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河北省顺平县某奶牛小区发生流行热病,有少数病牛引起瘫痪及一系列继发症。笔者对严重瘫痪病牛采取集中治疗护理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瘫痪症状一般病后2~3天发生,病牛站立不稳,四肢肌肉发抖,卧地后不能站立。轻者卧地3~5天,有的可自行站立。重者卧地15~30天,直至痊愈或  相似文献   

2.
症状及诊断腰肢疼痛,负重和屈伸困难,跛行,食欲欠佳,精神沉郁,突然发病或闪伤后发病,病程较长,短则半月长则一年。站立时头低、弓背,后肢向外后侧伸展,后肢和腰部肌肉强直。运动时有的蹄部曲伸不利,拖胯拖腰,难起难卧,饮食困难,跛行随运动而减轻。精液质量下降,跛行严重时影响爬跨,不能采精或采精后的原精液品质差,不耐冻,天气晴朗时跛行症状减轻并能采精。经诊断,为风湿引起的后肢跛行。药物1%盐酸肾上腺素4ml、2%盐酸普鲁卡因100ml、肝泰乐40ml。穴位主穴,大胯、小胯、仰瓦;配穴,蹄头、邪气部位后肢左右侧穴位。用法主穴大胯45ml,小胯和仰…  相似文献   

3.
猪腹泻是兽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生在初冬季节 ,多因饲养管理失调、饲喂不洁或霉变饲料 ,加之天气变化 ,圈舍内湿冷所致。治疗不及时会致猪脾胃虚弱 ,消化不良而成久泻。严重脱水、极度衰竭而死。临床中较难治愈 ,或反复发作。笔者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本病 3 8例 ,轻者 2次 ,重者 4~ 5次痊愈。现报告如下。1 症状 患猪食欲不振 ,饮欲大增 ,消瘦 ,喜卧 ,体温偏低。排灰白色水样便 ,内有未消化之饲料。严重者行走后肢失调 ,拒食。2 治疗 取猪病克注射 10~ 15mL ,维生素C 5 0~ 10 0mg ,地塞米松 1~ 2mg ,加生理盐水 2 0 0~ 5 0 0m…  相似文献   

4.
牛后肢风湿瘫痪是兽医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几年笔者使用电针治疗耕牛后肢风湿瘫痪14例,疗效较好,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1 症状 后肢强直似杆,不能屈曲,行动、起卧困难,多伏卧,少站立.严重时后肢肌肉痉挛、麻痹,卧地难起,人工辅助后才能起立,但站立持续时间仅为数分钟,患牛往往不能坚持而卧地.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实践中常遇见猪瘫痪,其病程较长,严重地影响了猪的育肥和繁殖,成为发展养猪业的障碍之一。猪瘫痪分为风湿性瘫痪和产后瘫痪。本文总结了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诊治经验,供读者参考。1风湿性瘫痪1.1病因圈舍破漏,地势低洼,阴暗潮湿,风吹雨淋,加之饲养管理不好,畜体瘦弱,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引发此病。1.2临床症状有时前肢跛,有时后肢跛,或四肢轮流跛,体温变化不大,接近正常,多卧少立,行走困难,拱背收腹,吃食减少,若吆喝  相似文献   

6.
笔者根据《元亨疗马集明堂论》“寒甚火针施,热甚生针彻”理论,用火针、宽针和圆利针治疗大家畜胃病、感冒、泄泻等常见多发病184例,治愈162例,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供参考。 1.胃寒患畜耳搭头低,水草迟细,肠音响亮,排粪带水,口色青白,舌质如绵;重者肷吊毛焦,站立发抖,口色青黄,脉象沉细。火针主穴脾俞、胃俞,配穴百会、后海、后三里;小宽针内唇阴、分水。每2—3日一次,2—3次即愈。  相似文献   

