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省是我国北方的重要产竹区,竹林资源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刚竹、金竹(淡竹)、水竹、巴山木竹、龙头竹、箭竹等,面积达100余万亩,秆重(鲜重,下同)达300余万吨。其中巴山木竹占比重最大,约50万亩、200万吨(镇巴占24万亩、123万n屯),占全省总面积的40.0%,总蓄积的61.5%;其次为龙头竹、箭竹、水竹(野生),总共约20万亩、20万吨;刚竹、金竹、水竹等(栽培种)约6~7万亩、30万吨;毛竹、慈竹在汉中、安康等局部地区有少量引种栽培。此外,在秦巴山区还有密集成片分布的箬竹林10万亩。六十年代前,全省刚竹、金竹年产3万吨以上,收购1.5万  相似文献   

2.
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是山东地区的主要栽培竹种。文章以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泰安大津口和泰安罗汉崖3种不同立地条件的淡竹林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的淡竹林中,以日照国家森林公园的淡竹生长表现最优,其次为泰安大津口的淡竹林,泰安罗汉崖的淡竹林生长表现最差。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淡竹林研究发现,土壤含水率小于7%时,淡竹叶绿素含量大幅下降,土壤含水率在13%左右时,最适宜淡竹发笋。土壤水分是影响淡竹出笋、退笋以及成竹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也是影响淡竹产量的重要立地因子。  相似文献   

3.
竹笋夜蛾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笋夜蛾主要为害淡竹、红竹、哺鸡竹和刚竹,据1988年在安吉县调查,其发生面积达6500亩,有虫株率10~80%,平均为45%。该虫以卵在禾本科、莎草科杂草上越冬,3月上旬幼虫孵化于杂草中取食,4月下旬蛀笋为害。竹林中杂草多少,决定该虫发生和危害程度,1988~1991年,进行了三次以竹林除草为主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百草枯水剂0.2 kg/亩或人工及时除草,防治效果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陕西关中称青竹、甜竹,属刚竹属竹种。它蔑性好,是编织和农具柄的好材料,笋鲜美甘甜,可供食用。淡竹广泛分布在我国黄河中、下游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和山东等省,是北方优良的乡土竹种。我省西起宝鸡、东至潼关的关中平原南部有普遍栽培,多为灌溉竹林,其中以华县、华阴、周至、户县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浙江平湖、临安、杭州、富阳,及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淡竹、哺鸡竹连年开花、大批竹林枯死。广大贫下中农迫切需要了解竹子开花的原因及其防治办法,为此,我们根据调查和防治开花竹试验的情况,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省现有淡竹林20多万亩,约占整个竹林面积的三分之一.为了寻求简便适用的淡竹材积表,本文拟从分析淡竹的秆重与胸围的相关性入手,研究淡竹一元材积表编制的经验公式,同时论证其可靠程度,以便今后根据此式编制淡竹一元材积表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淡竹材积的计算,系采用按秆重计算的方法进行.具体地说,是将收集到的420株成熟伐倒竹的数据(表1),先用图解法对每个胸围级秆重y与相对应的胸围X进行相关分析,得相关曲线图.据此,选  相似文献   

7.
江苏拥有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约20万亩,主要分布在长江两侧的丘陵、平原和家前屋后。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属淡竹自然丰产区之一。为借鉴外地经验,提高本省淡竹生产水平,我们于1984年10月赴全国淡竹高产典型—河南省洛宁县兴华园淡竹林参观、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与本所淡竹研究协作点之一、如皋县长青沙淡竹林进行比较,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竹之最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世界共有竹子七十多属一万一千四百多种,总面积约二千万公顷,我国便有四十多属四百多种,面积七百万公顷。云南拥有竹类植物二十七属二百余种,天然竹林近三十万公顷,竹种资源和天然竹林面积居全国之首,是公认的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堪称“竹类的故乡”。福建是我国竹林面积最大的省,有竹林六十一万多公顷。以竹子作为市树的城市仅有贵阳。浙江省竹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很快,已有六大类二十多个系列二千多个品种的竹材产品和竹加工制品,为全国之最。浙江省的安吉县,竹林面积八十四万亩,竹林覆盖率百分之三十以上,人均占有竹林两亩,有近一半农村人口生活依赖竹业收入。该县年产商品竹一千二百万根,  相似文献   

9.
淡竹是我省的乡土竹种,它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生长迅速,产量高,收益大,用途广。历史上就为我省劳动人民栽培利用。在临沂、太安、昌潍、青岛、烟台等地,市均有分布,现存的不少老竹园已有一百年至几百年的栽培历史。建国以来,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我省的淡竹有了较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有新、老竹林共一万三千亩左右。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许多地方的贫下中农采用大墩、多棵、移栽造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快了淡竹发展的步伐。日照县大花崖大队,采用这个方法,一九七一年栽竹,第三年成林、第四年开始砍伐利用,受到贫下中农欢迎。  相似文献   

