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培养过程中白色念珠茵污染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大扶康防控细胞培养过程中白色念球菌污染的可行性,采用不同浓度的大扶康共同培养,观察其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效果,及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采用300μg/ml大扶康防控效果最佳,毒性作用小,对C2C12细胞的生存率无明显影响。采用30μg/ml大扶康与20μg/ml硫酸阿米卡星 50μg/ml头孢他啶配伍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真菌污染。结论:采用大扶康可有效控制细胞培养中白色念珠菌的污染。采用大扶康与硫酸阿米卡星 头孢他啶配伍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真菌污染。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扶康防控细胞培养过程中白色念球菌污染的可行性,采用不同浓度的大扶康共同培养,观察其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效果,及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采用300 μg/ml大扶康防控效果最佳,毒性作用小,对C2C12细胞的生存率无明显影响。采用30 μg/ml大扶康与20 μg/ml硫酸阿米卡星+50 μg/ml头孢他啶配伍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真菌污染。结论:采用大扶康可有效控制细胞培养中白色念珠菌的污染。采用大扶康与硫酸阿米卡星+头孢他啶配伍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真菌污染。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对细胞培养污染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可通过滤菌器,对许多抗生素有抗性,是细胞培养污染中一种常见的微生物.被支原体污染后的细胞培养物,引起细胞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导致用细胞基质制备的生物制品报废,且很难清除.一旦发生污染,就意味着试验的失败,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从支原体对细胞培养物污染后造成的危害及对支原体污染的预防、检测、清除等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细胞支原体污染的防控提供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细胞培养污染是指培养环境中侵入了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变异的异物。体外细胞培养污染可分为3类: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污染。  相似文献   

5.
一例细菌对MDCK细胞污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DCK细胞培养液(含双抗)表面有一层薄的油状膜,培养液不混浊。细菌学检测为一种球菌污染。对污染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使用MEM(含双抗)多次清洗细胞培养瓶及细胞表面,细胞培养液中改加菌株敏感的恩诺沙星。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加入恩诺沙星有效地控制和清除了细胞中污染的该株细菌。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在细胞培养中存在的潜在污染因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和认识隐形污染给细胞培养带来的潜在危险性,根据GMP标准和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加强潜在污染物(支原体、病毒等)的检测,以及不断提高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来控制隐形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自1956年国外学者第一次检测到细胞培养物中存在支原体污染以来,这个世界性问题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对于生物制品中支原体污染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但尚无统一的内控标准,而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用于支原体污染的检测,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支原体污染,从而提高生物制品的纯净性。本文对支原体污染的几种常见检测及鉴定方法进行综述,包括DNA荧光染色法、PCR、IFA与ELISA等,以期为支原体污染的检测及鉴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细胞传代培养中支原体污染的来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染是细胞培养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是个世界性难题,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一旦被支原体污染将很难清除.根据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支原体污染的来源表明,将支原体的污染率降到最低的关键是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物制品中的支原体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直径0.2μm)并独立生活的微生物,是生物制品细胞培养中较常见的污染物。目前,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有30%~50%的细胞系(株)已受支原体污染。但是在生物制品制作过程中即使有大量的支原体污染,也不会像细菌、真菌那样在普通培养基上明显地观察到,必须有适宜其生长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时才能发现。污染的支原体在组织培养中繁殖有  相似文献   

10.
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霉菌污染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污染的细胞中加入含青霉素(100单位/mL)、链霉素(100单位/mL)、两性霉素(10 μg/mL)的培养液,隔天换液,如此重复2次~3次,而且用饱和硫酸铜擦拭和过氧乙酸熏蒸细胞培养箱及细胞培养室,霉菌的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并总结出一套简单可行的预防霉菌污染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细胞培养中微生物污染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预防细胞培养的微生物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霉菌或病毒等微生物侵入细胞培养物中,对细胞的生存造成危害的现象。在生物制品的生产和研究等相关的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细胞培养的特殊性和培养条件要求高,若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这将对实验或生物制品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金藻培养过程中常会被原生动物污染,造成培养的损失,通过酸化处理可适当提高培养的成功率,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3.
动物细胞培养中微生物污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细胞培养体系造成污染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支原体等。判断所培养细胞是否被微生物污染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1 细菌污染的观察及检测  在细菌污染培养物的初期 ,由于受培养体系内抗生素的作用 ,其繁殖处于抑制状态 ,细胞生长不受明显影响 ,不易为肉眼观察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研究中,细胞培养的霉形体污染是一个严重问题。霉形体污染的发生也许比预想的要高,且从污染的细胞培养中消除霉形体是困难的。以前曾叙述了几种检测细胞培养霉形体污染的方法,其中有直接培养法、酶活性试验,DNA结合染料的荧光染色法,免疫酶枝术和Southern斑点DNA杂交。直接培养法对挑剔霉形体如猪鼻霉形体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SYBR Green 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常见支原体23S rRNA的保守区域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应用SYBR Green Real Time PCR技术,研究建立了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能检测到污染细胞培养物的6种常见的支原体,敏感度达4.2×10-2pg/mL模式株的DNA。  相似文献   

16.
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细胞培养的成败以及以细胞培养为基础的科学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试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套式PCR)对实验室中生长不良的3种细胞系、11种细胞培养用小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3种细胞系的第一次PCR扩增结果为全部为阳性,检出率为100%;11种细胞培养用小牛血清第一次PCR扩增后8种样品为阳性,对第一次PCR扩增为阴性的血清样品进行第二次PCR扩增结果全部为阳性.检出率100%。传统的支原体检测繁琐、费时、周期长而受到限制,本试验使用的套式PCR法为细胞培养工作中检测支原体污染提供了一种敏感、快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人员培训、环境控制、百级台的无菌操作、原辅材料的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大规模细胞培养中避免污染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肉鸡屠宰是生鲜肉流入市场的最后一道环节,但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交叉污染。为寻找屠宰链的关键污染环节并根据其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总结了屠宰环节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污染途径及屠宰场常用消毒剂。研究显示:屠宰场肉鸡污染源主要来自肉鸡本身携带的病原菌及屠宰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污染途径主要包括屠宰环境及设施、屠宰用具以及预冷和分割。目前成本最低且最易实现的控制手段是消毒,可从物理消毒及化学消毒着手,按照每种方式的优缺点合理选用,加强对屠宰设备及各屠宰环节的消毒,减少二次污染,同时开发符合食品标准的高效消毒剂,保障上市生鲜肉的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出HEK-293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的快速清除方法,通过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2种抗生素药物的单独、交替及联合使用对污染的HEK-293细胞进行处理,应用DNA荧光染色及PCR检测,比较处理前与处理后支原体污染的情况有无改善。检测结果显示,通过10 mg/mL浓度的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2种药物交替使用各4 d,处理2个周期后的HEK-293细胞中支原体污染已被清除。结果表明,通过10 mg/mL的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2种抗生素药物的交替使用,使HEK-293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支原体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为细胞研究及疫苗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 人工授精技术自30年代以来被广泛利用于养牛业。人工授精除提高受精率外,还使我们能够跨地区、跨国界地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但是,人工授精可能由于精液污染病原因子而传播牛的疾病。包括细菌、真菌、原虫、病毒病。精液中病毒的来源有外源性,如肠道病毒,为采集精液时粪便污染造成的。有内源性的,是由于全身性或局部的病毒感染或通过睾丸、附睾或包皮分泌物排泄病毒造成的。精液中污染细菌引起的性病传播可通过对精液用抗菌素处理来控制,但病毒病不行。多年来,人工授精站通过建立无特殊病毒病原的种牛来控制精液传播病毒病。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污染精液的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