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人口流动无论在人数规模还是流动区域上呈不断扩大趋势,农村人口流动给乡村社会带来发展的机遇,也给乡村治理带来困境。本文基于村庄调查,认为当前人口流动背景下村庄治理的出路是,要强化农业保护政策,保障农村农业的发展;要发展非农产业,增强农村经济的内生能力,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并要重视流动人口的人力、社会资本,鼓励农村能人参与村庄治理。  相似文献   

2.
马骏  黄泽文  安宓  郑庭义  向安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89-1091,1119
介绍了珠三角地区农业人口流动的现状,及由此给农村发展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城市化背景下,农业人口流动不仅推动了流入地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及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加快了人口流动速度;同时也衍生出一些新问题,如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管理与乡村稳定治理、土地再次流转的利益分配、农业补贴归属、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区域内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大量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快速流出村庄,人才的流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乡村振兴工作增加了困难。令人欣喜的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一种逆向的流动也在发生,这就是部分农民回乡创业、就业,形成“中坚农民”。“中坚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塑造了新型乡村社会秩序,表现为扩大农民流动空间、充当村庄治理精英和引领农业发展三个层面。本文立足承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深入研究“中坚农民”在农村发展建设中的作用,挖掘“中坚农民”的潜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承德地区农村发展的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不断嵌入乡村,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契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到要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均提到要加强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河南省现有农村人口6480万人,乡村从业人员4815万人,隐性失业人口达1665万人.大量人口聚集在农村,给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美好乡村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农村社区可以说是农村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随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人口结构加剧变化,部分地区非户籍居民大幅增加,非户籍居民的社会融入问题凸显,部分地区存在村庄空心化现象,农村  相似文献   

7.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农业和乡村发展正在与传统农业和乡村发展治理加快融合,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农业农村工作正处在重要转型期和关键发展期,发展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长...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社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乡村治理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农村社区中的适配与延伸。乡村治理共同体即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组织、企业和村民等多元治理主体团结协作,共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快速发展,村企经济日趋活跃,企业参与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渐凸显。“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提出之前,国内学界就展开了关于企业参与乡村治理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京郊传统古村落保护和发展是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和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第一批全国传统古村落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的调查发现,当前水峪村在保护传统古村落和村庄治理中面临着村庄空心化和老龄化、传统古村落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冲突、乡村发展受到有关部门的掣肘、现行项目管理方式给乡村治理带来挑战等四个方面问题,应该从加强统筹、依法治村、自主保护和社会共治等四个方面推动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实现在保护中振兴、在发展中善治。  相似文献   

10.
乡村城市化是农村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对乡村城市化的理论研究涉及到乡村城市化的界定、人口流动、区域发展等多方面的知识。本文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将乡村城市化理论梳理为国外的包括结构理论、区位理论等在内的基础理论和国内的乡村城镇化、现代村庄建设等符合我国国情的实证理论。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为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土地利用关系的重构,实现了乡村发展的转型,并从农村经济、社会服务均等化、村庄治理等各个方面对村庄进行了革新.针对农村新型土地利用关系的重构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并总结了“村企合一”型村庄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对促进乡村治理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相对于农村衰落而言。农村衰落主要表现为农村居住人口过度减少而导致的空心化、老龄化等现象。肇庆市广利镇砚州村是珠三角边缘区的典型的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农村空心化现象:人口结构的空心化、宅基地的空心化、村民参与的空心化、农村精神文化的空心化。出现了农村青壮年及精英流失,农业经济发展受阻;农村内部虚置,农村管理无法有效实施;传统文化没落,农村内涵式发展难以实现;土地制度不完善,造成土地抛荒,加剧社会矛盾;农村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及社会保障落后,生态宜居难以实现等问题。直面农村空心化所带来的农村凋敝格局,为此提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重塑城乡关系,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重构乡村空间布局,促进生态宜居社区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创新乡村治理体系;重塑乡村文化魅力,提升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农业多功能性和长三角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深入分析,为长三角乡村振兴工作指明方向重点。【方法】研究农业多功能性与乡村振兴目标要求的内在关联,进而揭示长三角乡村振兴更加依赖农业多功能性发挥。【结果】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着力点是在发展农村产业的同时,依靠农业多功能性发挥,破解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传统农业文化遗失和乡村治理失效的现实困境。【结论】必须深挖农业经济功能,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回归农业生态功能,把农业建成乡村生态屏障;放大农业文化功能,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强化农业社会和政治功能,助推乡村实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重很高。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要在农村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乡村多余劳动人口的流动,减少城市同乡村之间的差距。文章以农村经济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农村现有状况,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诞生,乡村人口流动俨然成为社会的一种风靡现象,乡村劳动力人口流动的变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聚焦点。针对永兴县劳动力流动状况,具体探究了农村人口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表现为务农劳动力日益减少,城市劳动力日益上升,因此,农村劳动力转型的加快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正本报讯近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攻坚,乡村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这意味我国全面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开展攻坚。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是中央提出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战役之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村庄"脏乱差"问题在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了明显的内部分化,其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分化基础并扩散至职业、经济、权力等多个方面,这种状况在资源型村庄内尤为明显,对乡村秩序维系和基层村庄治理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资源型乡村内部职业、经济和权力结构的分化现状以及村庄"多元型""合作型""有限型"治理模式的实践进行探究,梳理了村庄内部分化"破"的现状与村庄治理"立"的转型尝试之间的互动逻辑关系,进而分析资源型村庄的治理变迁和内部的治理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涵盖了诸多关于"三农"的新概念、新要求、新表述,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三农"的情怀,并切实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同时,它也为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提供了新契机、新思路。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可通过加快农村经济振兴,吸引农民返乡置业;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加大支农惠农支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构农业生产主体;调动新乡贤积极性,充实村庄治理主体等路径来推动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  相似文献   

19.
王荧  沈志忠 《农业考古》2022,(3):267-271
人口流动和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化对于当前乡村振兴意义重大。集体经济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村庄所能选择的非农化模式和道路,本文对一个浙江北部村庄的案例研究表明,该村庄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既无深厚的农业生产和积累,亦缺少坚实的社队企业基础,同时个体经营户实力不足以支撑整个村庄非农化。然而,该村庄却一直有人口流动和外出打工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人口逐渐呈现出"空心化"特征。而人口"空心化"给农村社会的治理和发展等方面带来了很多阻碍,引起了学界、政界等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从人口大量外流角度入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的宏观整体状况,用"推—拉"理论以及人口流动理论简要分析农村人口"空心化"产生的原因,带来的现实困顿,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期为其未来的实践指向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