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球虫Eimeria nocens的生活史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只10日龄小鹅分别接种1.0×105~1.0×106个Eimeria nocens孢子化卵囊,在接种后30~336 h期间内分期剖杀,对E. nocens的生活史和致病性进行了动态性观察。在内生性发育过程中,E. nocens至少有3个世代的裂殖生殖阶段。有两种类型的裂殖体存在,一种在接种后54~78 h发育成熟,为第1代裂殖体,每个含10个左右的裂殖子;另一种在接种后102~240 h发育成熟,为第2代或第3代裂殖体,每个含25个左右的裂殖子。接种后198 h左右虫体开始进入配子生殖阶段。从接种后第10天开始有卵囊排出,显露期为4 d。25℃下卵囊孢子化时间为60~72 h。E. nocens寄生于空肠后部、回肠、盲肠、直肠和泄殖腔的绒毛和肠腺上皮细胞及固有膜中。在裂殖生殖后期、配子生殖和卵囊排出期间组织病变比较明显,主要包括肠粘膜上皮坏死和脱落、肠壁水肿、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肠绒毛萎缩等,尤以回肠及其邻近部位最为严重。感染鹅腹泻、食欲下降、消瘦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2.
柯氏艾美耳球虫的内生发育包括2代无性繁殖和1代有性繁殖,第1代裂殖生殖阶段的时间为感染后至48h,第2代裂殖生殖阶段的时间为感染后48 ̄84h,配子生殖阶段始于感染后76h。感染后90 ̄138h在肠绒毛中发现成熟的配子体,感染后96h在回肠肠腺中发现卵囊,至138h仍可见。最短孢子化时间为9 ̄12h。柯氏艾美耳球虫的宿主特异性强,不感染虎皮鹦鹉、八哥、鹌鹑和雏鸡。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北京株进行10代早熟选育,获得早熟弱毒株,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证实:该早熟株潜隐期为123h,比亲本毒株缩短了21h;内生发育研究发现其第二代裂殖生殖发育较快,第二代裂殖体含裂殖子较少,提前进入配子生殖;该早熟株繁殖能力下降,仅为毒株为24.75%;该早熟株致病性大大下降,经口感染发现剂量为10×10~4/只的早熟株的致病性仅相当于剂量10×10~2/只亲本毒株的致病性;对其免疫原性研究发现;①分别用剂量为1000个卵囊/只的早熟株丝、鸡胚株和亲本毒株孢  相似文献   

4.
利用肠粘膜压片镜检的方法,对 E.brunetti,E.maxima 和 E.acervulina 在鸡体内的发育部位和各期虫体的形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经三次重复试验检查结果表明,E.brunetti 第一代、第二代裂殖生殖主要在空肠和回肠进行;第三代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卵囊形成主要在空肠、回肠、直肠和盲肠近端进行;第三代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卵囊形成主要在空肠、回肠、直肠和盲肠近端进行.朋代裂殖体出现时间分别为接种后24~48h;56~80h 和88~96h;小配子体与大配子体均于104~112h 出现,未完全成熟的卵囊和极少数成熟卵囊见于112~120h。  相似文献   

5.
对山羊感染尼柯雅氏艾美尔球虫后的病理学进行了研究。35只无球虫感染山羊在20日龄时,分别经口接种1×106~6×107个孢子化卵囊,在感染后1/4~38d内,定期扑杀,对其所致的病理变化进行了动态性观察。结果表明:尼柯雅艾美尔球虫主要侵害小肠后部、盲肠及结肠中前部的肠腺及粘膜上皮细胞,引起细胞坏死、上皮坏死脱落及小肠绒毛萎缩。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被膜下、小梁周围的淋巴窦和淋巴管中有大裂殖体寄生。在感染16d后的山羊胆汁中发现了该球虫的卵囊、肝脏和胆囊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并在胆囊上皮细胞中发现了大、小配子体。尼柯雅氏艾美尔球虫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仔猪球虫病是由球虫所引起仔猪一种原虫病。本病的特征为:腹泻,粪便呈黄色到灰色。1流行病学该虫呈球形或亚球形,无色、光滑,卵囊壁薄。孢子化卵囊内含有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潜伏期10~12天。猪球虫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内,有3个无性世代和1个有性世代,感染后第二天,出现第一个无性体,产生2~7个裂殖子。3~4天后产生第二个无性世代,有2~12个较大的裂殖子。第三个无性世代有4~24个较小的裂殖子,感染5~6天,开始性成熟,在感染后8~9天又重复出现大小类似的第二个裂殖子,会继续发育为第二代裂殖子或进入配子生殖阶段。有性生殖阶段由产生2根鞭毛小配子的小配子体和单核的大配子体组成。小配子与大配子体授精,最后形成卵囊。  相似文献   

