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临床上突然死亡、肺严重出血的獭兔进行了病原分离、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致病性试验,证明所分离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O55和O80,并选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2005年5月河北某地区25日龄金定鸭突然发生一起以腹泻、病死率较高、腺胃黏膜出血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肠道黏膜出血及胰腺偶见白色坏死点为特征的新的传染病,给养鸭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病毒分离、电镜形态观察、血清学鉴定、理化特性和致病性试验等,对该病原进行了分离和特性鉴定,为防控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1998年7月,福州东郊某番鸭场的一群22日龄番鸭发生以呼吸困难、肺淤血或出血和气囊浑浊增厚为特征的疾病,经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及人工感染雏番鸭试验确诊为大肠杆菌病,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丁胺卡那霉素和痢特灵)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现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2007年9月,某市某肉鸡场发生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20~40日龄左右的肉鸡在免疫2~3次后发病,发病率5%~45%,死亡率30%.剖检变化喉头和气管粘膜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直肠粘膜出血;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周炎,腹腔充满腥臭液体,腺胃乳头出血不明显.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毒分离鉴定、细菌分离培养、生化实验鉴定、攻毒和药敏试验,最后确诊为非典型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广东省一养殖场的肉鸡发生一起病例,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胸腹部、翅内侧等处羽毛脱落,皮肤紫红色或破溃,皮下浸润出血。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该分离菌株做药敏试验,发现其耐药性强。动物试验表明,该分离菌对雏鸡具有高度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鸭大肠杆菌病的分离鉴定及灭活苗研制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年6-8月南宁某鸭场15-30日龄小鸭连续发生以眼、鼻流桨液性分泌物,拉稀,四肢无力,伴发神经症状,以心冠脂肪、心内外膜出血、肝脾出血和出血性肠炎等败血症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从病死鸭的肝、脾、血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经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动物试验,证明分离菌株为大肠杆菌,并经血清学鉴定为大肠杆菌O139型,经动物试验表明,该菌株能使小白鼠、15日龄小鸭和15日龄小鸡发病死亡,药敏试验证明,该菌株对蒽诺沙星和强力霉素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灭活苗,经无菌与安全性检验,免疫效力检验和应用效果观察,结果表明该灭活苗用于发病鸭群安全,效力确实,鸭群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有效控制了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鸭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因子,本试验在大体剖检检有心肌和肝脏出血,胸腔有少量积液,关节剖开后有少量积液的病鸭肝脏和出血部位中,用血平板培养分离病原菌。经纯化和革兰氏染色后,分离菌在显微镜下呈长、短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生物化学反应表明分离菌具有明显的运动特性,M-R试验、V-P试验结果呈阳性,与特异变形杆菌的生物化学特征一致;分离菌16srDNA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菌属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多种药物有耐药性,耐药率达75%;PCR检测ureC、ucaA、zapA、atfA、mrpA、pmfA、atfC毒力基因,除ucaA外其他6种毒力基因均被检出。以上结果表明,奇异变形杆菌是引起雏鸭发病的重要病原体,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樱桃谷鸭感染猪霍乱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地樱桃谷鸭群发生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沉郁、不食、下痢、脚软、发热等,病变特征以内脏器官充血、出血为主。本文从鸭体内分离到2株细菌,经鉴定为猪霍乱沙门氏菌;并进行了毒力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2菌致病性均很强,对氯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等敏感。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某养殖场竹鼠发病的原因,通过剖检观察病理变化;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离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及致病性试验进行综合诊断.结果:剖检病死竹鼠可见皮下严重出血,心脏肿大,心包有明显积液,心脏表面血管充血,肝脏淤血、肿大、边缘呈锯齿状、颜色为暗黑色,肾脏肿大伴有点状出血;从病料中分离...  相似文献   