10.
淡竹是洛宁的特产。全县竹林面积有七千余亩。为摸索淡竹丰产措施,给生产提供依据,我所六三年至八○年,先后进行了竹林浇水、施肥、培士、防治害虫等试验研究,两处试验地亩产竹,分别由180.0斤提高到4124斤和由2120斤提高到7435斤,增产129.1%和250.7%。现小结  相似文献   

11.
淡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多年生植物,茎秆通直,材质优良,韧性强,用途广,成材早,产量高,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部分地方由于不善经营管理,致使竹林严重衰退,造成大面积开花。现就淡竹开花成因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绿化苏北灌溉总渠阜宁堤段的堆堤,我们于70年代初从苏南引种了多种刚竹属竹种,新建竹林800亩,后陆续移植250亩,现共有1050亩.10多年来,所有竹种长势良好,经济效益逐年增加,目前竹林年收入达9万元,占林业生产总收入的35%.为了更好地经营竹林,于1981~1984年的春、秋季节,对堆堤上所有竹种及其所反映经济指标的发笋力、产量和成蔑率等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实测,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调查地自然概况年平均温度14℃,年平均降雨量和蒸发量分别是1071.1毫米和1407.7毫米,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和粘土,容重1.1克/立方米,土层较深厚,含盐量0.02%以下,pH值8.0~8.5.2 竹种鉴别经实地观察和凋查,阜宁堤防所有竹种均属刚竹属,共有10种.即金丝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gracilis、淡竹  相似文献   

13.
浙江鄞县金陆村从1990年下半年开始有160多亩淡竹开花,经过实地调查和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认为淡竹林开花的主要原因有:竹园多年未深挖垦复,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影响了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土中新老竹鞭密集。新竹鞭难以伸展。影响发笋率及产量的提高;春笋采掘过量。母竹留养季节不当。竹龄过老,一般都超过八年。未及时更新、母竹素质差。砍伐制度不合理,随时砍伐上浆竹和2~3年生的壮龄竹,老鞭增多,竹鞭营养调节失去平衡,导致竹林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提前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刚竹属竹种种类多,分布面积大,用途广,是竹林生产的主要经营对象,刚竹属的不同竹种,其生态习性不同,经济价值也不同。随着竹林生产的发展,查清刚竹属竹种的资源,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可为充分利用竹种资源和有计划的扩大竹林面积提供依据。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西天目山北麓,这里有六十余万亩毛竹和十五万亩小竹林,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毛竹七百余万支和小竹二十五万担,素有“竹乡”之称。从去春开始,  相似文献   

15.
竹秆锈病是我省竹林中发生普遍,又是严重危害的一种病害.尤以淡竹锈病为甚.最近扬州地区的靖江、镇江地区的扬中和南通地区的如皋等地,经常来信反映,要求给予防治指导.现将原栽《植物保护》 1965年第三卷三期山东林科所赵方桂同志撰写的《竹锈病的初步研究》一文转载于后,供各地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竹螟,又叫竹苞虫、竹卷叶虫.危害毛竹、淡竹、刚竹等多种竹类.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大发生时竹叶被吃光,使成片竹林枯死,严重影响翌年出笋和行鞭生长.  相似文献   

17.
散生竹多用埋鞭方法育苗,由于育苗材料采自竹林,因而影响竹林发笋成竹。另外,也因材料有限,繁殖苗木不多,难以满足大面积造林的需要。1963年以来,我场发展竹林面积较大,为解决苗木不足问题,试用埋秆、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经反复试验,已获成功。如1974年,一株刚竹埋秆当年可产苗8~32株,共埋秆8株,育苗0.03亩,总产有根苗152株,其中根径最粗的0.2厘米,最高的0.55米。1975年幼苗离体分植0.1亩,成活108株。又如1973年,用焦壳淡竹扦插0.01亩,成活1株,当年繁殖竹苗10株,其中根径最粗的0.2厘米,最高的0.19米。幼苗在初期繁殖较快,据1977年调查,刚竹苗由移植后成活的108株,增长为1088  相似文献   

18.
<正> 丁母山林场建于1962年,全场面积六千余亩,人工楠竹林四千亩,是一个以经营楠竹生产为主体的国营林场,全场立竹98.3万株,平均眉围8市寸。从1979年秋开始进行大径竹试验生产,目前有大径竹试验地24.22亩。一、大径竹试验地出笋成竹情况在全场24.22亩大径竹试验地中,选取出十块标地(9.5亩),进行观察调查,其中场  相似文献   

19.
<正> 竹一字象虫(Otjdog nathus davidisfajr)又称竹笋象虫,主要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调查和定点观察,我县竹产区均有发生。在我县主要危害桂竹、淡竹、毛竹、毛金竹、刚竹等竹林,被害率一般达20%左右,严重者达到95%以上,造成竹林衰败。成虫取食竹笋,幼虫蛀食笋肉,致使竹笋腐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2月25日,"泸州竹种园"建设各项工作启动,选址在纳溪区白节镇高峰村大旺竹海景区,将引进种植竹类品种150余个,力争建成区域著名、全国知名的"竹类基因库"。泸州市竹林资源丰富,是全国竹类资源的主要富集区,也是四川省确立的川南竹产业发展集群核心区,竹林总面积320万亩,年产杂竹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