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的成虫寄生于人、猫、狗、猪、狐狸等哺乳动物肝脏、胆管内,偶见于胰管内及十二指肠。可以引起肝硬化、胆道发炎;严重感染时造成肝脏坏死;急性感染体温增高、发热,可引起华枝皋吸虫病,并可导致胆管癌。华枝睾吸虫隶属于复殖亚纲[Digenea van]后睾科[Opisthorchlldae]的支睾属[Clonorchis]。该病在我国的广东、广西、辽宁、黑龙江、吉林等18个省都有流行和报道。我们地区华枝睾吸虫存在流行情况很少报道。为了摸清本地区华枝睾吸虫流行情况,减少本病对人畜以及鱼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东方次睾吸虫主要寄生于禽类和包括人在内的一些哺乳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可造成宿主相应的病理损伤。东方次睾吸虫与其他后睾科吸虫在囊蚴形态及流行环节中有诸多相似之处,常被混淆而被人们所忽视。随着深入研究和自然疫源地被不断发现,东方次睾吸虫给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越发凸显。文章主要对东方次睾吸虫的各个流行环节进行综述和分析,了解目前东方次睾吸虫的流行情况,以期为后续科学合理地防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华支睾吸虫是一种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其寄生在人和犬、猫等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造成肝胆的一系列疾病.寄生在肝胆管内虫体运动的机械性刺激和虫体代谢产物的作用,致胆管上皮损伤,胆管阻塞,从而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可表现为胆管胆囊炎、胆石症和儿童发育障碍等.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呈地方分布.本文主要针对其流行病学进行分析,正确认识该病发生流行情况,为更好地开展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鱼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肝胆病变,严重者可引起胆管上皮癌,因此华支睾吸虫被国际癌症署(IARC)归为第Ⅰ类生物性致癌因子。我国华支睾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该病人体感染的报道。近年来,我国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且受威胁地区和人数不断增加。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已刻不容缓,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今后在华支睾吸虫病的基础研究与防控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论文就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华支睾吸虫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鸭后睾吸虫病是由后睾科的后睾属、次睾属、对体属和支囊属等多种吸虫,寄生于鸭的肝胆管及胆囊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流行和分布较广,东北、天津、江苏、安徽、上海、福建、广西和广东等省市均有报道。对鸭的危害甚为严重,常引起胆管堵塞、胆汁分泌受阻,使患鸭黄疸,贫血消瘦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其寄生在人和犬、猫等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造成肝胆的一系列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体感染是因为食入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鱼或虾所致。寄生在肝胆管内虫体运动的机械性刺激和虫体代谢产物的作用,致胆管上皮损伤,胆管阻塞,从而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可表现为胆管胆囊炎、胆石症和儿童发育障碍等,重者可发生肝硬化。华支睾吸虫病是我国流行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被卫生部列为我国重点防治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华枝睾吸虫病是我国主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因寄生虫数和排卵数较少,而且虫卵小,粪检极易漏诊。不断改进的免疫诊断方法则显著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在临床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华支睾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面  相似文献   

8.
华支睾吸虫病,俗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于人、猪、狗、猫等动物的肝胆管和胆囊中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的吸虫病.猪感染后主要表现消化不良、下痢、食欲减少、消瘦和轻度黄疸等.严重感染且病程较长时,可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主要从病原及其生活史、流行特点、防治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角度对该病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华华支睾吸虫病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现已知我国在24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据文献记载,本病的保虫宿主有猫、狗、黄牛、水牛、鸭、野鼠、仓鼠、黄鼬、獾、水獭、水貂、麝鼠、野猫、野生孤狸等。而人工饲养的蓝狐和银黑狐的华支睾吸虫病尚未见报道。1989年11月黑龙江省有两个大型野牲饲养场的蓝狐群和银狐群暴发华支睾吸虫病,我们对其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用吡喹酮驱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华枝睾吸虫属后睾科的枝睾属。主要寄生于人、猪、犬、猫、貂等动物肝的胆囊及胆管内,在我国流行地区很广。猫的华枝睾吸虫病感染率很高,报道较少。我们剖检一例猫华枝睾吸虫病,介绍如下。情况:该猫是1985年12月从河南省永城县朱庄村买来的家养猫,灰黑色,母,11月龄,体重1.25公斤。买来后即精神食欲不振,粪便干稀不定,腥臭,混有脓液。稍食生冷,病情加重。触摸腹部虚胀,口眼结膜淡白,日渐  相似文献   

