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优质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建设,提升小麦品质,应用低能氮离子束注入技术,对小麦种子注入剂量为3×1017N+/cm2的氮离子,研究注入氮离子束对小麦种子活力、幼苗POD和CAT活性以及植株农艺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注入氮离子束处理相比,注入氮离子束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出苗率显著降低(P<0.05),发芽率、幼苗鲜重和苗长降低,幼苗POD、CAT活性增大;注入氮离子束的小麦植株形态变化明显,顶一叶长度突变,株高变矮,麦穗从有芒变为部分缺芒和无芒,千粒重增加。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小麦种子对小麦幼苗、植株及穗粒形态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对小麦种质材料的改良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氮离子束对鹅观草属植物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剂量氮离子柬注入及对照的05—28鹕观草属植物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测定试验,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随着氮离子柬剂量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马鞍型”曲线;苗高、第1叶长在低剂量时高于对照,高剂量时低于对照。[结论]在氮离子束注入过程中,低剂量氮离子束注入对05-28种子萌发指数、苗高与第1叶长有促进作用,高剂量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氯化铈 (CeCl3)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了玻璃化超低温保存中拟南芥 (Arabidopsisthaliana)不同苗龄幼苗细胞ATPase活性变化及玻璃化保护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 .种子萌发 48h形成的幼苗 (2d龄幼苗 )细胞膜ATPase活性反应强于种子萌发 72h形成的幼苗 (3d龄幼苗 ) ,但直接投入液氮 (LN2 )冻融后 ,2d及 3d龄幼苗的ATPase全部失活 .玻璃化技术保护处理后 ,2d及 3d龄幼苗ATPase活性有不同程度提高 .2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ATPase活性明显提高 ,细胞膜ATPase在随之的LN2 冻融后仍保持了较高活性 ;3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ATPase活性稍有提高 ,但LN2 冻融后酶活性丧失 .幼苗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结果显示 ,2d及 3d龄幼苗直接投入LN2幼苗全部死亡 .玻璃化处理后再投入LN2 ,2d龄幼苗有 76 %的成活率 ,而 3d龄幼苗仍然全部死亡 .结果表明 ,幼苗细胞膜ATPase活性与幼苗耐受LN2 冻融后的成活率相关联 .玻璃化处理可以提高幼苗细胞膜ATPase活性 ,对 2d龄幼苗抗LN2 冻融伤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氯化铈(CeCl3)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了玻璃化超低温保存中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不同苗龄幼苗细胞ATPase活性变化及玻璃化保护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 种子萌发48 h形成的幼苗(2 d龄幼苗)细胞膜ATPase活性反应强于种子萌发72 h形成的幼苗(3 d龄幼苗),但直接投入液氮(LN2)冻融后,2 d及3 d龄幼苗的ATPase全部失活. 玻璃化技术保护处理后, 2 d及3 d龄幼苗ATPase活性有不同程度提高. 2 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ATPase活性明显提高,细胞膜ATPase在随之的LN2冻融后仍保持了较高活性;3 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ATPase活性稍有提高,但LN2冻融后酶活性丧失. 幼苗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结果显示,2 d及3 d龄幼苗直接投入LN2幼苗全部死亡. 玻璃化处理后再投入LN2,2 d龄幼苗有76%的成活率,而3 d龄幼苗仍然全部死亡. 结果表明,幼苗细胞膜ATPase活性与幼苗耐受LN2冻融后的成活率相关联. 玻璃化处理可以提高幼苗细胞膜ATPase活性,对2 d龄幼苗抗LN2冻融伤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黑淑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07-8808
[目的]阐明Cr6+影响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毒理机制。[方法]研究5~100 mg/LCr6+胁迫72 h对3 d和10 d龄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及DNA损伤效应。[结果]5~100 mg/LCr6+均表现出降低两苗龄幼苗苗高、地上部分鲜重、干重的效应;3 d龄幼苗比10 d龄幼苗对Cr6+胁迫更敏感;Cr6+导致小麦幼苗叶片DNA含量显著降低,3 d龄幼苗叶片DNA含量下降的幅度大于10 d龄幼苗;5~100mg/LCr6+均引起3 d和10 d龄幼苗地上部分DNA的增色效应值高于对照值。[结论]Cr6+造成的DNA损伤可能是影响不同龄期小麦幼苗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能量50keV的条件下,将不同剂量的Fe+及Ti+注入杉木种子,观察离子束注入后对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Fe+及Ti+注入对种子发芽有延迟效应,且发芽率随离子束注入剂量的增高呈下降趋势;离子束注入剂量对杉木主根初期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不同剂量Fe+的注入可使根长大幅度下降,即根长对Fe+的敏感程度更高;处理组与对照相比苗高均值相差不大,但个体上经Fe+处理的突变率高于Ti+处理,经离子注入处理组共有7株优势苗入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浓度Cr6+对小麦幼苗生长和DNA胞嘧啶甲基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除低浓度Cr6+(≤20 mg,/L)增加幼苗根数外,所用Cr6+浓度均表现出降低2种苗龄(3、10 d)小麦龄幼苗根长、根数和株高的效果.所试浓度Cr6++对根系生长的抑制效应大于地上部分,且3d龄幼苗比10 d龄幼苗对Cr6+胁迫更...  相似文献   

8.
黑淑梅 《吉林农业科学》2012,37(2):14-15,26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浓度Cr6+对小麦幼苗根系的DNA含量和DNA胞嘧啶甲基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Cr6+导致小麦幼苗根系DNA含量显著降低,3 d龄幼苗根系DNA含量下降的幅度大于10 d龄幼苗。(2)5~80mg.L-1和5~100mg.L-1Cr6+依次引发了3 d和10 d龄小麦幼苗根系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的提高,而100mg.L-1Cr6+则导致了3d龄幼苗根系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的降低。说明Cr6+可通过影响小麦幼苗根系DNA甲基化的水平,进而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离子束注入是用于植物和微生物品种改良及新品种、品系选育的一门被广泛应用的技术,离子束注入在向日葵中应用的相关报道非常少.本试验利用不同剂量的N+离子束分别处理向日葵美二和星火种子,研究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随着处理剂量加大,向日葵种子变异的几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出现先逐渐降低最后又回升的趋势,星火对N+离子束的耐受力比美二强,在更高的剂量处理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才开始大幅下降.N+离子束处理后,两种向日葵幼苗中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基本上均比对照高,并且星火中的CAT活性基本都比美二中的要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不同品种中的表现不同,在美二中不同剂量处理后的幼苗体内SOD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大幅下降,而在星火中则有升有降,且经N+离子束处理后星火中的SOD活性均高于美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总体来讲,处理后两个品种幼苗体内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且美二体内的MDA含量要高于星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N+离子束处理会影响向日葵的发芽,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激活体内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离子束辐照甜高粱种子后对其发芽势、存活率和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作用等的影响,探讨重离子束辐照甜高粱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产生的能量为100MeV/u的12C6+离子束对2个甜高粱品系干种子进行剂量为0、40、80、120、160和200Gy辐照,研究种子发芽势、存活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重离子束辐照处理对甜高粱发芽势和存活率的影响变化不一致,发芽率呈现肩型下降趋势,但其对应的幼苗存活曲线总体上呈"类马鞍型"。SOD、POD、CAT及ASA-POD等的酶活性变化趋势也不相同,MDA含量随辐照剂量增加呈上升趋势,说明高剂量的重离子束辐照对甜高粱幼苗的膜损伤加重。[结论]重离子束辐照处理降低了甜高粱的发芽势和存活率,对甜高粱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下一步进行重离子束辐照选育和改良甜高粱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