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宁南黄土丘陵主要草场类型—长芒草典型草原,实测了平、旱年的产草量和当地滩寒杂种成年母羊的放牧日采食量。按草场利用率50%计算,得到草场平均适宜载牧量平、旱年分别为0.866公顷/羊和1.40公顷/羊;暖季轮牧适宜载牧量为0.44或0.29公顷/羊;暖季轮牧的草场冷季适宜载牧量2.6或4.6公顷/羊,暖季休闲的草场冷季适宜载牧量平、旱年分别为0.38公顷/羊和0.45公顷/羊。杂种成年母羊放牧日采食量暖季为鲜草3.39千克/羊.天,干草1.70千克/羊.天,干物质1.31千克/羊.天;冷季为干草1.62千克/羊.天,干物质1.25千克/羊.天;各占羊只活重的11.3%、5.7%和4.4%。  相似文献   

2.
将宁夏原州区寨科乡蔡川村521.7 hm2草山以围栏划区,分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自由放牧和3区轮牧不同利用方式,设 0.533、0.866、1.200 hm2/个羊单位的不同放牧强度,观测秋季草场状况,羊只增重动态和生产性能等.结果表明,整个放牧期,全年放牧羊只平均体重增加,为禁牧羊只(舍饲)和仅冷季放牧羊只的1.92~4.2倍;发情配种比率、产羔率和双羔率比全年禁牧羊只分别高34.2%、100.8%和46.7%;平均每只羊的年净收入,全年放牧羊只为全年禁牧羊只的7.53倍;3区轮牧草场比自由放牧草场的当年秋季牧草和优良牧草平均现存量分别高46.71%和43.19%.综合分析得出:固原市山区草场以全年合理轮牧为最佳利用方式;草场适宜放牧强度为0.76 hm2/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3.
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南山区草原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放牧强度草场生产力的测定,平均产草量为鲜草1767kg/hm2,干草883.5kg/hm2,干物质679.6kg/hm2;草场轮牧产草量高于秋季测定的平均产草量;不同放牧方式草场产草量的顺序为:四季放牧三区轮牧区>冷季放牧区>四季放牧区;相同放牧强度的四季放牧三区轮牧比四季放牧草场产草量高。  相似文献   

4.
依据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年的牦牛放牧试验数据,构建了牦牛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的简单数学模型,Y=a-bX(b>0),单位面积小嵩草高寒草甸牦牛生产力与放牧强度的数学模型,Y=ax-bX2(b>0);确定了暖季草场、冷季草场和年度每公顷草地牦牛最大生产力放牧强度和草地最大负载能力分别为2.52头/hm2、1.68头/hm2和1.47头/hm2,5.03头/hm2、3.36头/hm2和2.94头/hm2,相应的最大牦牛生产力分别为60.96 kg/hm2、19.41 kg/hm2和36.55 kg/hm2;确定了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轮牧草场放牧强度的最佳配置:暖季草场为1.81头/hm2,冷季草场为1.08头/hm2,探讨了限制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最大负载能力的因素以及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小嵩草高寒草甸的时空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5.
2年的牦牛放牧试验表明:除不同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外,降水和地温是影响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绝对生长率的关键因素。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地上总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的对照组和轻牧组在7月份最大,中牧组和重牧组在8月份最大。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生长率的变化不尽相同。1998年,冷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7月份达到最大,且9月份出现了营养的再次积累;1999年,冷季草场禾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和8月份出现了两个峰值,暖季草场禾草地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7月份达到最大。对杂草类而言,1998年冷季草场的绝对生长率6月份最大,暖季草场重牧组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7月份达到最大;1999年重牧组杂草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杂草在8月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6.
2年的牦牛放牧试验表明除不同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外,降水和地温是影响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绝对生长率的关键因素.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地上总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的对照组和轻牧组在7月份最大,中牧组和重牧组在8月份最大.不同植物类群地上生物量生长率的变化不尽相同.1998年,冷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禾草和莎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7月份达到最大,且9月份出现了营养的再次积累;1999年,冷季草场禾草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和8月份出现了两个峰值,暖季草场禾草地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在7月份达到最大.对杂草类而言,1998年冷季草场的绝对生长率6月份最大,暖季草场重牧组的绝对生长率8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7月份达到最大;1999年重牧组杂草的绝对生长率在6月份达到最大,其他各处理杂草在8月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在集约轮牧条件下牧场放牧次数和放牧密度对草场土壤水文的影响S.D·Warren等摘要本文作者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进行了为期二年的集约轮牧试验,取得了有关牧场放牧次数和放牧密度对草场土壤水文条件的影响资料。试验面积376公顷,划区轮牧的小区面积分别为16、...  相似文献   