7.
跛痛症是猪的常见病之一,为了探索针刺穴位对跛痛的治疗效果,笔者从1995-2000年采用注射针头针刺(含水针)相关穴位,医治猪的跛痛症106头,其中43头针刺1次治愈;52头针刺穴位配合注射药3~5次治愈;7头无效;4头针刺后术部感染、肿胀,经用药治疗后治愈。1穴位主穴为寸子、涌泉、八字;配穴有百会、耳尖、抢风、后三里。2针法针刺患肢寸子(两侧)、涌泉、八字(两侧),以针刺出血为度。前肢加刺抢风,后肢加刺后三里。①风湿跛痛:针刺上述相应穴位后再用30%安乃近2~6mL(按猪大小定量)注入百会穴,每3天1次;②热毒跛痛(含菌毒性的,如链球菌、猪丹毒等)…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针灸辅以药物治疗1例法国斗牛犬后肢瘫痪病例的效果,综合神经学、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诊断分析病因和患病程度,并施行针灸治疗。临床诊断:该患病犬后肢瘫痪是由HansenⅢ型腰椎间盘突出所导致。治疗方法:采用毫针(取穴:悬枢穴、腰阳关穴、三焦俞、大肠俞、腰百会、上髎、环跳、委中、足三里、太白)与电针[取穴:悬枢穴-腰百会与环跳-太白(两侧),断续波]针灸相关穴位,20~30 min/次,1次/d,连续4 d,休息3 d,之后以相同的频次进行治疗;辅以桂枝茯苓丸和迈之灵等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患病犬针灸治疗3次,后肢有疼痛感觉,且能够勉强站立;针灸治疗7次,能够站立行走;针灸治疗12次,可跑动;针灸治疗18次,行动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结束。该治疗方案具有安全、保守、疗效好等特点,无需外科手术,改善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9.
牛的泄泻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笔者用针灸治疗黄牛泄泻共 4 0例 ,其中 2 3例 1次治愈 ,12例用抗生素穴位注射 1次治愈 ,4例针灸配合药物 2次治愈 3头、死亡 1头 ,1例针灸配合药物治疗 4次痊愈 ,治愈率达 97 5 %。现介绍如下。1 选穴与针法1 1 选穴 主穴为胃俞、脾俞、交巢。配穴为关元俞、百会、后三里、带脉、尾本。1 2 针法 寒泻者火针胃俞 (双侧 )、交巢、后三里 (双侧 ) ,各留针 3~ 5min。热泻者水针氯霉素注入胃俞 (双侧 )、交巢 ,放带脉、尾本血 ,也可单用火针关元俞 (双侧 )、交巢、不留针 ,放带脉、尾本血。根据病情对脱水者…  相似文献   

10.
猪的风湿性瘫痪是常见病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尤以母猪发病率较高。中兽医将风湿病叫作痛风或传经痛 ,认为该病多因气候寒冷 ,圈舍潮湿透风 ,猪卧于湿处 ,风寒湿邪侵入畜体 ,使气血凝滞经络 ,痹塞不通 ,肢体疼痛 ,日久畜体更虚 ,邪渐传里伤其肝肾而导致筋骨瘫痿 ,卧地不起。虽然此病诊断不难 ,但因其病情复杂 ,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药物 ,近年来 ,笔者采用小活络丹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猪风湿瘫痪 2 9例 ,痊愈 2 8例 ,治愈率 96 %。1 临床症状初期精神倦怠 ,喜卧 ,起立困难 ,食欲稍减。继而则卧地不起 ,强迫站立则疼痛不安并发出嚎叫 ,强迫行…  相似文献   

11.
用安乃近液穴位注射治疗大家畜四肢闪伤和风湿症笔者自1979年以来,用30%安乃近注射液作大家畜闪伤、风湿患肢穴位注射,治疗77例(牛69例马8例),治愈68例,好转6例,无效3例。穴位:牛前肢主穴——中腕(抢风),配穴——中膊、下腕;后肢主穴——百会(千金)、大胯,配穴——小胯、大转。马前肢主穴——抢风,配穴——冲天、天宗;后肢主穴——百会、环跳,配穴——大胯、小胯、邪气。  相似文献   

12.
1 基本情况 2004年2月我站陆续接治了7只临产前一周左右后肢不能站立、卧地不起的绵羊,既有初产的,也有经产的。畜主介绍:病羊在站立时后肢开始出现交替负重,行走时后躯摇摆,步态不稳,从开始卧地起立困难,到后来长久卧地不起,曾以为风湿,治疗不见好转,但病羊食欲一直正常。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中草药结合针灸等治疗家畜风湿性腿痛1 3例 ,治愈 1 1例 ,治愈率 84.6 %,效果满意。1 病因本病常发于使役后有汗而受风或雨淋 ,厩舍冷湿 ,夜晚拴于潮湿之处 ;或于寒冷季节 ,受贼风侵袭 ;幼畜久住温暖之圈 ,移居时圈舍温度骤然下降 ,寒湿之邪侵袭引发此病。2 症状患肢跛行 ,不能承重 ,肌肉疼痛、颤抖 ,痛处不定 ,运动时前行后拽 ,步履不协调 ,随运动增加则症状减轻或消失 ,上下坡或软地行走 ,症状加重。3 治疗初期治疗 ,前肢火针抢风穴 (2 .7cm)、膊尖穴 (2cm ) ,后肢火针百会穴 (2 cm)、掠草穴 (2 cm) ,起针区各用樟脑油 9~ 1 5 g…  相似文献   

