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直播一是省工、省力。直播免除了传统育秧、移栽用工,并节省秧田,使水稻生产简易轻松。二是产量高。由于直播稻更有利于低节位分蘖,穗茎优化合理配置,主蘖穗基本上整齐一致,成穗率高,总穗数多,大面积生产上直播水稻较传统移栽水稻一般增产5%。1.栽培技术1.1选种直播水稻受前茬口影响,播种落谷期推迟30 d左右,栽培上宜选用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抗倒能力强、生育期少  相似文献   

2.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及实施要点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的优势水稻直播是一种新的栽培方式,即直接将稻种播种于大田内,省去育秧和移栽等环节,这种栽培方式有助于水稻规模化生产的实现,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水稻直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操作简单、速度快,省工省时、高效生产;缩短生育期,有利于水稻后期生长;支持湿耕和旱耕,节水节肥,降低种植成本。正是因为水稻直播技术所具备的这些优点,使其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的应用优势得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直播栽培(简称直播稻)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与移栽稻相比,直播稻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省工、省力。直播免除了传统育秧、移栽用工,节省秧田,简易轻松;二是产量高。由于直播稻低节位分蘖多,稻穗整齐一致,成穗率高、有效穗多而高产;三是生育期短。直播水稻无拔秧植伤和移栽后返青过程,因而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一般比移栽水稻缩短5~  相似文献   

4.
王卫星 《吉林农业》2012,(8):113-114
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是指直接将水稻种播在田中,无须土地翻耕、育秧和移栽,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栽培技。水稻免耕直播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缩短生育期、适于规模化生产等优势,是水稻栽培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介绍了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播种时期和播种量、防倒伏与自生稻控制、田间管理等内容。是一篇关于水稻免耕直播栽培具有指导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王彦芳 《河南农业》2020,(13):40-40
直播稻是在耕作好的土地上直接播种,没有育苗、移栽和插秧环节的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其特点是轻型简便,大量节省了劳动力,有利于规模化种植,适合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现状,同时具有节水、增产、增收的功效。直播稻有杂草多、易倒伏、成熟迟等弊端。直播稻从播种到成熟,生育期短、生长快,配合有效的种植技术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直播栽培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在本田里直接播种、培育水稻的技术。与移栽水稻相比,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生育期短,高产高效等优点。一、整地播种1.整地施肥直播稻对整地质量要求较高,要做到早翻耕,耕翻时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11250kg、高效复合肥225kg、碳铵450kg作底肥。田面整平,高低落差不超过3em,残茬物少。一般每隔3m左右开1条畦沟,作为工作行,以便于施肥、打农药等田  相似文献   

7.
水稻直播栽培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在本田里直接播种、培育水稻的技术.与移栽水稻相比,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生育期短,高产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单季超级稻有耕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有耕直播栽培是灌水犁耙平整后将种子或催芽的种子采用人工直接播种,省去了常规栽培育秧、拔秧和移栽作业,具有省工、省力、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该技术在水稻种植面积大、抛荒严重、劳动力紧张的地区值得大力推广。建宁县水稻有耕直播栽培主推技术是单季超级稻有耕直播栽培技术,经过几年试验示范,面积逐年扩大,其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稻直播栽培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在本田里直接播种、培育水稻的技术.与移栽水稻相比,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生育期短,高产高效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种植,在这里笔者将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稻栽培方式有育秧移栽、直播、培育再生稻等。由于育秧移栽与直播栽培相比,能缩短本田生育期,充分利用土地和季节,解决前后熟的季节矛盾。提高复种指数,便于苗期精细管理、培育壮秧,有利于苗期经济合理用肥用水。节省种子以及较为抗倒伏等,故育秧移栽仍是目前水稻生产的基本栽培方式。本文将对水稻栽培技术与水稻种植效益提高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水稻直播就是不经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目前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发展迅速,我省近年推广面积也不断增加,在常德、益阳等市已经成功推广应用多年。实践证明,水稻直播有以下优点:一是省工、省力。直播免除了传统育秧、移栽用工,节省秧田,使稻作生产简易轻松。二是产量高。由于直播稻更有利于低节位分蘖,穗茎优化合理配置,主蘖穗基本上整齐一致,成穗率高,总穗数多,大面积生产上直播水稻较普通移栽水稻一般增产5%。三是生育期缩短。直播水稻无拔秧植伤和栽后返青过程,因而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一般比同期移栽的水稻缩短5…  相似文献   

