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张峰  李珍存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6):72-73,78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注重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大面积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土保持措施。通过采用ETM+SPOT融合卫星影像对两当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进行本底监测,结果显示经过近3a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内植被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植被覆盖率提高,植物群落向着正向演替的方向发展,水土流失面积和程度有所降低,各项生态因子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中的植物多样性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为基础,从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群落均匀度和林下植被生物量,对辽东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的几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植物多样性恢复效应研究表明:天然次生生态系统(天然栎林与撂荒地)的植物多样性和林下植被生物量均表现为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与之相反,表现为下降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天然次生栎林>撂荒地>落叶松人工林>红松人工林,其中,退耕落叶松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指数高于连植落叶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3.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都会有相应的植物来生存,逐步形成植物群落,并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环境对生长的植物进行适应性选择,适应该环境条件的植物能够繁衍、演替,不适应的就被淘汰,这是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就是一个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必须注意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是水土保持建设的新思路.近年来,各地都非常注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生态修复效果的监测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该文对苏北丘陵山区生态修复项目区3 a的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从43.5%提高到98.4%.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植物群落趋向良性循环,人工幼林长势良好.土壤侵蚀量由2 758 t/(km2·a)减少到1 369t/(km2·a),减沙效益为50.4%,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植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了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植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复合植物群落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流失量,而且使土壤理化性状得以改善。水土保持复合植物群落结构可增强土壤保水保土能力,稳定土壤水分和温度,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pH值及土壤肥力水平,达到增肥、改土、稳产目的,从而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同时,笔建议在南方红壤侵蚀区种植果树的生产实践中采用水土保持复合植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初步分析了水土保持对植被演替影响的主要方式,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人工恢复植被、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对植被演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下的植被演替趋向自然演替过程,而人工恢复植被的影响取决于物种选择与营造方式,不当的物种及纯林营造,往往使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化,植被正常演替中断或逆向发展。反之,则可促进植被正常演替,缩短植被恢复过程。工程措施对植被演替的影响,可能更多地表现其对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方面。但要全面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对区域植被演替的影响,仍需系统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都会有相应的植物来生存,逐步形成植物群落,并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环境对生长的植物进行适应性选择,适应该环境条件的植物能够繁衍、演替,不适应的就被淘汰,这是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就是一个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必须注意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经过十几年的整治 ,罗定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但还存在“上绿下赤”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现有水土保持林树种结构单一 ,大多数是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 ,并且不注意人为促进水土流失区的生态修复。因此 ,必须对现有水土保持林进行改造 ,并采取封山育林、封山禁牧等方法促进水土流失区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9.
永定县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做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永定县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的成因,根据永定县的实际情况,按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要求,提出了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采取的做法,探讨在下一步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磊 《中国水土保持》2006,(5):F0002-F0002
山东省平邑县地处蒙山腹地,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5%,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自2002年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以来,平邑县以生态自我调节为主线,不断优化乔、灌、草的配置,使植物群落进一步多样化;通过健全机构、配套政策、推广科技、能源替代、强化管护、生态旅游,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的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营造何种植物群落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以达到保水固土、维持边坡稳定已成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思小高速公路边坡进行的生态恢复试验结果表明:林冠层、灌草层、枯枝落叶层均有保水固土和维持坡面稳定的作用,且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在整个植物群落中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草本植物早期生长快,对防止初期的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效果好;豆科灌木植物具有固氮作用,改良土壤效果好,乡土灌木适应性强,能促进群落顺向演替;乔木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持边坡的稳固,对边坡生态恢复的作用明显。乔灌草群落保持水土的能力要强于灌草群落和草本植物群落,故在高速公路边坡的生态恢复中,应营造合理的乔灌草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2.
