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番茄晚疫病病斑扩展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对番茄晚疫病病斑扩展过程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病斑潜能传染期为13天,病斑累积扩展面积倍数随病斑扩展累积有效积温呈 Gompertz 模式增长;在病斑潜能传染期内,病斑潜能产孢面积比率随病斑斑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直至为零,两者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4.
 1926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首次发现玉米圆斑病,现已蔓延至30多个国家。该病由玉米生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zeicola(G.L. Stout)Shoemaker(有性态为Cochliobolus carbonum R.R. Nelson)]侵染引起。玉米圆斑病菌属异宗配合菌,其有性过程受交配型基因控制,有性态可在实验室内诱导产生,并可与玉米小斑病菌和燕麦枯萎病菌发生种间杂交。除侵染叶片外,还可侵染果穗、苞叶和叶鞘等部位。病原菌在种子、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为翌年的侵染源,以后借气流、雨水传播。品种抗性、气候和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有较大影响。但国内对病害的抗病育种、病害流行和防治方面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5.
玉米圆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圆斑病是我市新发生的玉米病害,通过3年调查研究,了解该病砂本地区发生规律,经过试验找到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三七圆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田间分离的三七圆斑病病原菌——槭菌刺孢,在室内进行最适培养基、碳氮源、温度、pH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槭菌刺孢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该病菌最易利用的碳源是木糖,最易利用的氮源是牛肉膏。其菌丝生长范围为1~28 ℃,最适温度20 ℃。菌丝在pH为3~11均可生长,以pH 6为最适。  相似文献   