7.
正1球虫病球虫病是由多种艾美尔球虫寄生在羊肠道的一种原虫病,以下痢、便血和生长发育停滞为本病特征。球虫的卵囊呈椭圆形、圆形或卵圆形,卵壁有两层,外层叫保护膜,内层是由大配子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小颗粒构成,原生质呈颗粒状。球虫主要分布在肠壁上皮细胞内生长发育,分裂繁殖,最后形成的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卵囊发育成  相似文献   

8.
猪等孢球虫的致病性及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猪等孢球虫能致仔猪球虫病,接种20万孢子化卵囊后3d出现腹泻,第4d水泻,仔猪脱水消瘦,死亡率15%,接种后5d排卵囊,持续5d,显微病变见肠绒毛萎缩,局部粘膜糜烂与溃疡,并出现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猪等胞球虫的发育史包括2代无性生殖和1代有性生殖,多寄生于空肠,回肠,感染后36h出现第1代裂殖体,84h出现第2代裂殖体。有性阶段出现在感染后96h,108h出现未成熟卵囊,120h结肠粪中检出卵囊。  相似文献   

9.
贝氏隐孢子虫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发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微分干涉显微镜(NIC)对贝氏隐孢子虫(C. Baileyi)在鸡胚CAM上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整个发育周期为96小时,全部发育过程包括:脱囊 — 裂殖生殖 — 配子生殖 — 孢子生殖,共4个阶段。裂殖生殖共产生3代裂殖体,在第Ⅰ、Ⅲ代裂殖体中分别含有8个裂殖子,在第Ⅱ代裂殖体中含有4个裂殖子。孢子化过程在CAM内胚层上皮细胞表面的带虫空泡内完成,并产生薄壁型和厚壁型两种卵囊。首次提出虫体具有群体寄生现象和同步发育特征;描述了C. Baileyi的运动期虫体离开母体和发育为滋养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应用由粪便中纯化的卵囊直接感染鸡胚成功 。并用37℃水浴脱囊,脱囊率达60%左右,表明温度对隐孢子虫的脱囊具有重要作用,无需胰酶和牛胆酸钠的参与。动物回归试验表明:C. Baileyi不能经胚胎途径造成感染,在CAM上发育的C. Baileyi卵囊对雏鸡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10.
正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黏膜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特征是雏鸡多发,患鸡白痢,发病率高。本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是养鸡业中重要而常见的一种疾病。1发育史(1)孢子生殖是指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卵囊经1~3d发育形成孢子化卵囊即为感染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外脱囊的方法,将布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brunetti)和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的子孢子分别接种于鸡肾原代细胞和9日龄鸡的尿囊腔中,置40~41℃恒温箱内培养,结果如下:①E.brunetti 子孢子接种鸡肾原代细胞后,50h 发现第一代未成熟裂殖体;76h 发现第二代成熟裂殖体;128h 发现配子体,继续培养再无进一步发育。子孢子接种鸡胚尿囊腔后,16~48h 发现第一代裂殖体;60~72h 发现第二代裂殖体;未见到第三代裂殖体;144h 发现小配子体、大配子体和未成熟卵囊,168h 发  相似文献   