10.
2020年6月,潍坊临朐某养鹅场饲养的2月龄朗德鹅不断出现发病和死亡,剖检可见内脏器官、脂肪、肌肉出血。为确定发病原因,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发病鹅内脏器官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该分离菌对头孢拉定、米诺环素高敏;显微镜检、生化试验、微生物质谱仪检测、16 S rRNA基因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确定该分离菌为凝固酶阴性的缓慢葡萄球菌。致病性试验表明,该分离菌可以引起雏鹅发病死亡,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89%,死亡雏鹅以肝脏肿大出血、肺脏出血等内脏器官出血为主要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一致。研究首次在鹅上分离出缓慢葡萄球菌,为鹅的缓慢葡萄球菌病的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加州鲈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兽医学报》2016,(1):48-55
对引起四川省某水库网箱养殖的加州鲈发生以体表出血、皮肤溃疡、肝肾出血和肿大为典型症状的疾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从患病加州鲈病变组织分离纯化得到1株病原菌(LB140811),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检验和回归试验,并通过16SrDNA和gyrB基因测序与系统发育分析,以及毒力基因act和aerA的PCR扩增进行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开展了病原菌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研究。根据该病原菌的表型、分子生物学特性和进化关系,判定其为气单胞菌属的维氏气单胞菌,且回归试验证实该菌株LB140811为此次加州鲈发病的病原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该病原菌对加州鲈的多个组织器官都造成了明显的病理损伤,尤其是肝、肾、肌肉的损伤较为严重,表现为明显的变性、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8种抗菌药物中,该病原菌仅对阿奇霉素敏感,对氨苄西林、氧氟沙星等14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鸭传染病研究 Ⅰ.流行情况与初步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福建的福州、福清和莆田等地的各日龄番鸭、半翻鸭、樱桃谷鸭和麻鸭发生一种以脏器和肠道出血为主要将征的传染病,严重威胁我省养鸭业。经病原分离、电镜观察、中和试验及人工复制试验等实验室检查初步证明是由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新的鸭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鸭传染病研究 Ⅰ.流行情况与初步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来,在福建的福州、福清和莆田等地的各日龄番鸭、半翻鸭、樱桃谷鸭和麻鸭发生一种以脏器和肠道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严重威胁我省养鸭业。经病原分离、电镜观察、中和试验及人工复制试验等实验室检测进步证明是由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新的鸭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证辽宁鹅源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无菌采集鹅肺炎发病病例的肝脾和肺脏,应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以及PCR方法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选取所鉴定的代表菌株,应用小鼠和雏鹅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确认分离到2株肺炎克雷伯菌。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发病率为95%,死亡率为90%,死亡小鼠表现脑实质出血、肝脏坏死有出血点、肺脏充血出血等病理变化。雏鹅致病性试验显示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85%,死亡雏鹅表现气管黏膜出血、大叶性肺炎等病理变化。近年来,鹅源肺炎克雷伯菌引起鹅肺炎为主的疾病发病率、致死率越来越高,防治困难。本研究对鹅源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建立鹅源肺炎克雷伯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12月份到今年5月,我省福州(新店、盖山和长乐)、莆田和宁德等地一些番鸭场的12~40日龄番鸭发生一种以发病率(高达83%)和病死率(高达60%)均较高、张口呼吸、咳嗽、头部或颈部皮下气肿、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肺严重出血或淤血、肝稍肿大和出血、脾肿大和出血、肾轻度出血、喉头和气管粘膜出血或气管内见血凝块为特征的疾病。曾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痢特灵、磺胺类药物治疗,未能控制疫情。经临床剖检、病原分离与鉴定、人工感染雏番鸭试验确诊为鸭疫巴氏杆菌和变形杆菌混合感染。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两种病原菌均较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有效地制止了疫情  相似文献   

16.
2012年4月下旬经治一起疑似兔病毒性出血症与兔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取病兔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取典型菌落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下形态观察、细菌生理生化鉴定、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并取病死兔的肝脾制成混悬液进行人"O"型红细胞凝集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等进行病原检测,结果表明:该病料分离菌培养特征、涂片镜检及生化试验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征基本吻合,试验组小鼠于20h发生死亡;悬液能够凝集人"O"型红细胞,兔回归试验出现兔病毒性出血症症状及兔致死结果;说明该病例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和兔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经过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的紧急免疫及高敏药物的治疗,疫情最终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青海省湟中县某养殖场3月龄猪发生一起以急性、热性、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和兔体交互免疫试验,诊断为猪瘟继发猪链球菌病,采取相应综合防制措施,及时扑灭了疫情,现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及症状该养殖场共养殖  相似文献   

18.
1984年2月江苏省无锡地区发生一种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兔病毒性传染病,此病传播快、潜伏期短、病程急、体温高、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年底上海也开始流行,我们用自然发病例的病料,分离了病毒和人工接种继代。研制了预防本病的疫苗,进行了以下实验室试验和生产现场应用,以控制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益准  求准  泽木滚  汤承  岳华 《草学》2021,(3):59-65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某牧场牦牛发生腹泻和肝脏肿大为特征的疾病,本实验的目的是对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采集2头病死牛鼻拭子、肛拭子及肝脏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采用16SrRNA基因和gyrB基因的序列测定鉴定细菌种,从6份病死牛样本中分离到6株维氏气单胞菌.分离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导致小鼠肺脏出血和小肠肿胀出血;...  相似文献   

20.
鸭黄病毒病为近年来新发的鸭病,给养鸭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深入研究本病的防制,本试验对鸭黄病毒(duck flavivirus,DFV)进行了分离鉴定。取疑似感染DFV的病鸭病料,经细菌分离初步排除细菌感染后,应用RT-PCR检测呈现DFV阳性,处理后将其接种到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和健康鸭胚上进行病毒分离传代。结果显示,在DEF细胞上第1代48 h就开始出现CPE,随着时间的延长CPE更加明显,通常在72~96 h产生典型CPE;接种鸭胚每一代均出现死亡,且死亡时间多集中于接种后60~72 h,死亡鸭胚胚体水肿、出血、发育不良、胚肝严重出血、肿胀或斑驳样坏死等病变。将病毒DEF细胞和鸭胚分离物应用血凝试验、毒价测定、病毒中和试验、RT-PCR及人工感染试验进行检测鉴定,证明所分离到的病毒为DFV,并将其命名为DFV SDbz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