7.
玉米圆斑病(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 Ullstrup)在我国玉米上发生早有报道,但是70年代以来,在优良自交系吉63上发生玉米圆斑病,并导致果穗黑腐,严重地影响吉63的繁殖和吉单101、铁单4单交种的制种,使良种繁育蒙受巨大损失。经过白金铠等研究,明确了玉米圆斑病的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措施,并在生产上得到了应用。据白金铠等报道,炭色长蠕孢病菌只侵染少数自交系,并且主要侵染叶片,形成椭圆形叶斑,在吉63上除危害叶片外,则主要危害果穗,造成穗腐,对玉米制种产量影响极大。随着新的自交系的更换,20多年来尚未见到其它玉米自交系严重发生玉米圆斑病影响产量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三七圆斑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应用表面消毒法对三七圆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菌为半知菌丝孢纲(Hyphomycetes)的槭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Hartig) Deighton].目前该病已成为三七地上部分的主要病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进一步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与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6,(3):140-144
为明确新疆地区气象因素与杨树叶纹斑病发病率的关系,提高病害发生预测能力,减少经济损失,2014年5月至10月份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杨树叶纹斑病的周年消长规律进行了观测,并利用观测资料将主要气象因子对杨树叶纹斑病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关键因子分别为平均风速、平均水汽压、累计降雨天数。其中平均风速与杨树叶纹斑病的病叶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水汽压及累计降雨天数与杨树叶纹斑病的病叶率呈显著正相关。利用这3个关键气象因子与杨树叶纹斑病发病率(Y1)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式,得到Y=103.180-38.788X1+39.637X4+7.746X6,复相关系数R=0.716 4,复相关关系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剑麻斑马纹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试8株剑麻斑马纹病病原菌烟草疫霉菌在不同种类培养基,不同pH值、温度、湿度、光照的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菌株之间菌落、分生孢子形态及其大小总体变化幅度不大;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6-28℃,pH6.0~7.0,光照为24h/d,湿度为90%-95%,培养基为CA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12.
黑荆树叶斑病的病原菌是(Phyllosticta hasijae)其分生孢子器大小是62.3-76.1μ×41.5-62.3μ,分生孢子是4.3-12.1μ×1.73-4.32μ。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0℃—25℃,相对湿度85—96%。 病原菌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可直接侵入寄主,也可从伤口入侵。病害从3月份始发生延续至10月份,侵染时间长达8个月,而高峰期是4月份。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大豆灰斑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1989年利用室内和室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密山虎林地区大豆灰斑病的再侵染条件,初步结果表明大豆叶片病斑在温度24℃左右,日保湿润16h以上最利于病菌产孢。病菌孢子在温度22℃条件下生命力6~11d,高温环境不利于病菌孢子存活。大豆成林期叶部发病程度取决于日平均气温高于18℃、日最低温度高于12℃及日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或有降雨量多于0.1mm的气象条件出现的日数。大豆籽粒发病率与大豆开花后20~35d之间的降雨量、雨日、平均相对温度、日平均湿度≥20℃且日平均相对湿度≥85%的天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小麦生长后期从江苏省各地采集小麦叶斑病病叶标本420份,分离到580个菌株,其中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lana(Sacc)Shoem〕、链格孢〔Ahernaria alternala(Fr)Keissler〕、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 Link〕依次各占43%、46%及10%,偶尔分离到大麦网斑内脐蠕孢〔Drechsiera teresSacc.〕Shoem〕和双色平脐蠕孢〔B.bicolor(Mitra)Shoem〕,二者合计仅占1%。从小麦的黑胚、黑尾种子分离到229个菌株,其中链格孢、麦根腐平脐蠕孢、黑附球菌、双色平脐蠕孢、大麦网斑内脐蠕孢、长孢平脐蠕孢〔B.urochloae(Putterill)Shoem〕及狗牙根平脐蠕孢〔B.cynodonlis(Marig)Shocm〕依次各占54.1%、33.2%、4.4%、3.5%、1.3%、1.3%及0.9%,嘴突凸脐蠕孢〔Exserohilumrostratum(Drechsl.)Shoem〕不等弯孢〔Curvularia inaequalis(Shear)Boedijin〕和画眉弯孢〔C.eragrotidis(P.Henn.)J.A.Meyer〕各占0.4%.双色平脐蠕孢和长孢平脐蠕孢在国内首次从小麦上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5.
大豆灰斑病抗性鉴定与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以病斑大小和病斑数量的两个指标作为灰斑病抗性鉴定的分级标准。以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50份材料用不种单一生理小种分别接种鉴定,其结果表明:灰斑病生理小种既有遗传差异的一面,也有互相影响的一面。抗病品种抗多个生理小种,对某一、二个生理小种即使感病,程度也轻;总之,感病品种往往感染多个小种,对某些小种表现的抗性也是低的。F_1—F_4代杂种后代的遗传分离调查表明,在田间多生理小种存在的情况下,以病情等级作分离情况调查,抗病性呈现数量性状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工控制接种和发病条件,对硬粒小麦品种和与其亲和的从硬粒小麦上分离到的小麦叶枯病菌株以及软粒小麦品种和与其亲和的从软粒小麦上分离到的小麦叶枯菌株2个组合进行了病程的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后12h,分生孢子发芽并从气孔侵入气孔空腔,病害潜育期为8-10d;接种后14d,聚集在气孔空腔内的菌丝体开始以气孔空腔为模板形成分生孢子器并伴有个别分生孢子器完全形成和分生孢子成熟,病组织上病原大量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大棚黄瓜叶片上发现的黄瓜细菌性叶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ucurbitae(Bryan 1926)Dye 1978]。人工接种试验证明,该病菌除侵染黄瓜外,尚能侵染西瓜和西葫芦。本文为该病菌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广玉兰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青岛地区广玉兰黑斑病的病原菌从培养基种类、温度、光照、pH及不同N源等方面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PSA培养基;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 ℃;病原菌在pH3~11均能生长,而在pH7~8生长最好;病原菌对有机态氮和硝态氮利用较好,而铵态氮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 ℃,最适pH为6~7,在1%葡萄糖液、水中及广玉兰叶片浸渍液中萌发均较好.  相似文献   

19.
1982年7~8月份在内蒙地区的大白菜上发生了一种细菌性病害。它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枯斑,并可愈合成大的枯黄斑。根据病原细菌在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和血清学等方面的研究,该病原细菌是属于丁香假单孢菌的一个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maculicola(McCulloch,1911)Young.Dye and Wilkie 1978。 该菌系在大白菜上表现有较强的致病力,引起的症状比文献上所报道的严重。  相似文献   

20.
在田间自然发病的条件下,1989~1990年调查不同地区3个大豆品种大豆灰斑病的普遍率和严重度,证明普遍率和严重度的关系都可用 Gompertz 衍生模型描述,而以普遍率小于65%时拟合最好。3个品种的 I-S 关系可用一个通式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