种草对马尾松林地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治理前 ,试验地植物种类稀少 ,水土流失严重 ,1983年种植 2 0余种草本植物进行治理 ,翌年植被覆盖恢复 ,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 17年后林下植物种类组成发生较大变化 ,共有 14种灌木、8种草本和 1种藤本植物 ,前期种植的草本植物已退出。但由于土壤贫瘠、干旱 ,林下植被中耐干旱瘠薄的灌木和芒萁占绝对优势 ,Shannon wiener等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仍较低 ,进展演替极为缓慢。如何对群落进一步进行调控和管理 ,以加速进展演替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群落结构要素类比分析表明,植被盖度或郁闭度的大小并不一定就是防蚀有效植被的充分条件,植被保持水土功能还与覆盖层的高度密切相关,覆盖层高度大则不利于植被保持水土。贴地面覆盖层的发育程度(盖度或厚度)是防蚀有效植被的基本本质特征和充分必要条件,促进贴地面覆盖层的发育或关注贴地面覆盖层的变化是植被保持水土的关键。黄土高原除建造森林植被外,更应高度重视草灌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分离能力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长燕  郁耀闯 《土壤学报》2016,53(4):1047-1055
采用变坡试验水槽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3年草地(赖草)和退耕17年草地(紫花苜蓿)在生长季土壤分离过程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赖草和紫花苜蓿地的土壤分离能力在整个生长季均呈现显著下降的季节变化趋势(p0.05)。赖草地的平均土壤分离能力最大(0.076±0.036 kg m-2 s-1),其次是紫花苜蓿地(0.057±0.055 kg m-2 s-1);两种草地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土壤硬化、水稳性团聚体和草地根系生长的影响,随土壤粘结力、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和草地根系密度的增加,两种退耕草地的土壤分离能力均呈指数形式下降;两种草地土壤分离能力的季节变化可以用水流剪切力、土壤容重和草地根系密度很好的模拟。为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元阳梯田区域12个植物群落土壤层和枯落物层涵养水源的能力,结果表明:各阔叶林地土壤容重都小于1.00 g/cm3,针叶林群落改善土壤结构的能力弱于阔叶林。山地山龙眼群落土层的平均总孔隙度最大,为61.80%,饱和蓄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最高,分别为1 235.9和226.4 t/hm2。木姜子、红果树阔叶混交林的土壤涵养水分能力强,表层土田间持水量为77.20%和75.72%。阔叶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强,针叶林群落产生的枯落物量大,杉木林和云南松林的枯落物持水总量为991.54和1 570.40 g/m2。云南松群落和山地山龙眼群落综合持水能力较强,分别为2 521.6和2 163.8 t/hm2。草地群落持水能力最弱,仅为1 099.4 t/hm2。  相似文献   

16.
 面对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失衡的严重现实,作为植被恢复重建重要手段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其水保功能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有十分迫切的实践需要。退耕地人工植被的建立,是一种仿拟自然植被的过程,植物种数越多,垂直层次性越复杂,植被的水保功能也越高。在黄河上游脑山区,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的阶段,往往为植物群落演替的中间阶段,此时植物层次较多,一般可达3~5层,种类繁杂,生物基因保存多;同时,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结构,对降水的截留作用明显,水保功能突出,以青海云杉为主的针阔混交类型,就是其典型代表之一。退耕地植被随着林分年龄增加,其水保功能逐步提高。一些退耕20多年的人工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高,垂直层次结构复杂,水保功能甚至超过一些天然植被类型,直逼水保功能表现最好的50多年生天然青海云杉针阔混交林。在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通过仿拟自然植被结构,建造复层、混交的植被类型,来实现稳定的退耕地人工植被水保功能的整体思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是不同项目分类治理的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最主要的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防治效果、水土流失危害3个方面为基础,构建了水土保持评价模型,并对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点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要大于线状项目,点状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波动性比线状项目要小;点状生产建设项目中房地产类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最大,其次为电厂项目,最后为矿场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波动性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电厂项目、矿场项目、房地产项目。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系统初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使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笔重点研究了4个问题:1.规划设计的基本思想;2.规划设计中水土保持启动问题;3.规划设计中对资源利用情况的确定;4.规划设计方案实施中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沙棘植物对砒砂岩沟道土壤改良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内蒙古砒砂岩地区准格尔旗东一支沟沙棘植物柔性坝野外水保试验,根据监测的土壤有机质数据,运用比较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沙棘植物对沟道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沙棘植物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沟道土壤肥力,改善了植物群落的生长环境,对于该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沙棘柔性坝所形成的复合地表枯枝落叶层的腐殖质、根系的死亡代谢及分泌物都是沟道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沙棘植物柔性坝沟道0-30 cm土壤层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要高出对比沟1.25倍;东一支沟沙棘柔性坝沟道土壤有机质含量从上游到下游表现出沿程增加的趋势;各典型沙棘柔性坝沿土壤剖面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是相应对比沟的约1.8倍;有机质沿土壤剖面的分布对比说明,沙棘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沟道有机质沿土壤剖面的分布,这种分布有利于沙棘植物及砒砂岩沟道次生植物群落的生长与恢复.  相似文献   

20.
Conversion of arable land into semi-natural grassland or heath land is a common practice for restoring and conserving plant diversity.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land conversion for restoring and conserving taxonomic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the soil. We studied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a chronosequence of abandoned fields and related this to pla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taxonomic and functional composition of the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was analyzed to detect changes in soil food web structure, using semi-natural sites and theoretical plant and soil communities as references.While plant communities clearly developed towards the semi-natural references, there was less direction in succession of nematode taxa. The number of fungal feeding nematodes increased after land abandonment. Numbers of omni-carnivorous nematodes expanded only during the first years, after which there were no substantial changes for the next three decades. Plant communities on the ex-arable fields developed towards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plant associations Galio hercynici-Festucetum ovinae and Genisto anglicae-Callunetum. Nematode communities developed away from a theoretical community indicative of arable land, but there was no clear development towards a theoretical (semi-)natural reference. Our results show that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plant communities is of limited indicative value for developments belowground: successful restoration of plant diversity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successful restoration of belowground diversity.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conservation measures on restoring soil biodiversity requires information on belowgrou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semi-)natural areas in order to establish proper references for restoration si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