12.
对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形成过程和内生发育进行了观察。发现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形成过程可分为卵囊质迁移期,孢子囊母体形成期,孢子囊形成期和子孢子发育成熟期四个阶段。当子孢子清晰可见及折光球出现时,即意谓着孢子形成的结束。孢子形成时间在27℃为72小时。内生发育阶段有两代无性生殖,第一代成熟裂殖体出现于感染的第6~7天;第二代出现于第9~10天。两代裂殖体各分A、B两型,其潜隐期为14天。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病对养鸡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分布很广,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一种肠道寄生性原虫病。主要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此病是通过球虫卵囊传播,鸡吞食孢子化卵囊而感染,卵囊被胃内消化液溶解.子孢子游离出来寄生在鸡的肠道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时引起肠管反应和大量上皮细胞崩解,以致使肠管的分泌运动及吸收功能发生障碍。主要感染源为带虫鸡的粪便污染过的饲料、饮水、用具等。另外,昆虫、鼠类、鸟类和尘埃以及管理人员都可成为球虫病的机械传播者。球虫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巨型艾美尔球、毒害艾美尔球虫、柔嫩艾美尔球虫3种。引起鸡球虫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调查兔大型艾美尔球虫四川株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本研究利用实验室分离到的大型艾美尔球虫四川株进行了动物感染试验。【结果】5×10~3和5×10~4个卵囊组的SPF兔在接种后第4~9天,出现轻微的食欲减少症状;5×10~5组在接种后第6~8天持续中度腹泻,第8天体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但均无死亡现象。感染剂量为5×10~3时卵囊产量最多,为2.31×10~8;免疫原性实验中,7×10~5个卵囊攻毒后,5×10~3卵囊免疫组卵囊排出最少,为6.28×10~4,各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型艾美尔球虫四川株致病性较弱,但免疫原性良好,可作为兔球虫疫苗的备选组分。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光镜及电镜技术对牛的鼠隐孢子虫在小鼠体内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鼠隐孢子虫的内生发育是在位于鼠胃腺上皮细胞表面、由微绒毛形成的带虫空泡中进行的。其发育过程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3个阶段。鼠隐孢子虫所有内生发育阶段的虫体均较小隐孢子虫(C.parvum)大,其中卵囊为1.4倍,子孢子为2.5倍,第一代裂殖体为1.3倍,第二代裂殖体为1.5倍,大小配子体均是1.3倍。对虫体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虫体和宿主细胞的结合处,虫体前部呈结节状突起,并被宿主细胞的纤维素样增生所包裹,形成一发达的营养器。鼠隐孢子虫的这一结构在小隐孢子虫及相关种中未曾发现。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利用组织化学技术对巨型艾美耳球虫内生发育阶段细胞内的多糖、核酸、碱性核蛋白进行的研究证明,裂殖体、大配子、小配子体、卵囊内都存在 DNA、RNA 和碱性核蛋白。滋养体、多核体和小配子体内未检出多糖。裂殖体、大配子和合子含有多糖、成熟的大配子和合子多糖含量丰富。结果表明,多糖是由球虫自身合成并在其发育过程中消耗。  相似文献   

17.
观察山羊球虫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球虫的内生殖阶段。利用光镜或扫描电镜检查小肠壁上的4种肉服病变:白色小点、平斑、突起斑和息肉。它们中都有大量的虫体寄生。息肉基部有一层厚厚的腺样上皮形成的腺。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被膜下、小梁周围的淋巴窦和淋巴管中有大裂殖体和卵囊存在。发现两种类型的裂殖体:大裂殖体和小裂殖体,前者寄生于小肠绒毛的中央乳糜管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后者大多寄生于肠腺上皮细胞中,少数在绒毛上皮细胞中。裂殖子、配子体和卵囊寄生于肠腺及绒毛上皮细胞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组成1个遗传变异较大的大型艾美尔球虫株作为早熟选育的背景。方法从河北省无极县、河北省张家口市、浙江省舟山市、江苏省南京市、四川省乐山市、云南省昆明市6个不同地区的兔场采集兔粪,收集卵囊,培养至孢子化。根据大型艾美尔球虫的形态特征,采用改进的琼脂板法单卵囊分离技术将混合兔球虫种分离开,单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当有大量卵囊排出时分别收集不同地理株的卵囊,孵化后接种无球虫兔,1×10~4卵囊/只,在接种后6~16 d的排卵期间,每天収粪、计数,并记录每只兔的排卵量。结果单卵囊接种的成功率为88.9%;用1×10~4个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后,不同地理株的卵囊产量,张家口株最多,依次为无极株、南京株、乐山株、昆明株,舟山株最少。结论单卵囊分离的成功率较高,不同地理株排卵量不同。  相似文献   

19.
对杀球灵和其它4种聚醚类抗菌素麦杜拉霉素,那拉菌素(Narasin),拉萨洛菌素(Lasalocid),莫能菌素(Monensin)的抗巨形艾美尔球虫效力进行了笼饲试验.重度感染情况下,和感染不给药对照组相比,5ppm麦杜拉霉素,80ppm那拉菌素,100ppm拉萨洛菌素和100ppm莫能菌素可防止鸡只死亡,改善增重,减轻肠道病变和减少卵囊数量.1ppm杀球灵组出现10%死亡,但是从增重和病变来看,鸡只仍然受到保护,粪便里也很少见到卵囊.对肠粘涂片的观察显示杀球灵明显抑制了巨形艾美尔球虫的有性生殖阶段,即配子生殖阶段的发育.从抗球虫指数来看,上述5种药对巨形艾美尔球虫的效力依次是拉萨洛菌素,麦杜拉霉素,杀球灵,那拉菌素和莫能菌素.  相似文献   

20.
兔球虫病是家兔常见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发育需要经过3个阶段,即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根据球虫寄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病理变化分别为肠壁血管充血、出血、十二指肠扩张、肥厚、肠粘膜发生卡他性炎症。可见肝脏肿大,肝表面及肝实质内有许多沿肝胆小管分布的白色或淡黄色的小结节,大小不一。防治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兔场环境卫生,同时使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