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事实上,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在“五大建设”中被置于突出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秉要执本,就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观点和方法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农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机遇,但现如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尤其体现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并没有真正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劣、产业发展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人才匮乏等,为此,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推动农村产业生态化进程,积极补足农村资金技术短板,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加快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美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生态、生产和生活"三生"同步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人与自然关系更和谐。为此必须做好土地规划,节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资源;强调农业产业化发展,使美好乡村充满活力;村容整洁宜人,基础设施完备,让村民生活舒心。如果缺少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不以生态文明为前提,美好乡村建设将重蹈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相伴生的覆辙。  相似文献   

5.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魅力新中国"。这里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就遵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强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实现生态文明视角下美好乡村建设模式的统筹规划。我作为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的一名乡镇干部就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工作带动我县坚持走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希望对县镇进行大幅度改造为地方农户群众脱贫致富,将美好乡村建设作为工作目标,打造我县生态文明旅游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环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253-254
生态文明倡导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的和谐共存,这种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发展,其所特有的和谐发展理念与科学的发展规律,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对于实现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极具现实意义。初步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探讨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在农村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的价值生态是建立在对生态之理性综合认识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可以展开为三态和谐,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人与社会(人)之间的人态和谐、人自身的心态和谐。三态和谐作为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赋予了人本理念新的理解。它吸取了物本理念的合理内核,在重视“人”的同时也重视“物”,光大了原有人本理念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将人不仅视为责任主体,而且看做创新主体、享用主体。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未来农村的主要建设方向。在实际建设中,如何更科学地判断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水平的高低,并有效解决指标的多维动态性问题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在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机制和内涵基础上,探索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神经训练和神经调整,并构建一套包含生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环境友好、生态支撑保障等5个体系为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检验乡村的建设发展水平情况。研究发现该体系对评估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水平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依托,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以爱护、尊重、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要美丽,乡村必须美丽。本文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理论以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探析,了解了娄烦县的资源优势以及城乡发展的现状,对娄烦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扶贫战略重要的实施方法,被许多地方政府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乡村旅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但存在许多问题,如同质化现象、危害乡村生态环境、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文章从生态文明的视角下通过对化石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分析来探讨生态村落规划问题,乡村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树立生态理念的经...  相似文献   

12.
自从政府大力扶持农村发展以来,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政府帮助农村加快环境综合整治的脚步,将其作为工作重点,并且投入了大量精力,各地村庄对水资源管理、道路交通强化、科学处理垃圾、公共资源改造和绿化生存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整治,村庄从内到外发生了改变,初步实现了现代化美丽乡村的建设。为了从本质上根治农村的环境问题,本文就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为实现这一目标,无极县委县政府决定以生态文明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面貌的改造提升,让农民自愿改变长期形成的不健康、不生态的生活和生产方式。1无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无极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河北省粮食主产区。全县辖6镇5乡,213个行政村,总人口5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9万人。当前,无极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即“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态宜居”,虽然每一要求各有侧重,涉及的领域、建设的重点、发展的规律各有差异,但五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以往研究者多着力于研究某一方面要求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本文将跳出传统研究视角,从新的研究视角出发,重点着眼研究乡风文明与生态宜居两个内在要求间的关系,首先阐述乡风文明对生态宜居的韵染作用,然后分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以乡风文明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总结五里河林业站积极实施清收还林,在推进永吉县北大湖镇生态文明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实效,阐述了林业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并指出生态文明需要正确引导,需要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乡村生态建设有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土地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必须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增大政府投入,坚持乡村污染治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系统整修治理,促进农业乡村绿色生态建设。要加大农业污染治理力度,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改进乡村人居生活环境,建设美丽、富饶、宜居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生态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政区建设的细胞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是生态市县和生态省建设的基础,有利于推动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乡村的创建优化了村镇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农村生态文明水平,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因地制宜探索具体道路,在公众参与下建立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指导下,京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以绿色环保为基础,长期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良好,风景秀丽宜人。作为典型的京郊旅游村,炭厂村对于京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极具有代表意义,在充分研究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问题,并以此为京郊旅游村提出未来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魏朝娟 《乡村科技》2021,(35):25-27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乡村生态问题也日益显著.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生态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破坏环境等问题,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基于此,从提高村民生态意识,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配套制度,促进生...  相似文献   

20.
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过程中,既要让经济稳步发展,农民尽快致富,又要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这也就是“生态农业”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