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猪坏死杆菌为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猪的肠道和排出的粪便中也可发现。本病除猪易感外,对牛、羊、兔也感染。猪患此病时可与副伤寒等病并发或在内脏形成转移性的坏死灶,对仔猪危害较大。1常见诱发因素1.1猪斗咬,体表创伤,从创口感染的病原在皮下深部组织生长繁殖,阻碍组织代谢,引起组织坏死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猪斗咬常见于猪断乳分群,不同窝的初次合群关养;猪在长途运输中车厢内太拥挤或栏舍中饲养过密;饲料中矿物质等营养不全,以致猪互相咬尾、咬耳,使皮肤出血损伤。1.2怀孕母猪腹部着地擦破乳…  相似文献   

2.
对猪坏死杆菌病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给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旨在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感染引发各种哺乳动物和禽患病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和相关组织出现损伤后坏死杆菌才会通过损伤的组织侵染,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该类疾病发病不集中,大多呈散发流行或地方流行,发病过程较为缓慢,虽然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但是会严重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猪规模化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坏死杆菌病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并且经常和各种细菌性疾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表现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给疾病诊断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该文主要探讨坏死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1989年10月~1990年3月在市中区寿丰乡流行一种对猪危害较大的传染病,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诊断,初步认为是猪李氏杆菌病。我们针对该病在当地的流行情况进行了猪李氏杆菌病的防治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猪坏死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坏死杆菌病的防治袁永财王占成孙玉琴宋永霞刘方伟(柴河林业局多种经营局·157131)1996年初我局柴河林场养猪场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诱发一起急性群发的以坏死性皮炎为主的坏死杆菌病,俗称眼子病。经及时诊疗,使疫情很快控制。1发病情况该场当时存栏5~6...  相似文献   

6.
2001年3月22日西昌市小庙乡小庙村4组赵文彦带来2头白色断奶仔猪就诊,畜主口述:6d前骟割该猪,由于未消毒手术刀和创口,术后猪出现发烧、不食。症状:体重约10kg,体温分别为37.1℃、38.1℃,叫声无力,精神萎顿,体躯皮肤渗出白色浆液,皮肤坏死,皮下组织出现坏死性脓肿,用手抹,皮肤象搓面条一样黏附手上。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初诊为坏死杆菌病,从病健组织交界处采取病料涂片,滴碱性美蓝1滴,待染液扩散均匀后,用酒精灯适当加热,显微镜检查,发现浓淡均匀细长丝状坏死杆菌,确诊为坏死杆菌病。治疗:当日用…  相似文献   

7.
8.
1 临床发病情况山东省无棣县邓王乡猪场共存栏134头仔猪,于1998年8月15日发病,到17日共发病28头,发病率为20-89%,死亡2头,病死率为7-14%。期间曾用青、链霉素治疗过1~2次,效果不佳,后经采用辣椒油治疗本病,效果明显,很快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发病死亡猪只,主要以外伤引起的坏死性皮炎为特征,发病部位大多以腹、胸、背、臀部皮肤为主。病初皮肤稍肿,被毛脱落,炎症向深部蔓延而后发生坏死,形成外口小,里边呈囊状的坏死灶,俗称“眼子病”。局部流出少量黄色、稀薄、恶臭的液体,病猪全身症状不明…  相似文献   

9.
在养殖行业发展过程中猪属于较为常见的养殖动物,生长速度较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经济效益,因此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生猪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生猪之间的接触频率,生猪之间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防控难度有所增加。猪坏死杆菌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导致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受到细菌感染的区域会出现组织坏死或者组织变性的症状,随着发病愈发严重会引发全身症状的出现,最终死亡。基于此,本文针对猪坏死杆菌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可以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3月份 ,西昌市小庙乡某个体户的 2头断奶仔猪因骟割时未消毒而出现发烧 ,不食。 2头断奶仔猪体重约 1 0kg,白毛 ,叫声无力 ,精神萎顿 ,体躯及四肢皮肤渗出浆液 ,皮肤环死 ,皮下组织出现环死性脓肿 ,用手抹 ,皮肤表层有象搓面条状物粘附于手上。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环死杆菌病 ,从病健组织交界处采取材料涂片 ,美蓝染色 ,镜检 ,发现有不均匀细长丝状环死杆菌 ,确诊为环死杆菌病。治疗 :就诊当日每头猪用硫酸卡那霉素 1 0ml、VC5ml、VB1 2ml肌肉注射。次日每头每次用青霉素 80万U、链霉素 5 0万U、肾上腺色素腙 2m…  相似文献   

