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偏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典型相关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源与其消费支出结构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实证分析双方各变量间的关联程度及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与家庭设备支出、居民的居住支出关系最为密切;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对食品支出具有显著影响;财产性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呈现出最大相关。由此提出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居民各项收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福建农村居民2000~2009年收入和消费支出相关数据,把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消费支出,从纵向变化上、不同设区市间、不同收入群体、城乡家庭间比较分析福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倾向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按照人们实际支出去向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肖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共8项内容,从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结构(食品、衣着、居住、文教娱乐)与农村居民享受型消费结构(交通通讯、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2方面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河北省农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状况,得出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长,生活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生存型消费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主要是食品消费下降所到导致的结果,享受型正在消费缓慢增长,主要表现在交通通讯支出和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上。根据河北省2003~2007年农村居民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8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具有消除相关性影响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河北省生活消费支出从生存性;肖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农村屠民哇活消静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收入增长与河南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变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并带来消费支出的巨大变化。通过计算1978—2012年期间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灰色关联度,对河南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的相关性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支出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并且各类消费与收入的关联存在差别。最后,从收入和消费两个层面给出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借助《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及其他8类消费支出等数据,建立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信息购买能力、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需求.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需求水平较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拓展农村信息市场是促进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任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54-6657
为了说明我国农村居民不同年度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动情况,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0和2004年的省际截面数据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不同年度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有着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工资性收入与消费支出相关指标关系最为密切。2004与2000年相比,农村居民消费由生存性消费逐渐过渡到非生存性消费,但两年中医疗保健支出典型载荷均较低。由于目前农民实际收入水平较低,这些高层次的、非生存性消费需求无法得到实现。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优化消费结构,在其他收入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提出了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福建农村居民2000-2009年消费支出相关数据,把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消费支出,运用回归法对福建农村居民在2011年至2020年各类消费支出进行预测,预测各项消费构成未来趋势,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比重在2000年之前略有下降,之后一直比较稳定,保持在6%左右的水平,我国农村居民衣着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居民收入增量中用于衣着消费的增量下降;农村居民衣着缺乏弹性,且不同收入水平在衣着消费上差距进一步拉大。将江苏省农村居民按收入划分为五组,分别是低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高收入组,使用2003~201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在衣着消费方面的支出数据,运用EVIEWS方法,研究不同收入组对江苏省农村居民衣着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恩格尔系数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目前正从小康阶段向相对富裕阶段过渡;1998—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中,食品在总消费支出中位居首位,但呈下降趋势;在对农村居民8类消费项目的消费倾向由高到低排序中,处于前4位的依次是食品、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说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消费观念的更新、消费结构的改善,从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转向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品质。人们对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衣着、居住等项目的需求增长速度大于对食品、文教娱乐、其他等项目的需求增长速度,说明收入增加将导致消费结构的改善、消费层次的升级。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131-133
为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其演变趋势,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对人均消费支出和八大消费支出建立了GM(1,1)模型,并且对河南省农村居民2015~2020年的人均消费和消费结构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将约是2014年的2倍,食品和居住占比下降,而医疗保健和衣着占比增长,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说明了河南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将得到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不仅可以反映国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而且对开拓国内消费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的食品、衣着、住房、家庭设备、医疗保健、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及其他8个项目的发展趋势;在结合部分发达国家8个项目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提出稳定并增加返乡农民工收入、转变消费观念、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2012—2022年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HP滤波方法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及消费潜力进行测度。研究表明,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不断缩小,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其消费增长大于收入增长,消费水平主要是受收入低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于全国水平,但恩格尔系数出现反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极不稳定,存在潜在的返贫隐患,新冠疫情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还需时日修复;交通通信建设落后导致农村居民对交通通信的消费意愿最低,支出最缺乏弹性;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潜力发挥相对充分,在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潜力最大,在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方面的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状况。以天津市为例,根据2002—2012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角度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化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从消费水平上看,近1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0年间增长了2.85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4%以上;从消费结构上看,人均食品、衣着、居住的生存型消费支出都趋于下降或持平的状态,但三者之和所占支出比例超过了60%,而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享受型消费支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14.
陈丽宇  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776-3778
分析了宁夏地区人均GDP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并将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介绍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原理、方法和优点。根据1996、2006年宁夏地区的相关抽样调查数据,选择了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和服务8项消费支出变量,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1996、2006年宁夏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6年10年间,宁夏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由小康变为富裕,并接近最富裕水平,城市居民消费理念不断升级;宁夏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由温饱变为小康,其食品、衣着、居住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大幅下降。基于此,提出了扩大宁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县(市)为研究单元,选用两组12个指标(变量)分析了广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水平及其相关性。两阶段聚类结果表明,广西76个县(市)可分为3种收入支出类型:高收入高支出类型Ⅰ,中收入中支出类型Ⅱ和低收入低支出类型Ⅲ。对各收入支出类型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广西农民收入与支出有着较为复杂的相关性。第Ⅰ类工资性收入(X1)与衣着(Y2)、居住支出(Y3);第Ⅱ类家庭经营收入(X2)与食品(Y1)、交通和通讯支出(Y6)、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Y7);第Ⅲ类家庭经营收入(X2)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Y4)、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Y8)等变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一直是经济界争论的焦点。基于1978—2009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宏观和动态的角度,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消费之间的关系。动态分析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不同,短期看,财政支农支出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但对农村居民消费则具有挤出效应;长期看,财政支农支出不仅可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也会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扩大内需的关键是要发挥农村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对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和消费支出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向发展型、舒适型消费升级。(3)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对消费支出有较大的影响。(4)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18.
基于总量和分类支出的视角,从宏观层面对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确实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尤其是对以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为主的发展享受性消费的挤入程度要大于以衣食住为主的基本生存性消费;但在民生财政具体分类支出方面影响却存在着差异,即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而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支出影响微弱。因此,在稳步扩大民生财政支出比重的同时,应注重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等,全面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1—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运用Stata软件,对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该成为新消费刺激的热点;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观念的改善和城镇居民消费示范效应的显现,农村的消费更加多元化,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未来建立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对于刺激新消费热点,以及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魏亚男  李飞  卫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38-16239,16247
运用灰色关联法对不同阶段辽宁省农村居民各项消费对人均GDP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居住支出处于消费支出的主要地位;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占重要地位;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缓慢;医疗保健支出较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弱。提出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扩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政策建议,以此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