14.
从2009年年初至今,共诊治母猪产后瘫痪16例,治愈15头,淘汰1头。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风,是母猪分娩后突发或渐进性发生的一种以知觉散失和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以上所诊疗病例多发生于断奶后1~3 d左右,个别猪在产后几天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病猪轻者后肢瘫痪,重者四肢不能站立,发病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圈舍昏暗潮湿所致。本病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和仔猪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蜂疗治感冒     
陈泽棣 《蜜蜂杂志》2012,32(6):47-47
如果患感冒后,用活蜂蜇刺就会迅速治愈。治疗方法:主穴为二扇门穴,配穴为合谷穴和大椎穴。轻度感冒者,二扇门穴和合谷穴,每穴用2只活蜂蜇刺,1次而愈;稍重者,二扇门穴和合谷穴每穴用3只活蜂蜇刺,2次可以治愈;严重者加刺大椎穴,每穴各3只活蜂,一般4~5次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6.
水牛产前瘫痪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该病是严重缺钙引起的疾病。其发生与寒冷潮湿,过度疲劳,外伤等原因有关。此外母牛缺少运动,胎水过多,后肢负重过度等因素都可以引发此病。2004年12月初,水北镇水尾村陈某和水北村黄某各饲养3头水牛,其中水尾村12岁母牛,水北村11岁母牛均先后出现产前瘫痪。畜主发现患牛后肢卧地不动,不能站立而前来求诊。  相似文献   

17.
发情母猪发生瘫痪一般很少见 ,笔者在2 0 0 0年治愈两例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发病情况 :2 0 0 0年 9月 1 2日 ,一养猪户来诉 ,其一头母猪初发情 ,第二天 ,后肢卧地不能起来 ,现已第 3天。 1 0月 7日 ,另一养猪户也来诉 ,其有 1头母猪初发情 ,后肢不能站立 ,上午刚刚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后肢瘫痪 ,不能站立 ,前肢跪地爬行 ,体温、食欲正常。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为母猪后肢瘫痪。治疗 :用当归注射液 1支 (人用 ) 2毫升 ,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 5~ 6毫升 (人用 ,每支 1毫升 ) ,用维生素B1 注射液 1支 1 0毫升 ,上述药分开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8.
猪感冒的初期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鼻孔有浆液流出,体温中度升高,怕冷,发抖,粪便干而尿黄。病情发展到中期或末期,应用针炙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主穴:太阳、鼻梁、耳尖、耳根、风门5穴。太阳,外眼角后8分~1寸凹处静脉血管皮下面横静脉左右各一穴;耳尖背面血管上,每耳3针;耳根后稍向下方的凹陷中,左右各一穴;风门,耳根后下方凹陷中左右各一穴;鼻梁(鼻中),拱嘴前面正中,两鼻孔之间一穴。配穴:山根、尾尖、滴水、涌泉4穴。山根(人中),拱嘴上弯曲部正中一穴及两侧五分处左右各一穴,共3穴;尾尖,距尾尖约半寸处一穴;滴水,后肢蹄叉上五分…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2月 7日 ,南宁市中良畜牧有限责任公司饲养的 98号母猪以不愿行走、卧地不起、不食为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诊断性治疗效果诊断为产前瘫痪 ,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患猪营养为中下水平 ,精神稍差 ,食欲废绝 ,体温无异常变化。表现为喜卧 ,起立困难 ,站立时后肢无力 ,两后肢频频交换负重 ,行走时谨慎且后躯摇摆无力 ,步态不稳 ,两后肢局部不表现任何病理变化 ,痛觉检查反射正常 ,强令运动行走时 ,尖叫 ,行走几步后立即卧地。2 诊断性治疗① 1 0 %葡萄糖酸钙 1 0 0毫升 ,1日 1次 ,静脉注射 ;②维丁胶性钙 2毫升 ,维生素B1 4…  相似文献   

20.
产后后躯瘫痪是指母畜产后后驱不能站立或站立困难,奶牛、耕牛较易发生。下面我们介绍一例耕牛产后后躯瘫痪的诊治情况。1发病情况2004年5月21日,我市兴隆乡李某饲养的1头30月龄本地耕牛初产1头雌性犊牛,产前3小时左右发现母牛卧地不愿站起,产后2小时左右发现卧地不起。当地兽医在牛发病后1小时,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风湿灵等药物,每日1次,连用3天,均无效果。据畜主介绍,该病牛产犊过程较慢,胎衣正常排出,食欲、排粪尿正常,犊牛日哺乳2次。2临床症状及诊断病牛膘情一般,卧地不起,由于治疗延误,造成前肩、后臀部共有3处较严重褥疮、水肿,两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