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永生 《甘肃农业》2004,(11):21-2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农户家庭经营的分散性、农业的国际化趋势及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客观要求。传统农村经济组织已失去了维护农民利益、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迫切需要组织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但农民的合作制度与组织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也危及到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基础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股份合作社)是实现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组织平台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要解决我国当前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应对WTO的挑战,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合作经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想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公司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业合作社,是农户之间开展的互助合作的经济技术组织。是农业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实力弱,内部管理不规范,专业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人才保障和支撑,深化合作社发展的管理和监督等措施,解决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难题。通过分析思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将有利于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户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参与程度,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建设,是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劳动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丽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53-1455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各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为建立规范的农民专业劳动组织创造了条件。目前,公司+基地+农户组织形式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公司为龙头、依托农民的优等资源供予、形成以城市经济中心带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组织模式。该模式实质是微观的个体组织模式,虽然让部分农民富裕了起来,但是要从根本上全面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必须从宏观经济角度,建立农民专业劳动组织的宏观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并通过发挥专业组织的运行机制,达到在组织范围内,整体提高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性和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南京溧水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意愿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合作社增收绩效显著的前提下,通过发展合作社来推动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何做到既快又好的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南京市溧水县的农户问卷调查,本研究运用了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劳动力供给、专业化水平、认知程度、主观判断等因素显著影响着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意愿.作者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发展空间的两条重要路径应该在于: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农户集中、增强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水平;促进信息及技术向专业农户集中、增强农民的认知及信心.  相似文献   

6.
合作社20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户自有的组织形式,它在保护弱小的外农业合农民团体,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桦南县是国家粮食生产重点示范区,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组建秉承了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科学合理规划的发展原则。但是桦南县的水稻专业合作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农民收入缺乏保障、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缺乏品牌效应、组织内部调控能力不强、农户对合作社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稻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严重影响了农民合作社的作用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7.
农民组织化是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具有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等传统职业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进入市场与社会,并且能够获得与其他阶层同等待遇的现代农民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关系着结构调整的成败。近年来小农户与大公司的矛盾凸现,多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主体地位仍不对称,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不利地位,无法分享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组织化严重滞后的问题亟待解决,发展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发展方向,对于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基本内涵的阐述,运用完全静态信息博弈模型,探讨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中的农户利益所得。研究表明,合作社一体化是最优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农户在其中获得最大化收益。但采用平均定价法不如采用区别定价法,平均定价法低使得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农户发生"搭便车行为",削弱了农户入社积极性与合作社的惠农效应;而区别定价法则促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合作社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流通中介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最终会演变为合作社一体化或农工商一体化模式。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快合作社发展,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提高农户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阶段和现状,合理选择农业产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2004,(5):32-33
台湾农民组织形式多样,主要有农会、合作社和产销班。合作社是各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合作建立的经济组织,目前全岛有400多个合作社,参加农户11万个。产销班是各类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总称,作为连接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纽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三农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突显。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强调:“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的  相似文献   

11.
在对十堰市秦巴山片区360户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分析了连片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来源、收入提高程度、合作社组织规模、财务公开、会议次数等变量与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呈正相关;农户年龄、家庭收入、农业种植技术、固定生产设备、领办主体等变量与农民参与合作社意愿呈负相关;而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变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们的各种思想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合作社在很多地区中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覆盖范围也逐渐广泛,合作社给地方经济带来的影响十分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以农民为主体,来进行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各种条件的支持下,合作社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很大的改善。通过对东海县北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希望合作社能够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泰国的农业合作社1.形成与发展泰国农业以水稻为主,水稻商业化后,农民并未获益,遇到大的灾害农民无力偿贷,因此,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为了提高泰国小农户生活水平,减轻他们的负担,泰国政府于1915年发起组织合作社,并在财政部设立机构。第一个合作社是191...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安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组织作为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切入点来抓,积极引导、大力扶持、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作用与成效 (一)合作社发展水平提升,产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有效地整合了科技、品牌、环境、市场营销等资源,提高了合作社进入市场的能力,从而承担起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推进效益农业经营水平、配置农业资源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现行农业制度基石的家庭联产承包制,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其不足日趋显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如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污染、土地退化、生态恶化、农民增收和科技创新乏力等重大问题几乎都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它已导致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上升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根本出路在于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从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用合作制将公司管理机制引入农业,既克服了专业协会松散和非盈利的不足,又避免了农业纯企业化或公司化经营的弊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和制度保障,所以其产生160多年来先后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组织载体.玉溪市的实践表明,专业合作社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发动机";调动了农户科技创新、改良土壤、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循环利用农业资源等积极性,并为政府涉农部门更好服务"三农"找到了切入点、依托点;成为培育现代农民及其企业家的摇篮;为建立"政府间接调控农业"的管理体制提供了平台.最后,笔者结合玉溪的现状提出了4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合作社带头人是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组织农户联合起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整合农业和农村生产资源,带领农民"抱团"闯市场的领军人物。带头人在合作社组建、运营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合作社所处的成长阶段不同,对带头人素质或能力的要求也不尽一致。组建之初,带头人的创业信念与奉献精神是合作社成长的源动力。组建合作社是带领广大成员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有效整合了农村资源,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强化了农村经济力量,并为农民带来了实际收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探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成立原因、在创新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社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最好形式,广阔的农业和农村为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合作社是我国广大农民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主创办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新时期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作为市场经济主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高淳区东坝红岗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几年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服务、带动、引领作用,实现了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多赢,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立足服务领先,促进产业发展合作社成立后,始终坚持"服务成员第一,促进产业发展"的宗旨,以基地带动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品  相似文献   

20.
潘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60-8663
基于南京市的农户问卷调查,采用B inary Logistic模型,剖析了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外出打工人数、专业化程度、认知程度、发展判断等变量与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正相关,户主性别以及财政要求与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负相关;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务农人数、农地规模、生产经验、专门投入和价格波动等变量的估计参数不显著。最后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路径应该在于:第一,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农户集中,增强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水平;第二,促进信息及技术向专业农户集中,以增强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及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