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指以II-型圆环病毒(PCV)为主要病原、单独或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现已知其有两个血清型,即PCV、I型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II型为致病性的病毒,它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多数于断奶后2~3周开始发病,急性发病猪群中,病死率可达20%,甚至更高,耐过的仔猪发育明显受阻。可是使用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多种抗生素类药物用于治  相似文献   

2.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常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病原而给猪群带来很大威胁。本文对保定某发病猪场部分病死猪进行临床剖检和病原学分析,诊断为猪圆环病毒病,经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使该猪场病情得到控制。猪圆环病毒病临床上以新生仔猪先天震颤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为主要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5~16周龄的猪,最常见于6~8周龄的猪,极少感染乳猪。一般  相似文献   

3.
杨健 《兽医导刊》2016,(16):177-177
猪圆环病毒病是指以2-型圆环病毒(PCV)为主要病原、单独或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是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现已知的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它是断奶子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一般于断奶后2~3d或1周开始发病,急性发病猪群中,病死率可达10%,耐过猪后期发育明显受阻,可使用疫苗进行免疫,多种抗生素类药物都可治疗。猪伪狂犬病毒病主要引起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发病死亡,成年猪也可见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为主要病原引起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以体质下降、呼吸困难、腹泻、消瘦等为主要特征,可导致猪群产生严重免疫抑制,从而继发多种病原继发感染,是当前中国猪群感染最普遍的传染病之一.对某养猪户送检仔猪进行实验室诊断,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继发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猪病多以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为主要的流行形式,猪群发病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所致,而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相互协同作用所造成的。这样常常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危害极其严重,而且控制难度大。本文通过对某猪场病死仔猪的病理解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其发病原因是圆环病毒和链球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病是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为主要病原,单独或继发、混合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现已知的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l和PCV2,PCVl为非致病性病毒,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它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主要病原。该病主要感染7—13周龄的仔猪,临床表现为:体质下降,消瘦,皮肤苍白,贫血,腹泻,呼吸困难等。  相似文献   

7.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指以PCV-2型圆环病毒为主要病原、单独或继发(混合)感染其它致病微生物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发病类型主要有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HDC)、繁殖障碍、先天性震颤、肠炎等。(一)传播途径猪对圆环病毒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并可从尿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后经口腔、呼吸道、蚊虫叮咬(血液传播)等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只。怀孕母猪感染圆环病毒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仔猪。  相似文献   

8.
哺乳仔猪腹泻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涉及云南省陆良县5个规模化猪场的152份发生仔猪腹泻病的病料,检测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圆环病毒(PC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结果表明:陆良县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是大肠杆菌和PCV,5个猪场中,有2个猪场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1个猪场混合感染大肠杆菌、PCV和PEDV,1个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PCV,1个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PCV和PEDV.综上所述,引起云南省陆良县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可确定为PCV和大肠杆菌,同时部分猪场存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PCV、PEDV的混合感染,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猪场业主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指以Ⅱ-型圆环病毒(PCV)为主要病原、单独或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该病又叫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感染圆环病毒后,可导致猪群特别是仔猪阶段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副猪嗜血杆菌定居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是猪上呼吸道中的一种共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猪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猪群频繁的调入转出,猪群发病的动态也越来越复杂。猪群发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作用的结果,往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混合感染所造成。常常是多种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或者是继发感染,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升高,危害加大,使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难度增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某发病猪场病死仔猪进行了剖检诊断、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实验室病原检测,确诊其为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中国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采自江苏、安徽及浙江等地猪场的125份健康猪样品和261份发病猪样品分别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输血性传播病毒(TTV)和类猪圆环病毒P1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PCV2、PRRSV、PPV、TTV1、TTV2和P1的阳性率分别为39.38%、21.76%、3.11%、15.80%、16.32%和10.10%,其中混合感染主要存在于PMWS的发病猪群,以PCV2与TTV2 (15.32%)和PCV2与PRRSV (11.87%)的混合感染为主。结果表明,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普遍存在PMWS相关病原的混合感染现象,加大了PMWS相关病原的防控难度。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毒2型继发感染大肠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某猪场断奶仔猪发生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本研究对其送检的病死猪样本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从其内脏样本中检测和分离到多种病原。通过细菌学方法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通过病毒学方法分离到猪圆环病毒2型(PCV-2)。通过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和实验室确诊,综合判断该猪场感染了PCV-2,并继发感染了副猪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猪圆环病毒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是目前发现的最小动物病毒。猪圆环病毒可分为1型和2型。1型属于非致病性病毒,2型为有致病性病毒,主要侵害的对象为青年猪与仔猪等,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主要病原之一。因此我们应密切关注猪场生物的安全,及时对其进行诊断,研究预防措施以抑制该病的发生,降低养殖业的经济损失。1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通常对猪圆环病毒病可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淋巴  相似文献   

14.
<正>据权威病原学分析表明猪圆环病毒2型是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间质性肺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副猪嗜血杆菌则是引起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主要病原,而在养猪生产中,猪圆环病毒则常常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猪群。在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猪圆环病毒与副猪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目前已经成为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正>猪圆环病毒通常单独或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猪群,严重影响猪群的免疫力,并给养猪场户增大了生猪疾病的防控难度,尤其是在冬春寒冷季节,猪群在低温寒冷、潮湿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猪圆环病毒的危害则更加显得愈为严重,不仅会导致猪群(尤其是断奶仔猪)的发病率增高,而且还会大大地增加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并给养猪场户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一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者和养猪场户不断地在探索猪圆环病毒的科学防控方法,但从总体上来看,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主要是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可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仔猪先天震颤等。且猪圆环病毒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给世界各国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有效防控该病,需了解猪圆环病毒的病原特点、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研发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工作,目前,疫苗在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对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特点、疫苗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旨在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送检病料的感染状况,试验首先对该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并对送检的2头发病仔猪进行病理剖检,然后采用ELISA方法对该猪场送检的80份血液样品进行了CSFV和PCV2血清学检测,最后采用RT-PCR和PCR技术进行确诊。结果表明: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剖检和ELISA方法检测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2型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25%和52.5%后,初步判定该猪场疑似猪瘟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RT-PCR和PCR检测确诊该猪场为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2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病在临床上主要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猪呼吸道病综合征、增生性肠炎等。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以及其它应激因子存在,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本病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被称为影响当前养猪业的两大主要免疫抑制性疾病。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目前猪圆环病毒病已呈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PCV-2型)病与喘气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PCV-2型)病又称为“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或“断奶仔猪衰竭综合征”,是由圆环病毒2型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疫病。此病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最早发现并且被确诊于1996年加拿大的西部猪场。十年来在世界各地被陆续发现和报道。由于PCV-2的致病性独特,现阶段对于圆环病毒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但是目前猪群带毒感染情况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而引起猪发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对各个年龄段猪群均有较强的易感性,且主要集中在6~12周龄仔猪较为多发;怀孕母猪感染后,常常易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综合征。病猪主要表现为渐进性消瘦,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并伴随有黄染,且发病猪伴随出现有呼吸困难、咳嗽为主要发病特征的呼吸障碍性症状。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主要病原,且易引起感染猪发生继发感染而出现相关性综合征,还可以导致猪机体免疫抑制,并容易引起其他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从而大大地增大养猪场所养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防控猪圆环病毒感染也成为了当今养猪场极其紧迫的防控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