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花生‘福花4号’产量与籽仁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福花4号为材料,采用国家有关检测标准,研究花生鲜果产量、花生群体与品质相关的主要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结果表明,花生鲜果产量增长,水分逐渐下降。成熟期(下针65天)鲜果籽仁粗脂肪含量为15.1%,其中,C18:1n9c占45.8%,C18:2n6c占31.4%,C16:0占13.0%,三者占粗脂肪含量的90.2%。粗脂肪含量增长曲线呈抛物线,脂肪酸组成积累过程有3种类型,成熟时O/L值最高值达1.46。籽仁蛋白质积累呈波浪型,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一致,峰值都出现在下针35天左右。成熟期蛋白质含量为8.85 g/100 g;氨基酸含量为7.46%;检测出17种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氨基酸变化曲线有3种类型。蔗糖、还原糖、总糖含量曲线均随花生干物质的积累过程呈由高到低后再回升的趋势。成熟期的蔗糖、还原糖、总糖含量分别为2.2 g/100 g、0.1 g/100 g和2.42 g/100 g。本试验结果得出,‘福花4号’鲜果产量与群体品质有关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在花生成熟期达最高或次高值,若要获得高产花生的鲜果产量和良好的品质应待花生成熟时采收。  相似文献   

2.
为了快速而准确地鉴定杂交棉种子的纯度和真伪,根据亲本材料来源和被推荐使用的SSR核心引物,挑选了33对引物对‘湘农大棉1号’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筛选。结果表明,其中8对SSR引物在父母本及其杂交种扩增出清晰、稳定的多态性性条带,且这些位点在F1中均表现为共显性标记。获得的共显性标记都能用于该杂交种的纯度鉴定,可以用来区别其中混杂的母本、父本及其他种子。将这8对引物在3个材料中扩增得到的01(二进制)数据转换成十进制数据,构建了‘湘农大棉1号’及其亲本的数字指纹图谱。采用多对引物构建的杂交棉数字指纹图谱,能为杂交种的真伪鉴定、纯度检测及亲本提纯等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苦荞EMS突变体库和为苦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准备基础材料,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处理刺荞种子,对获得的M2代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鉴定,并对部分M2代材料播种家系进行验证。对M2代全生育期田间表型进行观察鉴定,共获得480份突变体材料,包括子粒、叶片、茎秆及生育期等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突变体,变异类型丰富,尤其是首次发现了子粒多棱苦荞新材料,并发现了自然突变中少见的变异类型,如子粒开裂等变异类型。所构建的刺荞EMS突变群体较理想,可望有效用于苦荞功能基因组研究和苦荞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4.
理化诱变小豆京农6号突变体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小豆品种京农6号种子,分别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0.5%、0.9%和1.4%处理12h和24h)、电子束(100、300、600Gy)、60Co-γ(400Gy)诱变处理,将处理后的种子种于大田,鉴定后代植株性状的变异。观察表明,EMS诱变的变异类型最丰富、60Co-γ射线次之、电子束产生的变异类型较单一。EMS处理小豆以浓度0.5%和0.9%处理24h为宜;0.5%EMS处理的粒色和荚色变异突出,有鲜红、黄白、绿白粒色和黑荚、褐荚、黑褐荚变异;0.9%处理的叶形变异突出,有鸡爪叶、剑叶、肾形叶、小密叶等突变类型;电子束诱变后,M2变异率分别为4.09%、3.64%和2.22%。400Gy60Co-γ射线处理种子,后代变异率为7.23%。通过两年的鉴定筛选,获得937个EMS诱变M3代株系,934个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诱变M2代株系,已得到株高、叶形、叶色、粒形、粒色、荚色、无分枝、多分枝、叶簇生、分枝簇生、光叶、蔓生、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松散、育性、成熟特性等突变体材料1490份。本研究为小豆基因遗传分析、基因定位与克隆及其进一步的基因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为小豆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长农35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农35号(原代号99F7-3)系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选育出的谷子新品种,200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绿叶成熟,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的特点。其小米营养丰富,米色金黄,商品性好,被评为国家一级优质米。适于在无霜期150d以上的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春播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通过基因突变途径创造新的小麦种质资源,在小麦苗的起身拔节期将0~50 μg/mL不同浓度的盐酸平阳霉素溶液通过叶鞘注射到小麦品种‘兰考矮早8’的生长点部位,其后代在株高、蜡质层、芒型、穗型、叶绿素、生育期等几个方面发生大量变异。通过对变异后代的系统选择得到了多个稳定的变异种质系;通过对‘兰考矮早8’及两个种质系pyms-6、pyms-2基因组DNA的SSR分子标记检测,引物xgwm148、xgwm645、xgwm6、xgwm107、xgwm213、xgwm219、xgwm260、xgwm400、xgwm295检测出了较丰富的多态性DNA片段。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在小麦苗起身拔节期向小麦生长点注射盐酸平阳霉素的诱变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8.
构建突变体库是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途径。为了解析优异粳稻品种‘辽星1号’高产、优质的分子机制,用化学诱变剂EMS (Ethylmethane sulphonate)对‘辽星1号’进行诱变处理,构建突变体库,M1代单株收获,M2代种植3 500个株系,通过全生育期调查,鉴定表型变异,M3对变异性状的稳定性进行重复鉴定。结果表明,‘辽星1号’经EMS处理后变异类型非常丰富,M2代共获得突变体336份,突变频率为9.6%,包括叶色、叶型、株高、茎秆、穗型、粒型和胚乳淀粉等性状。M3代大部分突变体能够纯合且稳定遗传,只有单蘖、寡蘖突变体在M3代仍处于分离状态。同时,株型突变常常伴随着穗部性状和分蘖性状的突变,可能存在一因多效的功能。该突变体库的构建有助于阐明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并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地区种植的‘张杂谷6号’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优质谷子生产区域,立足指导区域生产工作,以‘张杂谷6号’为材料,采用规范化标准实验法将其种植于宁夏固原、内蒙古赤峰、甘肃秦安、河北张家口4个春谷区域,并用营养检测国标法对其样品的营养物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各营养成分差异的原因及品质。结果表明,‘张杂谷6号’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粗纤维、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含量皆因地区气候、土壤等差异而呈现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谷物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张杂谷6号’矿物质含量普遍高于玉米、小麦、大米,其中以铁(8.11 mg/100 g)、镁(111.41 mg/100 g)、硒(0.10 mg/100 g)、锌(2.87 mg/100 g)含量最为丰富。‘张杂谷6号’营养较丰富,各营养成分因种植区域等差异而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内蒙古赤峰、宁夏固原地区作为区域定位较适宜其种植及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红麻的茎粗和出麻率的关系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并为以后的红麻育种和栽培提供更好的依据,采用方差、表型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福红992’茎粗与其出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粗对出麻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二者表型呈抛物线变化,红麻‘福红992’的最佳茎粗范围为1.5~2.0 mm。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指数模型和多项式模型拟合程度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7和0.9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