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玉米大斑病菌毒素的结构鉴定和钝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在改良Fries培养液中培养可以产生HT-毒素。TLC分析表明:1号小种毒素至少有2种毒性成分,2号小种毒素至少有3种毒性成分。通过GC-MS、HRMS、NMR分析表明组分I的分子式为C6H6O3,分子量126.0328,其化学结构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组分Ⅱ分子量为124,初步推测为2,5-二甲醛呋喃。毒素钝化试验表明,代森锰锌、Na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对玉米叶片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玉米大斑病菌2号小种产生的粗毒素和标准毒素(5-羟甲基-2-呋喃甲醛)进行玉米幼苗滴心处理,测定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处理后玉米叶片中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属于亲和组合的玉米自交系木质素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处理后48h表现更为明显;非亲和组合的玉米自交系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大,不同组合中木质素含量变化差异的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致病毒素产生的条件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玉米大斑菌致病毒素(Ht—毒素)的产毒条件和毒素的一些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斑菌在25℃黑暗条件下用液体静止培养20d所得的毒素作用最强,在固体培养基质中,以粉碎的玉米碎粒最有利于Ht—毒素的产生(每百克玉米粒可获得Ht—粗毒素1.65g),其次是高粱粒和大米粒。Ht—毒素对热稳定,经煮沸和加热浓缩不会降低其生物活性而且活性还有升高的趋势,但是这种毒素对光却极不稳定,尤其是日光照射后,活性丧失很快。在pH3.0—4.5的偏致性条件下,Ht—毒素可保持活性达20d 以上,而以后随pH 值的升高,活性迅速丧失。 相似文献
4.
5.
玉米大斑菌致病毒素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斑菌接种玉米幼苗和用大斑菌的培养滤液处理玉米根冠细胞的试验证明,大斑菌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均能产生致病毒素。大斑菌不同菌株,1号和2号生理小种所产生的毒素作用强弱不同。在不含Ht_1基因的玉米1号小种(真16号菌株)的毒力明显强于2号小种(260号菌株)。大斑菌毒素制剂以病叶提取液的毒素作用最强。毒素的生物测定以根冠细胞测定法精确度高。用大斑菌接种玉米幼苗后形成的病斑大小和其毒素处理玉米离体根冠细胞的死亡率呈正相关,接种和处理含Ht_1基因的RB37Ht_1自交系的结果也相同。可见,应用大斑菌毒素可以代替大斑菌分生孢子接种玉米鉴别1号和2号生理小种和自交系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6.
玉米圆斑病菌致病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和寄主玉米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致病毒素(简称HC-毒素)是圓斑病菌诱发玉米发生圆斑病的主要因素。国外在HC-毒素的特性、致病机理以及毒素的应用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报导。本文就HC-毒素的特性、致病机理、生物测定及应用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7.
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所产生的致病毒素(Hmtoxin)能抑制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的生长和降低产孢量。在PDA培养基上、当小斑菌存在时,也象Hm—毒素一样,使大斑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且凡是有利于小斑菌产生毒素的培养条件都能使小斑菌对大斑菌的抑制作用更加强烈。在幼苗上,Hm—毒素象小斑菌一样使大斑病的病斑少而小。据此,本文进一步明确了在小斑病常发区大斑病一般不易流行,从而大大减轻了在小斑病常发区防治大斑病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斑病菌2号小种毒素的生物测定与组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用3种有机溶剂按极性大小的顺对玉米大斑病菌菌2号小种毒素进行了萃取,并对各萃取物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和水相对玉米叶片及根冠细胞的毒性最大,故推测特异性组分的极性很大,介于乙酸乙酯和水之间,且该组分在乙酸乙酯和水中溶解度最大,进而将培养滤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并对粗提物进行组分分析,。得到了含有5种组分和HPLC谱图。 相似文献
9.
10.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续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70年代国内对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全国只有1号小种。80年代初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报道:在辽宁省丹东地区存在2号小种。80年代末,试验鉴定结果:吉林省(6个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河北省(保定)、山东省(烟台)出现2号小种,本文是1988年、1989年两年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um)菌株9948N为供试菌株,进行了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主要探讨了酶、渗透压稳定剂、温度、时间等条件对原生质体产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是:28℃下以10mg/mL纤维素酶 10mg/mL蜗牛酶的混合酶处理经过研磨的菌体,酶解72h,以0.8mol/L甘露醇做渗透压稳定剂。 相似文献
12.
自1957年Luttrell人工诱导玉米大斑病菌有性世代获得成功后,该领域的研究十分引人注目.从玉米大斑菌有性阶段的归属、培养方法、遗传研究等方面论述了玉米大斑菌的研究现状,为以后的有性杂交研究提供参考及对产毒遗传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小种生理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玉米种植区域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频率及变化趋势,进而应用抗性品种进行生态学防治病,采用常规鏊别寄主鉴定技术,对采自2009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的45份玉米大斑病病菌菌株的生理小种进行分化.结果表明:在供试菌株中鉴定出0、1、2、12、13和23N共6个生理小种.0号和1号生理小种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5.72%和31.25%,并在黑龙江省各地广泛存在,因此0号和1号生理小种是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的优势小种.表明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呈现复杂化,并不断有新小种出现. 相似文献
15.
单基因Ht1、Ht2、Ht3、HtN处于不同水平抗性杂合状态时对大斑病抗性的基因效应不同。通过单基因Ht1、Ht2、Ht3、HtN与同一水平抗性自交系以及与不同水平抗性自交系组配,研究单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在控制病斑数量、面积、病斑扩展速度、产孢量和潜伏期等方面的单基因、多基因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抗性单基因HtN处于F1代杂合状态时,控制病斑数和病斑面积的效应最强;单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湿培48 h病斑全部能产生分生孢子,且处于同一水平抗性杂合状态时,Ht1控制产孢量的效应最强;Ht1处于中水平、Ht3处于高水平和HtN处于低水平垂直抗性杂合状态下,控制病斑扩展效应最强;而Ht2处于高水平垂直抗性杂合状态下,控制病斑扩展效应最弱;抗性单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下,控制潜伏期多表现超亲现象,HtN控制病害潜伏期比其它单基因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对玉米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粗毒素、通过硅胶G柱层析获得的组分I、5-羟甲基-2-呋喃甲醛对玉米细胞膜都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与毒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试验发现,来自2号小种的HT-粗毒素因含有组分IV、对OH43Ht1玉米细胞膜的损伤要比组分I和5-羟甲基-2-呋喃甲醛强的多。HT-毒素中外源加入强氧化剂H2O2后,可提高毒素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尤其是5-羟甲基-2-呋喃甲醛加入H2O2后对叶片细胞膜的破坏作用更加明显。结论初步判断,HT-毒素的原初作用位点可能在感病玉米的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斑病菌在体外培养可以产生对寄主玉米具有致毒活性的代谢产物———HT-毒素,它对玉米叶片细胞VC氧化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HT-毒素处理后,供试的OH43和OH43Ht12个玉米自交系的VC氧化酶活性虽然与CK处理的变化趋势一样,即在0~12h上升和在12~48h下降,但比CK上升慢,下降快;而且,这种抑制作用还表现了一定的寄主选择活性。HT-毒素中加入强氧化剂H2O2后,对VC氧化酶的活性没有明显的提高和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东北及华北春玉米骨干品种对玉米大斑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北及华北春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35个骨干品种田间接种玉米大斑病菌,进行品种抗性分析,以明确品种抗病性差异,为品种合理应用、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病性差异,不同地区提供的相同品种表现出不同抗性,供试玉米品种整体上对玉米大斑病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