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藻类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藻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共有藻类植物96种,分别隶属于6门8纲15目18科32属.在种类组成上以绿藻和硅藻为主,为保护区内的优势种群.绿藻门藻类共计40种,占比41.7%;其次为硅藻门,有39种,占比40.6%.通过与贵州其他6个自然保护区或区域相比较,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藻类植物区系丰富性相对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2.
鸣翠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富营养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对鸣翠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优势种组成、季节变化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鸣翠湖浮游植物共有8门61属118种,构成比例为绿藻42.4%,蓝藻21.2%,硅藻18.6%,其他17.7%。蓝藻优势种最多,属蓝、绿、硅藻型湖泊。浮游植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分布依季节而异,高峰期出现在7月,低谷期出现于3月。Mar-galef指数1.267~2.942,Shannon-Wiener指数2.459~4.098,均匀度指数1.782~2.605,综合藻类细胞密度和种群结构评价,鸣翠湖水体处在中度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马颊河与徒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河流域马颊河与徒骇河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颊河浮游植物为126种,隶属7门67属;徒骇河浮游植物为114种,隶属7门63属.2条河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均以绿藻为最多,其次是硅藻和蓝藻;各采样点蓝藻、绿藻和硅藻出现的频度均为100%.在种群数量上,马颊河蓝藻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4.
珠三角河网水域是珠江之水流入南海的必经之地,对2012年该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阐析。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383种(包括变种、变型),其中硅藻和绿藻是最主要类群,其次是裸藻和蓝藻。颗粒直链藻原变种是调查水域的本底物种,也是最优势种;而变异直链藻和网球藻分别是枯水季节和丰水季节的指示物种。从季节变动看,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呈现枯水季节高、丰水季节低的特征,主要与径流导致的稀释作用和透明度升高引发的沉降损失有关。从空间分布看,总生物量呈现自西南向东北升高的趋势,主要与营养盐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关,而且空间分布格局无季节差异。从不同类群的相对组成上看,硅藻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绿藻和裸藻次之,这与20世纪80年度初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硅藻在枯水季节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在丰水季节由于绿藻和裸藻优势的明显增大,导致硅藻的优势下降,这与流域中一些死水区域如水库、浅滩中的蓝绿藻和裸藻在丰水期涌入干流有关,PCA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不同站位在相对组成上的季节变动还受盐度的影响。综上,物理因子包括与径流相关的稀释作用和与透明度相关的沉降损失不仅影响总生物量的季节变动,也影响不同类群的相对组成;而化学因素如营养盐含量是决定总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与河口潮汐作用相关的盐度变化对类群相对组成的空间分布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贵州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藻类的生态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且利用植物区系丰富性综合系数法对保护区内藻类植物的丰富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绿藻和硅藻为保护区内优势种群,水塘和静水河中物种最丰富,该保护区内藻类的物种组成具有亚热带区系性质的特点,藻类丰富性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6.
辽河太子河水系的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9年5月和8月对辽河太子河水系的浮游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辽河太子河水系的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绿藻和蓝藻组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95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共鉴定出97种;绿藻门次之,共鉴定出55种;蓝藻门居第3位,共鉴定出25种;藻类的密度具有明显变化,从5月开始总藻类密度开始减少,而蓝藻门的藻类密度却明显上升,从占总藻类密度的7%上升到17%;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布上看,太子河水系不同区域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差异性显著,太子河水系上游地区浮游植物多样性小于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水体的质量状况。[方法]于2014年对鄱阳湖区域的浮游藻类组成进行季节性调查。根据湖区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利用指示生物法和藻类多样性指数法(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结果]从鄱阳湖的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共5个门36个属62个种。鄱阳湖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中,绿藻门和蓝藻门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其次为硅藻门。根据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来看,鄱阳湖水体已经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结论]调查结果为鄱阳湖的水体质量评价及后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小关湖浮游藻类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12月,对小关湖(黔灵二湖)浮游藻类的种类、数量进行了3次取样调查。结果表明,6月份的浮游藻类有57种,隶属于5个门,其中绿藻门占36.84%,蓝藻门占36.84%。10月份的浮游藻类共有49种,隶属于5门,其中绿藻门占40.8%,蓝藻门32.65%;12月的浮游藻类共有46种,隶属于4个门,其中绿藻门占50%,蓝藻门占15.22%。根据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分布和数量,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黔灵二湖的水质情况,表明该湖的营养状况属于贫营养型。  相似文献   

9.
巴里坤盐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和底栖生物(除卤虫)缺乏,浮游生物总量全湖平均为1.978mg/L和2876.7万个/L,其中浮游植物总量为1.367mg/L,以绿藻门藻类为主,占浮游植物总量的63.6%(生物量),其次是硅藻门占29.5%,蓝藻门仅占6.4%,其它藻类数量和生物量均很少。优势种类是绿藻门的盐藻、扁藻、小球藻(4月份),硅藻门的菱形藻、蓝藻门的盐生微囊藻。浮游动物总量为0.61mg/L和6.4万个/L,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要种类,其优势种类为下毛目纤毛虫,沙壳虫,泡轮虫和臂尾轮虫。该湖浮游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水平分布差异。春季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最大,秋季明显降低。水平差异表现在以A_S区浮游生物含量最高,其次是A_E区和A_W区。  相似文献   

10.
汾河临汾城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10月、12月和2011年3月分别对山西汾河临汾城区北芦村、南芦村、锣鼓桥、彩虹桥、污水处理厂前等5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共41属131种(包括变种),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17属43种,硅藻门(Bacillariophyta)9属34种,蓝藻门(Cyanophyta)8属26种,裸藻门(Euglenophyta)3属22种,隐藻门(Crypt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各2属2种和金藻门(Chrysophyta)1属2种.对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变化分析表明,硅藻是常年存在的绝对优势种群,全年种类数变化幅度较大;各采样点绿藻的种类数总体小于硅藻,但不同季节和采样点的绿藻组成变化较大,因而全年发现的绿藻总数多于硅藻;蓝藻种类数整体比较少且变化幅度不大;裸藻的种类数较少,且从夏秋到次年春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各采样点多次出现的优势种有:隐头舟形藻(N.cryptocephala)、小球藻(C.vulgris)和小球衣藻(C.microsphaera).对各样点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分析表明,主要藻类全年变化趋为夏秋季绿藻-硅藻-蓝藻,冬春季硅藻-绿藻-蓝藻.浮游植物 Margalef 指数和 Shannon-Weiner 指数评价水质结果类似,除个别样品外,主要为重污染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