12.
直播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直播就是不经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实践证明,水稻直播有以下优点:一是三省两增一提早之优势,即省工、省力、省钱、增产、增收、提早成熟。直播免除了传统育秧、移栽用工、节省秧田。使稻作生产简易轻松。二是产量高。由于直播稻更有利于低节位分蘖,穗茎优化合理配置,主蘖穗基本上整齐一致,成穗率高,总穗数多,大面积生产上直播水稻较普通移栽水稻一般增产5%。三是生育期缩短。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09,26(3):93-93
<正>水稻直播栽培可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是一种在本田里直接播上谷种的水稻栽培技术。与移栽稻相比,直播稻具有明显的省工、省力、省本、省秧田、高产、高效等优点。其中,用好化学除草剂是水稻直播成功和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水稻直播栽培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在本田里直接播种、培育水稻的技术。与移栽水稻相比,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生育期短,高产高效等优点。1整地播种1.1整地施肥直播稻对整地质量要求较高,要做到早翻耕,耕翻时每公顷施腐熟的有基肥11250kg、高效复合肥225kg、碳铵450kg作底肥。田面整平,高低落差不超过3cm,残茬物少。—般每隔3m左右开1条畦沟,作为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1水稻机械化精量旱直播技术推广现状水稻机械化精量旱直播技术是将水稻种子通过机械直接播种到土壤中,不需进行育秧和移栽过程的一种轻简栽培技术方式。该项技术规避了水稻全程机械化中操作最复杂的育苗和机械插秧环节。因其容易操作,且节水、节地、节肥、早熟、减排、增产和节本增效明显,被誉为极具推广价值的技术项目之一。抚顺属于中温带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冷凉区,春季插秧季节有1/3的水田依赖径流灌溉,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室主任尹海庆透露,经过2年试验,他们结合当下生产实际提出的直播稻技术在河南省沿黄稻区的开封市和南部的信阳市种植成功,并获得丰收。据悉,直播稻技术是一项古老的种植方式,是指不用育苗移栽,直接利用种子播种,播种出苗期采取旱管或湿管,成苗后与移栽水稻管理一样。在我国水稻生产大多采用育苗移栽种植方式后,直播稻技术逐渐被  相似文献   

17.
直播稻风险大于优势(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直播水稻应用有一定优势,但直播稻应用上一直存在五大问题:一是品种与播期不配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多数地方农民直接选用与当地正常育秧移栽稻相同生育期的品种进行直播,或者播种期过迟,导致直播生育期明显偏迟带来生产风险:二是播种质量与齐苗匀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种植现在多采用育秧移栽的方式,也有不少地区采用直播的方式,水稻直播就是在翻耕整地或耙平后的大田里直接播种。水稻直播同移栽相比具有省工、省力,节省秧田和种子,利于机械操作等优点。但在种植方面也要注意一些环节,否则会造成缺苗断苗、苗势弱、抗病力差等现象的发生,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9.
旱直播水稻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将稻种直接播进大田,与移栽稻相比,省去了育秧、移栽的环节,因此是一项省工、省本和操作简便的轻型栽培技术。播种后具有无缓苗期、苗数足、低位分蘖发生早、有效穗数多等优点。由于旱直播稻在我市种植时间还很短,对其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研究很少,为此,我们通过近两年的定点考察和大面积调查,形成了一套旱直播稻的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增多,在家务农种粮的农民急剧减少,对水稻的轻简、节本、高效的栽培技术需求越来越紧迫。水稻直播就是不进行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节劳省力、节物省资、节地省水、高产高效的轻简化栽培措施,是提高水稻种植经济效益较为理想的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从播种到成熟生育期缩短、生长繁茂性好、穗多粒大、成穗率高、有效穗足、产量高等优点。邻水县2012年开始引进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2013年继续示范推广面积达8.8hm~2,截止2016年全县累计推广水稻直播面积达1378.67hm~2。但也存在稻田不平、草害防除不及时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