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裂隙岩体渗流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问题,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和持续的研究。裂隙岩体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是渗透系数的求取和渗流模型的选取。以某水电站工程为例,采用压水试验法确定了坝址区岩体的渗透系数,应用等效连续介质数值模拟方法对坝址区地下水渗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杨房沟水电站河谷边坡岩体的渗透性规律,根据杨房沟水电站坝址区的钻孔压水试验资料,统计分析了坝址区河谷边坡岩体渗透性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现场试验表明河谷区岩体渗透性为:弱风化上段和下段岩体所处的岩层为弱透水层,微新岩体所处的岩层为微透水层。对所选钻孔的压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在整体上,河谷边坡岩体的渗透性变化规律表现为随着河谷边坡岩体风化卸荷程度的增加渗透系数成逐渐增大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坝址区边坡岩体的渗透系数随着深度的增加成负指数衰减,并且随着卸荷风化程度的减小衰减系数也相应减小。在弱风化上段和下段,岩体的渗透性主要受风化和卸荷作用控制,渗透系数较大;在微新岩体段,由于风化卸荷作用的减小,自重应力成为渗透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水平方向上,同一高程处渗透系数随距离河床中心线的水平埋深的增大而减小,服从负指数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3.
坝肩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是其岩体结构特征的研究.根据现场勘察和室内分析,苗家坝水电站中坝址区岩体中主要结构面有3组,另还有零星随机结构面.这些结构面的相互组合在左右岸深部岩体中均构成厚层状结构岩体,而在左右岸岸坡表层受不同结构面的控制呈现不同的表层岩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结果对坝肩开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姑河坪头水电站深部发育白云岩岩溶砂化现象,地下硐室围岩岩体质量降低。以岩体完整程度、岩体结构特征、结构面状态的统计分析为基础,对白云岩岩溶砂化进行宏观分级及定性分析了岩溶砂化对岩体质量分级的影响。以引水隧洞为例,结合岩溶沙化区岩体结构特征对水电围岩岩体质量分级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以"岩溶砂化发育程度修正系数"为核心的围岩岩体质量分级模型。该模型评价结果与5号支洞、压力管道中平段施工支洞、蝶阀室交通洞、上室交通洞等现场施工实际揭示情况吻合度较高,适用性较好,可为地下硐室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岩体自重应力、风化裂隙、岩性以及胶结充填等诸多因素往往同时控制裂隙岩体渗透性的空间分布。为了得到坝基岩体透水率的可靠资料,基于钻孔压水试验结果和岩体岩性的比较分析,获得了压水试验过程中岩体透水率Lu值和P-Q曲线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不同自重应力以及岩性等因素对裂隙岩体渗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蒋丽 《南方农机》2019,(12):225-225
基于裂隙岩体的非均匀质,将裂隙岩体渗流模型分为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等效连续体模型。文章结合二者的混合模型,提出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这些模型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裂隙岩体渗流模模型。此外,提出了研究现状的不足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根据某水电工程地下厂房的开挖监测的应力和位移资料,根据实际的开挖过程对岩体参数进行了反分析。根据反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反分析所得岩体的力学参数普遍比勘察所得岩体的力学参数建议值低;所得岩体变形参数普遍比勘察所得岩体的力学参数建议值高。这说明现有试验条件下岩体参数有其局限性,经验性较强,反分析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获取实际岩土体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对于了解地下水运动特征和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十分重要,抽水试验法则是确定含水层参数的主要方法。通过在水源地现场进行1次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和2次稳定流抽水试验,在Aquifer Test软件的支持下,采用多种数学模型计算并确定研究区裂隙含水层的相关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结果显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表现出各向异性,垂直地下水流向的渗透系数大于平行地下水流向的渗透系数,其数值分别为25.81m/d和17.51m/d;弹性释水系数远小于给水度,分别为0.000 378和0.145,因此在水资源评价过程中可忽略含水层的弹性释水量。  相似文献   

9.
详述了峡口塘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水库渗漏,裂隙化岩体的变形特征,软弱夹层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勘探方法及研究思路,基本查清了不同工程地质问题的成因,规律及分布范围,为工程地质评价提供了依据,为设计提供了较详细的地质结论。  相似文献   

10.
