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荣成市把改革农村管理体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模武,大胆把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引入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中。到目前,全市已有200多个经济强村改组为集团或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商品化经营、城市化建设、全方位的经济核算,有39个经济薄弱村挂靠28家经济实力雄厚的镇办企业、渔业  相似文献   

2.
<正>孙家村位于沾化县黄升镇南部,濒临徒骇河。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侯全利的带领下,全村立足村情,抢抓机遇,狠抓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子,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2013年,全村沾化冬枣总产100万千克,仅此一项,人均收入12000余元。孙家村因此也先后获得省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荣成市全面实施村企一体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近几年,这个市先后有14家渔业公司,11家工业企业兼并了37个行政村,从而在全市形成了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农工渔贸一体化发展的农村经济新格局,在探索深化农村改革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荣成市经济发展快,对外开放程度高,有“山东第一虎”之称。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这个市涌现出一大批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渔业公司和工业企业。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渔业、工业收入与纯农  相似文献   

4.
临安市乐平乡外伍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立足本地资源,齐心协力创业兴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这个村318户人家,1169人,耕地面积848亩,山林面积4049亩,人均耕地0.79亩,山3.78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个村的干部坚持以集体经济为导向,不断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使全村较快地由穷变富。10多年来,外伍村的村级集体固定资产从几十万元上升到300万元,人均收入从1980年142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农民用自己的伟大实践完 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壮举后,在农村由封闭 走向开放的进程中,多年沿袭下来的人民公社时期的 村一级行政管理的模式,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挑 战。如何改革村一级的管理机制,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文登市在这方面的改革中迈出了 坚实的一步。这个市将200多个行政村由原来的单纯 行政管理改为企业化管理,正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白国祥 《甘肃农业》2007,(5):F0003-F0003
近年来,赵崖村有发展农村经济上,坚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以品牌苹果、铸造加工、交通运输、养殖种植为四大主要产业。使全村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创下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历来是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几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荣成市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围绕一个中心.确定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总目标。党的农村工作的中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针对上述情况,荣成市从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入手,千方百计增强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最大程度地减轻村级债务负担,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荣成市30多个部门和单位以及大型企业集团都建立了自己的扶贫帮助对象。经过几年的努力,荣成市所帮扶的30多个经济薄弱村,大部分都还清了所欠债务,新上了不同类型的工副业项目,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荣成市内陆乡镇与沿海乡镇比较,经济发展有较大差距,为了加快内陆山区农民奔小康的步伐,荣成市紧紧围绕“突出重点、培植主业、多元发展、各业齐上”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手抓加工,一手抓基地,加快创汇农业的发展步伐。针对全市原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的问题,去年以来,荣成市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积极鼓励和扶持工、商、贸等各行各业大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实行市镇和有条件的村、联合体、个体一齐上,并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予以倾斜的政策,使全市迅速形成了一个大搞农产品加工经营的局面。 随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荣成市又按照多样化品种、区域化布局、规  相似文献   

9.
云南景东县漫湾镇安乐村坐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西坡脚下,澜沧江东岸,是漫湾镇境内最大的村委会,全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940户农户4150人。自从实行村民自治以来,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极大的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安乐村党支部15个党小组81名共产党员组成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精诚团结,真抓实干。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正确地认识、把握这种变化趋向,并采取正确的对策,使之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新突破的根本保证.(一)今后农村经营体制的基本形态和发展趋向1、在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将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社区性的双层经营机制与专业性的产业化经营机制交叉发展,长期并存,职能互补.(1)社区性的双层经营体制在现有基础上将进一步发展完善.基础不同的村进程和形态会有较大差别.现在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双层经营体制比较完善的村,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双层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将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积累投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这类村中的部分尖子村,将完全实现企业化管理,集农工商于一体,按现代企业的方式管理运作.“村、社、企”合一,村兼而具有行政管理、经济组织、企业经营的职能.我省东部农村发展的现实已昭示了这个趋向.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国营岗埠农场11大队邹楼村在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庭院作为生产基地实行立体综合开发.既美化了环境,又富裕了农民。全村750户家家有致富项目,院院有经济收入,2005年全村庭院经济纯收入已达到160万元.户均收入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李莉  方平 《农家科技》2006,(7):39-39
江苏省国营岗埠农场11大队(邹楼村)在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庭院作为生产基地实行立体综合开发,既美化了环境,又富裕了农民,全村750户家家有致富项目,院院有经济收入,2005年全村庭院经济纯收入已达到160万元,户均收入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07,(3)
河西村位于台州市路桥区中心,全村常住人口 1066人,435户。改革开放以来,河西村村民在村 党总支书记徐华明的带领下,求实创新,锐意进 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商促农、共同富裕发展集 体经济的路子。村党总支先后被评为市、区优秀党 组织,河西村被评为全国财务民主管理示范村、浙 江省省级标准小康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河西村就创办了远近闻 名的家具木材交易市场,1999年,河西村成立了家 私城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河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标志着河西村集体经济走上了公司化经营、 企业化管理的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事业单位实行内部企业化管理的文印中心,经过五年改革与发展,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提出推进校办产业改革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孟塬乡小石沟村曾是国家脱贫攻坚主战场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全村土地总面积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42户1278人,常住人口135户585人。2018年5月,小石沟村在彭阳县率先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盘活闲置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富民增收的新路子,逐步发展成为集农业生产托管、加工营销等于一体的综合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4年来,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00,(10)
江山市石门镇小塘源村因地制宜,从“小”抓起,做足做好扎扫帚的大文章。1999年,全村扎扫帚30万把左右,经济总收入25万元,人均收入600多元,占人均收入1890元的31.8%。地处仙霞岭深山区的小塘源村原是个贫困村,山多田少,木材少,副业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一靠养猪,二靠扎扫帚。近年来,这个村的村民将扎扫帚这门传统手艺发扬光大,全村171户有80%从事扎扫帚的副业。  相似文献   

17.
赛树奇 《新农业》2007,(1):14-14
李纯栋是辽阳县唐马寨镇刘坨子村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农民,发展“AA”级绿色食品,使全村“AA”级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4500亩,占全村耕地的80%。建成了50栋“四位一体”温室大棚,使刘坨子村成为辽阳市绿色水稻第一村和生态能源建设第一村。李纯栋还加强了村务公  相似文献   

18.
2001年,王来发在当时农村各种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临危受命出任山西绛县大交镇大交村党支部书记。8年来,他带领支、村委一班人开拓进取,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使大交村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群众说他“是一个干事的人”。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村以科技为先导,独辟蹊径,在黄土地上做文章,靠繁育玉米种走上了致富路。去年,这个村繁育的3.5万千克玉米种全部销售一空,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170余元。 南武城村地处小苍山怀抱,北临访河,得天独厚的隔离带优势和肥沃的土地,使之成为玉米制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1998,(1)
临安市太阳镇杨家坞村发展养猪业推动家家致富。全村97户人家有87户养猪,饲养数达万头(其中母猪76头)。按全村农户计算,平均每户103头,在临安市冒尖。这个村地处偏僻山区,全村311人口分居在8个自然村,汽车不通,电话不通,信息不灵,村无企业,一直是贫困村。1991年起,在养猪大户汪建良带动下,养猪业迅速发展,从数百头发展到数千头,1996年发展到近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