8.
2002年春季在内蒙古科左后旗的天然草场上,采用跟群放牧全日观察法,定量研究了自然放牧状态下成年科尔沁牛牧食行为.结果表明,科尔沁牛的平均采食时间为511.36±222.07min,反刍时间为66.38±14.60min,卧息时间为46.50±42.97min,站立时间为10.75±7.98min,游走时间为58.10±20.13min.平均采食速度为62.00±13.04口/分,平均采食量为10.38千克/头·天.对苔草草甸进行的受控放牧试验表明,主要牧草的选择性采食顺序为香茅>蒲公英>马蔺>芦苇>苔草.  相似文献   

9.
戴应龙 《当代畜牧》2012,(10):38-39
通过对宁南山区草原不同放牧强度草场生产力的测定,平均产草量为鲜草1767kg/hm2,干草883.5kg/hm2,干物质679.6kg/hm2;草场轮牧产草量高于秋季测定的平均产草量;相同放牧强度的四季放牧三区轮牧比四季放牧草场产草量高。  相似文献   

10.
科尔沁牛春季的牧食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哈斯  周道玮 《家畜生态》2004,25(4):99-102
2002年春季在内蒙古科左后旗的天然草场上,采用跟群放牧全日观察法,定量研究了自然放牧状态下成年科尔沁牛牧食行为。结果表明,科尔沁牛的平均采食时间为511.36±222.07min,反刍时间为66.38±14.60min,卧息时间为46.50±42.97min,站立时间为10.75±7.98min,游走时间为58.10±20.13min。平均采食速度为62.00±13.04口/分,平均采食量为10.38千克/头·天。对苔草草甸进行的受控放牧试验表明,主要牧草的选择性采食顺序为香茅>蒲公英>马蔺>芦苇>苔草。  相似文献   

11.
牦牛放牧强度对小嵩草高寒草甸草场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年的牦牛放牧试验数据,构建了牦牛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的简单数学模型,Y=a-bX(b〉0),单位面积小嵩草高寒草甸牦牛生产力与放牧强度的数学模型,Y=ax-bX^2(b〉0);确定了暖季草场、冷季草场和年度每公顷草地牦牛最大生产力放牧强度和草地最大负载能力分另q为2.52头/hm^2、1.68头/hm^2和1.47头/hm^2,5.03头/hm^2、3.36头/hm^2和2.94头/hm^2,相应的最大牦牛生产力分别为60.96kg/hm^2、19.41kg/hm^2和36.55kg/hm^2;确定了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轮牧草场放牧强度的最佳配置:暖季草场为1.81头/hm^2,冷季草场为1.08头/hm^2,探讨了限制小嵩草高寒草甸两季草场最大负载能力的因素以及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小嵩草高寒草甸的时空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牛夏季牧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夏季在内蒙古科左后旗的天然草场上,采用跟群放牧全日观察法,定量研究了自然放牧状态下成年科尔沁牛牧食行为。结果表明,科尔沁牛的平均采食时间为410.9±34.8min,反刍时间为4.2±8.2min,卧息时间为5.0±17.3min,站立时间为18.0±16.8min,游走时间为80.4±12.9min。平均采食量为8.10千克/头·天。选择采食性特征最明显的7、8月份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放牧牛采食所涉及的牧草种类共有16种,其中7月份11种,8月份12种。  相似文献   