11.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猪坏死杆菌病也频频发生 ,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坏死为特征。1 流行特点及传播途径坏死杆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家禽 ,病原菌在多种动物消化道内共生。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多发生于阴雨连绵、潮湿及炎热季节。舍内卫生条件不好、营养不良等因素可引起本病发生。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猪的皮肤常受伤或被蚊虫叮咬而传染。2 临床症状2 .1 坏死性皮炎仔猪和架子猪发生于颈部、体侧、臀部皮肤、耳根、尾、乳房等部位皮…  相似文献   

12.
王金宝 《北方牧业》2004,(10):15-15
<正> 常发生于多雨、潮湿和5~10月炎热夏季。由坏死杆菌引起的猪坏死杆菌病,是一种畜禽共患慢性细菌性传染病。猪的皮肤和黏膜在发生咬伤、划伤或刺伤时,其病菌即乘机侵入而致病。尤其多雨的平原地带易发生。常呈地方性流行,而冬季即使发病也多为散发性。根据病猪发病部位可分四型。坏死性皮炎是坏死杆菌病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胸、腹、颈、背和臀等部分皮肤,病初发肿,后掉毛,伤口由小扩大.由浅入深发展蔓延,肌肉坏死,腐烂,皮、肉分离形成口袋样瘘  相似文献   

13.
2015年8月底到12月初,长乐市古槐镇某猪场保育猪陆续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文中就结合该病例介绍发病情况、诊断过程和防治方法,探讨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类梭杆菌属中的坏死梭杆菌引起的猪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多见于受伤的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以组织坏死为特征,有的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尤以猪坏死性皮炎比较严重。为地方散发流行性,多发生于潮湿和炎热季节。本菌也可感染人,在人皮肤、口腔、肺部形成脓肿。  相似文献   

15.
家畜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诊上牛、羊表现为腐蹄病,猪表现为坏死性皮炎的症状1998年6月下旬,阴雨连绵,江河泛滥,泻洪区的草场被洪水淹没,牧场、牲畜圈舍泥泞不堪,给坏死杆菌生长繁殖、传播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致使牲畜坏死杆菌病呈地域性大批发生。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下面介绍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2015年6月,某猪场发生育肥猪死亡,经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巴氏杆菌病。通过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猪群不再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8月份,临沂市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237头5~12周龄不等的幼猪相继发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确诊为猪的喘气病继发猪副嗜血杆菌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猪户以养育肥猪为主,237头幼猪中除77头是自养母猪生产的以外,其余的全是从外地分3批购入的。从7月中旬发现有部分断奶小猪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每圈都有1~3头发病,经当地兽医部门解剖、化验室化验诊断为猪的喘气病,然后对其进行治疗,症状有所减轻;7下旬出现反复,发病数量又开始逐渐增多,症状开始加重,…  相似文献   

20.
猪坏死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细菌病,以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肠炎、坏死性鼻炎为特征,多发于猪在集散收购、运输及饲养密集猪舍的猪群。1发病情况 1.1 2008年7月份,吉林省榆树市五龙乡某猪场从外地购进仔猪300头,购进后半月,部分仔猪在颈部、耳根、躯干、臀部皮肤发生坏死和溃烂,有的病猪严重腹泻并排污秽不洁带有恶臭稀薄的粪便,并带有坏死的粘膜。其中2只严重的病猪因脱水、心衰和败血症变化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