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黑麦及小黑麦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小麦,黑麦及小黑麦在盐胁迫营养液培养后的芽长,根长,植株鲜重,干重及叶片细胞膜透性分析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其生长速度及生长量均受到抑制,但不同材料及植株不同部位所受影响不尽相同,八倍体和六倍体小黑麦受抑制生活方式明显小于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其叶片细胞在盐胁迫下的伤害率亦明显小于后者,盐对小麦,黑麦和小黑麦根部的影响大于对地上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硬粒小麦、普通小麦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黑体不同组合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及有关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表明:除八倍体小黑麦外,其它倍性材料不同组合的HI表现不同程度杂种优势,NHI在不同倍性均表现杂种优势;单株条件下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的关系大于和收获指数的关系,氮收获指数与经济产量相关显著,与籽粒含氮量相关不显著,利用NHI作为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近缘属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小麦近缘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胁迫对近缘属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只有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才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近缘属小麦发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3个小麦近缘属种中,黑麦耐盐性相对最好,小黑麦次之,硬粒小麦耐盐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10个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5个六倍体小黑麦进行杂交。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结实率平均为1.25%。亲本组合对3种间杂交结实率有很大的影响;F_1代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化于41~49之间,大部分为2n=44~47。由于大量非整倍体的存在,F_1代各组合植株很不一致,育性降低。F_2代表现出广泛分离,并普遍存在超亲现象。在各组合中,大部分为小黑麦型,还出现中间型、普通小麦型、硬粒小麦型、分枝小黑麦型等类型。在 F_2代中,具有2n=42的植株占47.22%,育性恢复达58.88%。选择到综合性状优良的六倍体小黑麦材料。试验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3种间杂交是改良六倍体小黑麦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冬性和春性四倍体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AABB)、普通小麦(T.aestivum,AABBDD),春性和冬性六倍体小黑麦(AABBRR)及春性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等三种倍性六套材料,分别在每套材料中选取亲本并配成双列杂交以研究倍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冬性倍性材料间一致地表现出单株经济产量具有最高的杂种优势,单株经济产量优势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物产量的优势较高,收获指数一般优势较小。②不同倍性间亲本产量水平与杂种优势幅度表现出不同关系。冬性硬粒小麦产量水平与杂种优势幅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这种相关不显著。③倍性间杂种优势的比较表明普通小麦产量杂种优势略高于硬粒小麦,超亲优势无差异,表明在AABB 内增加D 染色体组似乎不会影响杂种优势的幅度。但小黑麦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明显低于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似乎在AABB 或AABBDD 中增加R 染色体组降低了杂种优势的幅度。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冬性和春性四倍体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AABB)、普通小麦(T.aestivum,AABBDD),春性和冬性六倍体小黑麦(AABBRR)及春性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等三种倍性六套材料,分别在每套材料中选取亲本并配成双列杂交以研究倍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冬性倍性材料间一致地表现出单株经济产量具有最高的杂种优势,单株经济产量优势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物产量的优势较高,收获指数一般优势较小。②不同倍性间亲本产量水平与杂种优势幅度表现出不同关系。冬性硬粒小麦产量水平与杂种优势幅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这种相关不显著。③倍性间杂种优势的比较表明普通小麦产量杂种优势略高于硬粒小麦,超亲优势无差异,表明在 AABB 内增加 D 染色体组似乎不会影响杂种优势的幅度。但小黑麦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明显低于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似乎在 AABB 或 AABBDD 中增加 R 染色体组降低了杂种优势的幅度。  相似文献   

7.
<正> (一)什么是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原先在自然界是没有的,它是一种人们用多倍体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新物种。通过六倍体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黑麦的人工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数的人工加倍,使两个物种合并成为一个八倍体的新物种——小黑麦。现已被公认为全世界人工合成的第一种新作物。由于这种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选择畜用黑麦、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冬小麦4个远缘杂交品种分为3组重复,采用人工去雄的方法进行远缘杂交来研究种属间的远缘杂交结实性。从结果来看,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的结实率最高,并且耔粒饱满度高,而畜用黑麦和冬小麦的组合最低并且差异不明显。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以及畜用黑麦和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的差异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方案选择畜用黑麦、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冬小麦四个远缘杂交品种分为三组重复,采用人工去雄的方法进行远缘杂交来研究种属间的远缘杂交结实性。从结果来看,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的结实率最高,并且耔粒饱满度高。而畜用黑麦和冬小麦的组合最低并且差异不明显。畜用六倍体小黑麦和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还有畜用黑麦和畜用六倍体小黑麦、畜用八倍体小黑麦之间的的差异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禾本科三个物种花粉粒及叶片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八倍体小黑麦、二倍体黑麦以及普通小麦的微形态特征,探讨它们的染色体组倍性及亲缘关系。[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二倍体黑麦、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粒和叶片表面形态与微结构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二倍体黑麦、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粒和叶片表面微观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八倍体小黑麦的一些微观形态特征介于二倍体黑麦和普通小麦之间。通过对比发现,三者的花粉粒大都为近圆形,在萌发孔和表面饰纹上有明显的差异,萌发孔从大到小依次为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二倍体黑麦;在叶片下表皮特征、气孔大小和特征以及刺毛等方面,八倍体小黑麦都要明显不同于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结论]花粉粒和叶片表面形态与微结构可作为区分种属差异的一项指标,同时对鉴定利用染色体工程创造的不同倍性新的多倍体物种以及研究物种的亲缘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对黑麦、硬粒小麦和小黑麦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黑麦、硬粒小麦和小黑麦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对其发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低浓度NaCl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高浓度NaCl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NaCl处理对3种小麦的H+-ATP酶活性有一定影响,其中硬粒小麦的酶活性下降幅度最大。黑麦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小黑麦次之,硬粒小麦耐盐性相对较弱。可见黑麦可以作为小麦作物耐盐性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黑麦的可杂交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2份从CIMMYT引进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黑麦杂交,分析了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可杂交性,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的可杂交能力变异很大,从0%~72.49%;其中有11份人工合成小麦的可杂交率超过50%以上,1份人工合成小麦YAR/Aegilops tauschii518的杂交结实率达到72.49%,与中国春相似。通过比较同一个硬粒小麦与不同节节麦或同一个节节麦与不同硬粒小麦的可杂交性,发现硬粒小麦和节节麦都对人工合成小麦的可杂交性具有较强的作用。本实验所筛选的具有高亲和性的人工合成小麦,可作为远缘杂交的新材料,用于转育小麦近缘属种优良基因。  相似文献   

