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对东北东部山区的天然次生林群落中主要树木种群的生态位在多个资源维度上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并将PCA技术运用于生态位的测度过程中,进行生态位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各自主要树木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种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对次生林群落结构形成机制的深入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2.
天然次生林群落中主要树木种群直径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不同概率分布律对天然次生林群落中主要树木种群的直径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这些规律对于天然次生林的合理经营以及进行森林调查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汲文宪  陈丽华  郭峰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4):176-179,182
采用χ2检验、Ochiai关联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北沟林场天然次生林乔灌木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种对中,呈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所占比例较少,多数种对间关联程度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林场多数树种间关系不紧密,未形成明显的总体联结性,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种间关系分析中,χ2检验和Ochiai关联指数结合使用准确度较高,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比χ2检验和Ochiai关联度的结果灵敏度要高;依照分析结果,结合植物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适应特征,将北沟林场天然次生林群落中主要树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4.
采用χ2检验、Ochiai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对北沟林场天然次生林11种乔木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种对中,呈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所占比例较少,多数种对间关联程度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林场多数乔木树种间关系不紧密,未形成明显的总体联结性,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种间关系分析中,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比χ2检验、Ochiai关联度和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灵敏度要高;依照分析结果,结合植物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适应特征,将北沟林场天然次生林群落中11种乔木树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同一生态种组内物种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要求相似,联结紧密,而不同组间联结较为松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天然次生林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系,为区域次生林群落的恢复、改造及抚育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浙江建德典型的天然常绿阔叶次生林、松阔混交次生林和松林次生林3类群落中分别设置面积为1 hm2 (100 m×100 m)的样地,在每木调查基础上,运用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点格局分析方法、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各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的分析。  结果  ①样地中各次生林群落主要树种在所有尺度上呈现聚集分布;②在0~25.0 m尺度内,各群落空间关联性以不显著相关关系为主,负相关种对数多于正相关种对数;③各群落主要树种种间总体关联性及χ2检验种间联结性均以不显著的正联结为主,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种对间以不显著相关关系为主,与主要树种空间关联性分析结果及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吻合。  结论  样地中各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在各自分布格局中独立性相对较强,物种间虽存在比较相似的环境资源需求,但种间联结关系比较松散,群落演替尚未进入成熟期。图7表4参37  相似文献   

6.
为深度分析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树木种群间联结关系,设计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树木种群间联结关系分析方法,设定采样地,分析相关区域内构树种群间的联结关系和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乔木层与灌木层整体关联性都属于正联结;通过统计量W(Shapiro-Wilk)检验可知,灌木层整体关联性不明显,乔木层明显;且乔木层和灌木层种间明显联结的种对都不多,共同存在的高频率种对数目不多;群落稳定性比值是6/11,远离1/4,群落整体稳定性较差,群落还处于形成的初始阶段,需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经测试,此分析结果置信度高于0.95,可应用于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树木种群间联结关系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海南热带中部丘陵区鸭脚木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阐明群落演替与种间关联性的内在规律,为丘陵区鸭脚木天然次生林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采用2×2列联表,运用方差比率法、χ2校验、jaccard指数计算15个乔木物种、19个灌木物种和15个草本物种的总体关联性。结果表明,鸭脚木群落所有层次总体上呈不显著正联结,其中显著正关联总对数为10对,jaccard指数与χ2检验结果高度一致。海南中部丘陵区鸭脚木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松散,优势种的种间关系整体不紧密,处于动态演替的不稳定期。物种之间存在一定的独立性,整体趋向稳定发展,实践中应将正联结较强的树种加以保护,以缩短海南中部丘陵区鸭脚木群落天然次生林演替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宝天曼栎类天然次生林乔木层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宝天曼地区乔木层树种的RA、RD、RF及IV分析的基础上,根据2×2联列表,运用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点相关系数以及卡方值分别测定了栎类天然次生林26个主要树木种群间的联结关系。结果表明,锐齿栎的重要值最大,短柄枹树和化香次之,为其主要伴生树种;26个树种间总体呈现不显著的负联结的关系,正联结和无联结关系的种对较少;锐齿栎和其它树种间存在负联结关系,其中与栓皮栎、短柄枹树、茅栗的负联结性极显著。西北林学院学报24卷  相似文献   

