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市大豆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张存信(天津市种子管理站,300061)由于我市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大豆生产改变了历史上以春播大豆间、套种为主的种植方式和粗放的生产经营。近年来因地制宜地发展夏播大豆、平作大豆、及间、套作等多种种植方式。针对上...  相似文献   

2.
介绍玉米/大豆套种的生产技术,提出选用配套高产良种、严把大豆高产播期、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增施肥料,培育壮苗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方法以确保大豆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甘蔗不同种植行距间套种大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桂糖21号不同种植行距为主区,间种大豆不同行数为副区,探索一条适合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有效栽培和管理模式,为其间套种大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m甘蔗种植行距间种单行大豆较有利于甘蔗和大豆的产量形成,总产值位列第一。甘蔗桂糖21号间套种大豆以1.2m种植行距间种单行大豆的种植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4.
高蛋白春大豆套种木薯的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9年在福建省大田县进行了高蛋白春大豆与木薯不同行距套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固定木薯密度,套种单行、双行和三行大豆3种种植方式中,双行大豆套种木薯,效益最高,即大豆种植密度25×50cm,7280株/667m2;木薯种植密度0.8×1m,800株/667m2,效益465.50元/667m2.  相似文献   

5.
麦、瓜、棉、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杂交棉花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普及,早熟大豆品种的育成与推广,棉田套种大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大豆、棉花、西瓜和小麦四种作物间作套种,既能增加生产效益,也能使大豆增产。简要介绍这四种作物的间作套种技术及获得高产、高效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套种大豆是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和河西地区一种种植方式,可在不影响小麦产量的前提下,收获一季大豆,充分利用了光、热、水、土地等自然资源。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90年代以来,麦豆套种成为该地区发展大豆生产和“两高一优”农业的主要途径。因此,总结了麦豆套...  相似文献   

7.
摸清果园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情况有利于充分挖掘大豆的扩面增产潜力,为实现稳粮增油的政策目标提供参考。基于粮食安全视角,本文利用调研数据,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果树间套种大豆、果树间套种不同作物3个角度梳理果园间套种大豆的生产现状,分析发展潜力,剖析现阶段推广果园间套种大豆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2021年全国果园间套种大豆的面积为15.37万hm2,主要分布于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苹果、柑橘、梨、桃等果园间套种大豆为主,种植用途主要为绿肥还田和收获籽粒,成本收益方面,大豆种植利润普遍不高,呈现出西部低于中部和东部、间套种大豆低于其他作物的特征;(2)果园间套种大豆具有综合效益,短期具备73.33万hm2的扩面潜力,但随着耕地用途管控收紧和幼龄果园逐步挂果封行,至2030年,面积将稳定在46.67万hm2,可增产69.91万t大豆;(3)现阶段果园间套种大豆的发展面临着长远发展空间受限、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间套种机械化水平低、间套种生产管理难度大、间套种基础设施缺乏和区域内大豆加工业与种植业脱离的现实困境。为...  相似文献   

8.
春大豆良种浙春二号红壤旱地麦豆套种技术蔡园毛(江西农科院旱作所)何水德(进贤县种子公司)我省春大豆种植面积约120万亩,春大豆的种植主要在缺水、易旱、肥力较低的红壤旱地上进行麦豆套种,少量的在稻田种植。原来种植的春大豆品种主要是矮脚早和六月白。这两个...  相似文献   

9.
银川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站长:罗瑞萍团队成员:姬月梅,沈瑞清,刘炜,赵志刚服务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示范县:中宁县,平罗县,青铜峡市,吴忠市,中卫县技术研发与服务工作简介:通过对服务区域内大豆生产技术进行调研,确定大豆与西瓜、小麦、葡萄、红枣等间作套种为主要耕作栽培模式,开展高产优质抗病、耐荫性好的大豆新品种筛选及配套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0.
浙南山区幼龄“四园”套种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县地处浙南山区 ,每年都有大批新垦“四园”(茶园、桑园、果园和药园 )出现 ,有待种植改良。新垦“四园”不仅肥力水平低 ,而且土壤酸性强 ,粘性重 ,速效养分缺。而大豆是新垦“四园”培肥红黄壤土的理想作物。种植大豆需肥量较少 ,只要在苗期适当施些肥料就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近年来 ,“四园”套种大豆面积正在逐年增加 ,常年套种面积在 5 0 0 0亩以上 ,平均亩产 10 0公斤左右 ,高的超过了 15 0公斤。多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幼龄“四园”套种大豆 ,只要技术配套 ,单位面积产量完全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为了进一步抓好大豆生产 ,现将幼龄…  相似文献   

