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森林美学、林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武义县为例,对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的设计思路、总体布局、阶段性目标群落与景观分区设计、建设途径与营造林方式、营造林技术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推进我国生态景观林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森林美学、林学等基本原理,根据玉环县海山乡茅埏岛的自然条件、资源特色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茅埏岛山体生态景观林建设"一环、一轴、三片、多点"的总体布局,并对建设技术、建设途径、建设类型及模式和组织与管理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把茅埏岛建设成为"度假母岛、市外桃源"的"现代旅游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汕头生态景观林带现状和树种材料进行调查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森林美学等原理,初步选择适宜的生态景观林树种,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设计不同的树种配置模式,并对景观类型设计、营造林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广东省汕头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生态景观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在充分考虑杨凌示范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情况下,指出当前杨凌示范区生态景观规划和建设的不足。以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为基石,从绿地生态系统、生态绿色廊道和生态斑块优化体系三方面展开论述,涵盖绿地系统、河流水渠、交通路网、公园绿地、城市森林、城乡结合部和新农村建设等内容,探讨了杨凌示范区生态景观优化体系的构建方法,并提出了构建杨凌示范区生态景观优化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园林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在青海省祁连县扎麻什乡沟壑型小流域建植生态景观林,探索在高寒地区营造生态景观林建设的有效措施。得出生态景观林中所种植的青海云杉、金露梅、4种丁香生长情况良好,其成活率分别为82%、80%、90%。  相似文献   

6.
根据福建省乡村生态景观林建设要求,分析了连城县乡村生态景观林的建设条件;按照分区分类的研究方法,将连城县乡村生态景观林建设区域划分为中山、低山、高丘等3个区,将乡村生态景观林类型分为休闲旅游、功能防护、屏障绿化等3个大类;根据树种选择原则和生物学特性,提出连城县各区、各类乡村生态景观林营造的主要景观树种,建立适宜连城县乡村生态景观林各类型的树种优化配置模式,为连城县乡村生态景观林项目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义乌市环城生态景观林的调查分析,探讨了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理念、地域建设难点,提出了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模式与适宜与实施的分区布局,以期为其他地区环城生态景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启东沿海盐碱地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启东沿海盐碱地生态景观林体系建设的方向目标以及规划布局,按照“一带、二区、三网、多点”的模式,对沿海盐碱地生态景观林体系进行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加快启东沿海盐碱地生态景观林体系建设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阳市城郊生态景观林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林业科技》2015,(1):215-218
在对建阳市城郊自然立地条件及主要森林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筛选出建阳市城郊生态景观林建设可选择利用的主要树种,以营造更具当地特色、生态景观更为美观、生态效益更为显著的建阳市城郊生态景观林。  相似文献   

10.
生态景观林建设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生态景观林建设,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不仅实现了兴林富民,而且对改善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面貌有促进作用。本文对当前农村现有林地在生态景观林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发展生态景观林对新农村建设所起的作用、建设原则和类型进行了探讨,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