9.
根据2×2联列表,在25 m2、50 m2和100 m2 3个不同取样水平下,运用方差比率法、共同出现百分率、联结系数、点相关系数和卡方检验对梅花山拟赤杨群落主要树木种群间联结关系进行分析.结合梅花山拟赤杨群落特征及区域植被特征,以25 m2为取样水平来测定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拟赤杨群落中主要种群在总体上表现出正关联,15个优势种在总体上呈现较弱的联结趋势,说明该群落不稳定,尚处于演替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五种天然次生林群落类型的年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指出它们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异龄性,次生林的异龄性程度随其所处演替阶段的不同而异,树木年龄与地径的关系及群落中树木年龄与株数的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研究表明,山杨,白桦的年龄结构呈比较明显的衰退型趋势;胡桃楸、水曲柳则呈增长型的趋势;蒙古栎种群的年龄结构金字塔与稳定型的年龄结构相近,但亦有一定的增长型特征。对天然次生林群落的年龄结构的研究,可以为次生林的合理经营及收获调整,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格氏栲天然林主要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应用 5种概率分布律对格氏栲林 8个主要树木种群的直径结构进行拟合 ,比较不同类型的拟合效果 ,探索各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β分布函数较好表达格氏栲林主要树木种群的直径分布结构 ,拟合效果最好 ,正态分布函数次之 ;不同群落类型的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均符合β分布 ,偏度大部分呈正偏 ,峰度均为负 ,表明优势种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范围较大、中径材占多数 .同时格氏栲种群直径 β分布参数与林分平均胸径等特征因子存在显著关系 .其研究对格氏栲林的合理经营及森林调查 ,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辽东山区次生林主要树种种群结构和格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径级大小替代年龄大小”和“空间差异替代时间变化”的方法,分别研究了辽东山区4种主要群落(柞木林、硬阔林、杨桦林和杂木林)主要树种种群的结构和分布格局,以及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值检验法、聚块性和扩散型指数分析其格局状况,并用聚集强度指数负二项参数K值度量了它们的聚集程度.结果表明:①蒙古栎、水曲柳、核桃楸、枫桦和山杨龄级存在明显的低龄缺损,为间歇型种群,其中蒙古栎、水曲柳和核桃楸属于增长型种群,枫桦和山杨属衰退型种群,色木槭、紫椴和春榆种群年龄结构呈不规则的倒J型种群结构,龄级完整,属于稳定型增长种群;②这些主要树种种群中,除了杨桦林群落中枫桦和山杨格局呈随机分布外,其他种群的格局都趋于聚集分布;③各主要树种种群等级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种群在幼苗和幼树阶段为聚集分布,而在中树和大树阶段为随机或均匀分布,且各主要树种种群从幼苗到大树格局聚集强度逐渐降低,种群呈扩散趋势;④辽东山区次生林主要树种种群结构和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和所处环境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5项聚集度指标对不同恢复类型木荷马尾松林乔、灌木层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恢复,一些地带性物种已侵入群落,但仅局限于部分样方内,群落目前处于中亚热带植被演替系列的前期,群落结构较脆弱.在乔木层中,只第一、三类型的木荷,第三类型的台湾相思及第四类型的青冈等种群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一致,都呈聚集分布,表现出一般的种群分布格局.马尾松和杉木则都呈均匀分布,保持着人工干扰的结果;灌木层中木荷幼苗幼树的M/x先升后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随着乔木层物种组成的改变,种间竞争加剧,生长环境条件的改变使木荷的聚集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海南五指山低海拔乌心楠(Phoebe tavoyana)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阐明群落演替与种间关联性的内在规律,为五指山区域内低海拔乌心楠次生林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恢复时间最长的8个样地的乌心楠群落采用2×2列联表,运用方差比率法、χ2校验、Jaccard(JI)指数等方法计算19个乔木物种、15个灌木物种和10个草本物种的总体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乌心楠群落在乔木、灌木层次上呈不显著正联结,JI指数与χ2校验高度一致;正关联总对数高于负关联总对数,显著正关联总对数较少,大部分树种呈不显著正关联;乌心楠群落在草本层上总体关联性为显著负关联,正关联种对数较少,负关联种对数比例较高,这说明乌心楠群落草本层在林下对资源(光、热)的争夺激烈。总体而言,海南五指山区域内低海拔乌心楠次生林群落结构松散,优势种种间关系不紧密,草本层结构不稳定,尚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5.
甜槠群落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甜槠天然群落中主要种群甜槠和赤捕的分布格局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人为干扰会使甜槠种群的聚集性加强,而赤捕种群的聚集性降低,干扰强度对甜槠聚集性的影响随树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对赤楠聚集性的影响则是随林龄增大呈现由小→大→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对化防区、生防区、混防区3个不同类型美国杂交杏李园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动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防区中的天敌密度与生防区中的差异不显著,而生防区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生防区和混防区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平均密度和种类高于化防样田,表明化防区对天敌的影响很大。生防区和混防区天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性高于化防区,且随着农药使用水平的增强,美国杂交杏李园中占统治地位的天敌种群趋于集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极点排序技术,对火地塘林区主要乔木种群及森林群落进行了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本林区乔木种群及群落分布格局的两个显著的主导的生态梯度是海拔高度和坡度梯度。以乔木树种构成及其相对优势度作为分类依据,将火地塘林区原生森林植被划分为2个森林类群;5个类型组;10个类型。  相似文献   

18.
闽北天然次生林林木直径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应用六种概率分布律拟合闽北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林木直径分布,并比较不同分布类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的拟合效果较好.探讨这些规律对闽北天然次生林的合理经营及进行森林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