素样蛋白渗出物等;肝脏见液化性坏死灶、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脾脏的动脉鞘部位淋巴细胞减少,噬酸性粒细胞浸润,脾小体周围出血;淋巴结中见有合胞体等。  相似文献   

14.
2014年4月,四川省某猪场出现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无法确诊病因。随后笔者无菌采集典型病死猪的脾脏、肝脏、肺脏、淋巴结、扁桃体、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该猪场的发病原因为猪II型圆环病毒(PCV-2)、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猪大肠杆菌、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5.
对湖南省宁乡和常德2个猪场感染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死猪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组织学观察主要见肺脏呈间质性支气管性肺炎,脾脏出血性梗死,淋巴结出血、坏死等;免疫荧光检测到淋巴结、脾脏中的抗原主要存在于淋巴小结的中心区,而扁桃体中的抗原主要分布在隐窝及其周边。由此可见该病毒主要侵害于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引起病猪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严重危害猪群健康,应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猪蓝耳病属于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快,危害性较大,严重危害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养殖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流行病学猪蓝耳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任何品种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发病,尤其是妊娠母猪以及1月龄仔猪发病几率更高.该病发病较急,死亡率高达50%以上,怀孕母猪极易出现流产现象.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猪及带毒猪,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精液传播、空气传播以及胎盘传播等.患病猪的肺脏、脾脏以及淋巴结会出现明显的病变,病猪可以将病毒传播到空气中,导致环境受到污染,引发大面积传播.猪蓝耳病的最主要传染特征就是会持续性传染,部分耐过猪依然会携带病毒并不断排毒,尤其是一些饲养密度大、空气不流通、卫生状况不佳的猪场,更加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发病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17.
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重组猪α干扰素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的重组猪α干扰素制剂,按照农业部颁布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治愈率超过81%。  相似文献   

1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传染性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通过排泄物进行传播。主要的病状大同小异,表现为四肢无力、打喷嚏等,对于孕期和哺乳期的病猪还有不同的表现症状。所以,了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特点以及防治十分重要。要严格把控猪场的卫生,以及做好疾病防护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蓝耳病)的混合感染 1症状 发病仔猪和青年猪被毛粗乱,精神沉郁.高热41℃~42℃,呼吸困难,皮肤充血,发绀,呈蓝紫色.以耳尖、耳边、腹部、尾根发绀坏死严重,并出现大部分猪排黄色黏稠的油状稀粪,病猪站立不稳.嗜卧,有的高热厌食,全身发紫。母猪流产率较高.死胎率约30%。内脏器官如脾脏出现出血性梗死.肠道出现大量的出血病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株与我国当今流行的高致病性毒株在致病性上的差异,对高致病性PRRSV自然感染病例和美洲株VR-2332人工感染猪进行比较病理学研究,探讨PRRSV高致病性毒株的致病特点及发病机制.结果显示,高致病性PRRSV会引起发病猪耳和四肢末端迅速发绀、皮肤点状出血、急性肺实变、全身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急性炎性脾肿、部分病例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肾点状出血和胃肠黏膜出血等剖检病变,死亡病猪具有急性出血性败血症的剖检病变特征.全身性淋巴组织急性坏死、重度病毒性脑炎、实质器官变性坏死及肺继发感染为高致病性PRRSV自然感染病例的组织病变特征,这是导致病猪急性死亡和多继发感染的的主要原因.两病毒感染猪的肺和扁桃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以及肺和脾电镜下病毒颗粒的分布、形态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