11.
文山州地区玉米间套种大豆三熟制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山州地区玉米间套种大豆技术的研究,总结出玉米间套种大豆"玉米-大豆-大豆"的三熟制栽培技术模式。在该种植模式下,玉米平均产量457.1公斤/亩,间套种大豆二熟合计平均产量154.2公斤/亩,综合产值1 993.6元/亩,而净种玉米平均产量为490.4公斤/亩,产值为980.8元/亩,玉米间套种大豆三熟模式比净种玉米增收1 012.8元,增103.3%。该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文山州地区独特的气候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文山州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宁夏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夏大豆高产高效栽培研究历史和现状,综述了适合宁夏大豆间作套种立体复合种植的品种、播期、密度、追肥等关键技术,分析了宁夏大豆间作套种几种主要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及其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贵州省山地不同类型的经果林内套种大豆试验与示范,总结出贵州山地在发展经果林园区的同时套种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宜播期、田间配置与合理密度、施肥及管理等措施。实践证明:经果林园区内套种大豆每亩可以增收480~960元,种植鲜食大豆,每亩收益可达3 000元以上,还可以减少经果林园区的管理成本,是一项节本、增效、生态友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北灌区西瓜套作大豆高产高效模式群体配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北一熟制灌区当前生产中广泛种植且间套作优势明显的西瓜/大豆套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5年田间试验,对影响该复合群体产量及效益的带幅比、品种、密度及播期4个主要群体配置因子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幅1.6 m,西瓜、大豆带幅比1.2/0.4模式为西瓜套作大豆最优带幅配置;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套作西瓜,大豆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齐黄36、冀豆12和陇黄2号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带幅1.6 m,西瓜、大豆带幅比1.2/0.4模式下,大豆品种齐黄36适宜密度为15万~18万株·hm-2,适宜播期在5月下旬。  相似文献   

15.
小麦套种大豆对大豆品种的要求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马志军小麦套种大豆已成为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和河西灌区发展大豆的重要途径。套种大豆由于受与小麦共生期的不利影响.产量水平不高。因此,选育适宜与小麦套种的高产大豆新品种,无疑是我省大豆育种工作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探讨油棕园间套种不同大豆品种及种植模式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油棕园没有间套种的裸地和裸地覆膜处理为对照,设置不覆膜+华春2号、不覆膜+毛豆3号、覆膜+华春2号、覆膜+毛豆3号4种处理。结果表明:覆盖地膜对大豆种植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大,种植大豆处理整体上提高土壤酶活性。研究结果可指导油棕园合理间套种以及种植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见缝插针扩种大豆──浙江省“四园”套种大豆的栽培技术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严兆南浙江省人均耕地面积少,采取“四园套种”见缝插针种植大豆,是我省发展大豆生产提高大豆总产量的有效途径。“四园套种”即在茶园、桑园、果园和幼林(统称四园)的隙地套种大豆。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套大豆套种灵芝绿色循环周年生产模式,促进灵芝产业发展.[方法]利用自然温度,当年生产灵芝菌袋,并在菇房出菇一潮后将菌袋埋入田中;第2年套种大豆,利用大豆田的土地资源及光、温、湿、气等有利条件进行出菇;大豆收获后秸秆再利用,灵芝收获后菌渣还田成有机肥.[结果]大豆和灵芝套种干灵芝比对照不套种平均增产7.97...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专用大豆基地 推动大豆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家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实现轮作生产目标针对国家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实现轮作生产目标,分析了黑龙江省目前大豆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新形势,提出了建设专用大豆生产基地,提高大豆商品价值和推动大豆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商品价值和推动大豆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并提出了解决重茬和加快豆制品加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玉米套大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套大豆是指在集成免耕、秸秆覆盖、作物直播技术的条件下,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在其宽行中套种2~3行大豆,实现玉豆双丰收的连年套种轮作多熟种植制度。为了推进玉米套大豆生产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