13.
李建龙  许鹏 《草业学报》1993,2(2):60-65
1987年至1990年在新疆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按春秋两季进行了不同强度的分区轮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轮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状(0~30厘米)、牧草地上部产量、家畜牧草采食率、再生草产量和绵羊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经本文8项指标分析评价,放牧强度以中牧,即牧草利用率50%,最为适宜,它不仅增加了草地产量(比过牧增产60%)和改善了草地组成结构(优良牧草占总产26.3%),而且有利于绵羊增重(119.5克/日·头)和羊毛生产(5.4公斤/年·头);并在本试验条件下,分四区两季轮牧的载畜量(6头/公顷)比自由放牧提高2倍。该类草地在适度放牧下,其草地群落向蒿类+多年生草本类型方向进展演替;反之,经多年过牧后,则向蒿类+一年生草本类型方向退化演替。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甘肃省玛曲县高寒草地牧草生长期产草量及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核定适宜载畜量,将遥感与地面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对玛曲县高寒草地牧草生长盛期产草量及分级,可食牧草养分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以可食牧草产量和粗蛋白(CP)产量为基础,分析评价了不同放牧季高寒草地的承载力。结果表明:6—8月份玛曲县高寒草地可食牧草平均鲜草产量均随牧草生育期延续而升高,且以7月份增幅最大,产量分级走高且趋于分散。可食牧草CP和磷含量随牧草生育期延续而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增加,粗脂肪和钙含量具有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8月可食牧草产量和CP产量为基础的冷季草场承载力分别为117.75万个羊单位和105.73万个羊单位,暖季草场承载力分别为258.35万个羊单位和252.00万个羊单位,冷季草场承载力远低于暖季;冷季和暖季草场基于CP产量的载畜量分别较产草量载畜量低12.01万个羊单位和6.35万个羊单位,以CP产量为基础核定草地承载力能更加合理地反映放牧家畜与草地营养供给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1 放牧关。秋初早晚凉爽 ,中午热 ,放牧时应坚持中午避暑 ,早出牧 ,晚收牧 ,适当延长放牧时间 ;晚秋放牧做到有霜天晚出牧晚收牧 ;无霜天早出牧 ,晚收牧。每天坚持饮井水或泉水 2次 ,不要饮污水。晚秋放牧还要保暖 ,尤其是山区放牧应到牧草长势较好的向阳坡地放牧。2 补料关。羊白天放牧 ,夜间补喂适量营养丰富 ,适口性好 ,利于消化的精料 ,可促长催膘。中期孕羊每只每天补精料 0 2~ 0 3千克 ;后期 0 45~ 1千克。哺乳前期每天每只补精料 0 5千克 ;产双羔母羊补精料 0 7千克 ;哺乳中期减至 0 3~ 0 45千克。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冬季在内蒙古科左后旗的天然草场上,采用跟群放牧全日观察法,定量研究了科尔沁牛牧食行为.结果表明,科尔沁牛的平均采食时间为302.2±26.6 min,反刍时间为13.5±22.4 min,卧息时间为21.6±27.8 min,站立时间为14.1±9.5 min,游走时间为78.2±26.6 min.平均采食速度为47.9±15.7口/分钟,平均采食量为5.31千克/头·天.日反刍周期出现于午休时间,反刍行为主要在夜间进行,夜间的反刍时间、反刍周期数和反刍总食团数均增加.  相似文献   

17.
放牧强度对羊氮素贮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可喻  韩建国  王培 《草地学报》2000,8(4):289-296
在河北坝上鱼儿山牧场研究放牧强度对杂种公羔采食氮量、排泄氮量、沉积氮量及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羊干物质采食量逐渐减少,同时采食氮量也相应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强度对羊体沉积氮占食入氮比例的顺序为中牧>轻牧>重牧,消化氮的利用率也以中牧区最高。在轻牧与中牧区羊的日增重较快。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杂种母羊的生产性能,促使改良羊稳定、优质,高产的发展,我们于1982—1983年在海晏县甘子河托勒大队对怀孕后期的杂种母羊进行了补饲试验。试验和对照群按自然群设置,力求年龄、产羔胎次一致,均由优秀放牧员管理,放牧在同一草场上。1982年设置试验和对照各一群,羊数分别为265和274只;1983年则设试验羊两群509只,对照一群317只。试验群从二月份起补喂燕麦青干草60天,每只每天0.5斤,补喂青稞渣60天,日补饲量0.1斤。其中83年试验群仅补饲草。82年补饲期间,分别在试验和对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在青藏高寒草地这一特殊生态条件下罗新藏母羊冷季的体重变化规律,为冷季补饲提供基础数据,对成年的罗新藏母羊和9月龄后备羊在冷季(11月1日至4月30日)的体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怀孕母羊平均失重20kg/只,平均111g/只·天,其中以11月1日至12月10日为最高,平均失重149g/只·天;后备母羊失重18.92kg/只,失重率达42.20%,超过怀孕母羊(35.20%),平均失重106.3g/只·天  相似文献   

20.
采用食道瘘管技术与两级离体消化试验及外源指示剂Cr_2O_3测定日排粪量技术3结合的方法,在新疆南山夏秋两季牧场分别进行放牧中国美利奴细毛绵羊牧草干物质采食量的测定。测得夏牧场上18只放牧母羊采食牧草干物质量平均为96.02±7.408克/体重公斤~(0.75)和日排粪干物质量平均为38.72±4.20克/体重公斤~(0.75)。秋牧场上8只放牧母羊采食牧草干物质量平均为75.41±5.799克/体重公斤~(0.75)和日排粪干物质量为38.31±2.73克/体重公斤(0.75)。测得用3只食道瘘管羊采集夏秋牧场上牧草标样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9.65±2.376%与49.02±5.538%,秋季采食牧草干物质量及消化率均显著大于秋季(p<0.001)。两季牧场的日排粪干物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