13.
引自CIMMYT六倍体小黑麦农艺、品质性状调查及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将小黑麦优异基因应用于栽培小麦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22份引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六倍体小黑麦为材料,对其3种主要病害抗性、6个农艺性状和8个品质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小黑麦均高抗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其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5.12%和2.05;其品质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96%和2.02;聚类分析发现,供试小黑麦被分为6大类,不同类群的农艺和品质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引进小黑麦的抗性优良、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以应用于栽培小麦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4.
六倍体小黑麦花粉诱导普通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可以提高普通小麦孤雌生殖诱导结实率的授粉者。对普通小麦品种间F1代去雄,然后延迟授以六倍体小黑麦花粉,以诱导其孤雌生殖。结果表明,3个六倍体小黑麦与对照黑麦相比,均能有效提高普通小麦孤雌生殖诱导结实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在诱导普通小麦孤雌生殖方面,六倍体小黑麦与黑麦相比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黑麦、硬粒小麦、小黑麦、普通小麦(中国春和豫麦1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杂交组合F1及其与亲本间株高、穗长、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芒的形状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F1间各个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以中国春×黑麦的F1株高最高(152.0cm),分蘖数最多(49个);以小黑麦×豫麦18号的F1植株穗长最长(13.3cm)、小穗数和穗粒数最多(分别为34.4和76.4);以硬粒小麦×小黑麦的F1千粒重最高(43.3g)。3个组合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而硬粒小麦×小黑麦的F1各个性状表现为负向杂种优势,说明小麦不同杂交组合F1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小黑麦是人工合成的新作物,自然界中不存在其任何品种资源,人工制造原始品系的工作在小黑麦育种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黑麦属中共五个种,迄今人们主要利用普通黑麦(Secale cereale)中的栽培黑麦来合成八倍体小黑麦。实践证明,由栽培黑麦合成的这些原始品系一般部具有结实差和种子不饱满的严重缺点。 为了了解其他黑麦种合成的小黑麦的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笔者1984-1986年间种植了前几年进行小麦与黑麦可杂交性研究中合成的45个八倍体小黑麦品系,于开花前套袋,收获时测定套  相似文献   

17.
从六倍体小黑麦和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选育了9个具不同抗条锈特性的新种质,对其细胞学和主要性状特点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抗条锈新种质材料的田间表现无不良的农艺性状;细胞学初步鉴定表明,WT341为小麦-黑麦代换系,其余8个材料为小麦-黑麦易位系,并且这一易位不同于1B/1R易位。  相似文献   

18.
任如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582-7584,7946
[目的]建立黑麦特异性PCR反应优化体系。[方法]以普通小麦"中国春"、S165、黑麦、八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黑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模板DNA、引物、dNTPs、Mg2+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及退火温度对黑麦特异性PCR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采用改良的CTAB DNA微量提取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满足PCR反应模板的要求,黑麦特异PCR扩增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10×缓冲液,1.5 mmol/LMgCl2,200μmol/LdNTP,40 ng引物,40~60 ng模板DNA,1 UTaq酶。[结论]建立了适宜的黑麦特异PCR扩增反应体系,为小麦背景下黑麦外源种质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黑麦特异性PCR反应优化体系。[方法]以普通小麦"中国春"、S165、黑麦、八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黑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模板DNA、引物、dNTPs、Mg2+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及退火温度对黑麦特异性PCR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采用改良的CTABDNA微量提取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满足PCR反应模板的要求,黑麦特异PCR扩增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10×缓冲液,1.5mmol/LMgCl2,200μmol/LdNTP,40ng引物,40~60ng模板DNA,1UTaq酶。[结论]建立了适宜的黑麦特异PCR扩增反应体系,可为小麦背景下黑麦外源种质的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经多年多次试验结果证明:克字号小麦与黑麦杂交,结这产率较高,并首次筛选出春性、综合性状好的桥梁品种,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合性。这说明克字号小麦具有黑麦血缘,遗传基础广泛;新桥梁品种比外引冬性桥梁品种农艺性状好,适于当地应用;综合性状好的桥梁品种与黑麦杂交创造的异源八倍体不上黑麦综合性状也好,同时,因桥梁品种特性的遗传信息不同,创造出的异源八倍体小黑麦也完全不同;不同桥梁品种与同一黑麦杂交其结实率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