塑性混凝土抗渗测试方法及性能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性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其主要性能之一,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混凝土的各种抗渗性能指标进行研究及比较分析后,发现渗透系数物理意义明确,能较好反映塑性混凝土的渗透特性。稳定渗流法试验方法经过改进后,实验结果可准确反映塑性混凝土渗透性,同时结合允许水力坡降,确立反映塑性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结合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中渗透性变化特点,综合已有的各种岩体渗透系数变化关系,根据岩体弹塑性状态的不同,分别建立渗透系数随应力和损伤变化的函数,给出了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渗透系数动态演化模型,同时考虑岩体塑性损伤本构,建立塑性损伤流固耦合分析模型,为岩体流固全耦合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利用ABAQUS的二次开发接口编制了相应的USDFLD用户子程序,应用于某引水隧洞围岩的稳定性分析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索风营水电站Dr2危岩体稳定性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贵州索风营水电站Dr2危岩体的工程实际,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三维有限单元法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Dr2危岩体加固治理前后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为其边坡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对层状坝基岩体的渗流可按非连续介质模型进行分析的结论,建立了对层状坝基岩体的深层抗滑稳定进行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其数值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方法,具有对层状坝基岩体渗流的考虑更为合理,分析计算的结果更为准确等特点,对类似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好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反倾向层状岩石边坡失稳问题一直是工程地质学和岩石力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反倾层状岩石边坡的岩体结构特点,以弯曲拉裂(倾倒)变形的地质模型为基础,根据突变理论建立反倾层状岩石边坡尖点突变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边坡失稳的突变条件,并提出临界失稳深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突变理论的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表明对于反倾层状结构岩石边坡,该稳定性评价方法是成功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以水泥砂浆作为类岩石材料,采用水-固-热耦合试验系统、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动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以及自主设计研制的高压水密封装置分别进行了不同注入流量条件以及单轴压应力作用下裂隙岩体水力劈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轴向拉压作用下,注入流量越大,试样劈裂破坏历时越短,越容易发生劈裂破坏,且试样水力劈裂起裂水压与劈裂水压的比值Pini/PIc与注入流量呈线性关系;注入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垂直裂缝走向的轴向压应力对试样水力劈裂起抑制作用,平行裂缝走向的轴向压应力较小时(0.1~0.3 MPa)对砂浆试样水力劈裂起抑制作用,较大时(0.4~0.5 MPa)对砂浆试样水力劈裂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土石山区碎石分布特征及其导水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水凤凰山中等风化变质岩碎块含量随土层增加含量增大;各层土体中粒级为2~5 mm碎石含量在各坡位变异小,坡中、坡下处粒径大于25 mm碎石含量相对高;铜川崾崄梁坡上土体的风化沉积岩碎石含量有随着土层加深有增大的趋势,其他坡位该趋势不明显,含量最高的为10~30 mm碎石;泾阳张家山卵石含量在坡位和土层上分布差异较小,粒径10~30 mm碎石含量最高。中等风化的块状碎石构成的土石介质的饱和导水率(ks)与土石比(土壤和碎石的质量比)关系呈对数关系,而片块状沉积岩碎屑构成的土石介质的ks与土石比关系呈正比线性关系;而椭圆卵石构成的碎石构成的土石介质ks与土石比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军 《湖南农机》2008,(5):127-128
层状岩体结构在自然中广泛存在,涉及到的工程也方方面面,从研究的技术问题、岩体结构特征和研究的方法,初步探讨层状岩体在岩土工程中的研究。其思维方法对工程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水库坝基勘探中,取得渗透系数K值的常规方法是通过钻孔进行抽水或压水试验,这种方法需要布置大量钻孔,除受地形条件限制外,还存在速度慢,用工多,投资大等缺点,为此,利用激发极化微分溶测法对水库坝基进行详细探测,依据探测成果只需通过少量钻探进行抽水(或者压水)试验,求得K值,然后对探测成果和钻探试验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计算视渗透系数Ks公式,以此式计算水库坝基区域视渗透系数Ks值,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防渗处理,该方法具有投资省,进度快,易操作等特点,是水库坝基勘探中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水射流破碎岩石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压水射流破碎岩石的特性,结合多物质流固耦合算法与ALE(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利用显示动力学有限元程序对该复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岩石破碎过程中的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及岩石的破碎动态扩展过程并对连续射流冲击与脉冲射流冲击对岩石的切割效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链齿式农田土壤捡石机栅条齿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山区农田土壤中含有大量砾石的现状,研制了一种专门用于山区农田捡石任务的链齿式土壤捡石机.该机采用栅条式分石器,链式输送装置,可以在捡拾砾石的同时,将农田土壤分离并及时还田.为此,利用动力学方法,对链齿式土壤捡石机作业时栅条齿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栅条齿切土时阻力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做出了其水平方向的牵引力学方程;并对砾石沿栅条齿运动时的受力状况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砾石产生滑动和滚动的极限条件,为下一步土壤捡石机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