11.
吸虫病是由扁形动物门吸虫纲所属单殖亚纲﹑盾腹亚纲和复殖亚纲的内﹑外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总称.棘口吸虫是一类属于棘口科的中、小型吸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报告的有600多种,主要见于鸟类,曾在福建与广东有局部的流行,对雏禽危害严重,可引起雏禽消化功能紊乱,发育受阻,甚至死亡.后睾吸虫属于后睾科、对体属、次睾属和后睾属,主要寄生于鸡等禽类的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禽肝、胆肿大,炎性病变,甚至坏死.特别是一月龄以上的雏禽感染率最高.禽气管吸虫病是由多种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鸡、鸭、鹅、野鸡的气管、支气气囊内,导致禽呼吸道粘性分泌物增多,粘膜充血、出血,能引起禽呼吸困难,贫血,消瘦,常因衰竭而死亡.这种三类吸虫病可用硫双二氯酚或吡喹酮进行治疗,配合生物消毒,定期体内外驱虫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2.
华枝睾吸虫病是我国主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因寄生虫数和排卵数较少,而且虫卵小,粪检极易漏诊。不断改进的免疫诊断方法贝Ⅱ显著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在临床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华支睾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华支睾吸虫可寄生于人和犬等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造成肝胆的一系列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国流行地区较广,以南方各省流行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我国东北地区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ITS1基因的变异情况及多态性,本研究以采自宾县、大庆、海伦、双城、泰来、同江和长春7个地区的华支睾吸虫为研究对象,PCR扩增ITS1基因,并与GenBank登录的麝猫后睾吸虫、猫后睾属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广西株华支睾吸虫、沈阳株华支睾吸虫和韩国株华支睾吸虫的ITS1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华支睾吸虫样品ITS1基因大小均为661bp,同源性在99.4%~100%之间.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分支情况与地区距离呈正相关,广西株与其它地区华支睾吸虫所属分支相隔较远,韩国株与东北地区各株相隔较近,海伦株与泰来株,大庆株与沈阳株,长春株与同江株,双城株与宾县株分别位于同一分支.结果显示,ITS1片段除了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以鉴定华支睾吸虫科内属间遗传关系,还可以区分属下种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鸭次睾吸虫、绦虫、东方杯叶吸虫等蠕虫病的病原及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或多种动物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目前,华支睾吸虫的分离鉴定主要集中在成虫或囊蚴,对虫卵的研究甚少.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建立了感染人粪便中华支睾吸虫虫卵DNA的提取方法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片段PCR检测方法,同时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为从分子水平上检测华支睾吸虫虫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肝片吸虫病也叫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后睾科支睾属的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猪和猫狗等肝胆这及胆囊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流行现状目前我国感染肝片吸虫的人数约1249万,除青海、西藏、新疆外,其余省、市、自治区都有该病的病例报道。2虫体特征成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犬、猫、猪等)的肝胆内。是中小型的吸虫,呈葵花籽样,半透明的,长约10~25mm,宽约3~5mm。幼虫:囊蚴寄生于淡水鱼、虾肌肉中,圆形或椭圆形,  相似文献   

18.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又称肝吸虫病,它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胆管而引起的疾病,对人体造成巨大的损害.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和弊端.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随着对诊断抗原、抗体研究的深入以及诊断方法的改进,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犬、猫、猪及其他野生动物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可使肝脏肿大并导致其他肝病变,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吸虫病.对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以及该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及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华支睾吸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后睾科、支睾属、中华分支睾吸虫侵袭犬、猫而引发的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寄主的胆管内,故又称肝吸虫病.笔者自2000年以来,与沈阳市东陵区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门诊合作,先后共承治狐、犬、猫的"肝吸虫"达300头(只)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