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秀康 《蚕桑通报》2004,35(3):65-65
今天,我们广大蚕桑科技工作者满怀喜悦之情庆祝<蚕桑通报>五十华诞. 在半个世纪的光辉岁月里,<蚕桑通报>遵照"发展蚕业科技,促进蚕桑发展,提高广大蚕业科技人员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宗旨,在繁荣蚕业科学研究,推进蚕业科技创新,促进蚕桑生产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陈清奇 《蚕桑通报》2004,35(2):61-62
<蚕桑通报>从创刊已走过50年历程,笔者从事蚕桑工作50余年来,可以说<蚕桑通报>是与我相伴而行,共同前进,并结下了不解之缘.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以下3件事.  相似文献   

3.
楼程富 《蚕桑通报》2004,35(4):61-64
创刊于1954年的蚕桑通报已走过了她50年的光辉历程. 浙江蚕桑产业的发展,孕育了<蚕桑通报>的诞生,促进了<蚕桑通报>的成长,蚕桑产业相关科技刊物的创刊与发行标志着蚕业作为独立学科的完整发展,刊物的出版发行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对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汤传根 《北方蚕业》2003,24(1):52-52
1959年以来,我一直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多年来累计在<蚕业科学>、<中国蚕业>、<蚕桑通报>、<江苏蚕业>、<北方蚕业>等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及各类实用文章70多篇,计27 万余字,其中有18篇获省、市、县有关部门颁发的优秀论文奖.计获得国家、省、市、县科技进步奖24项.现就怎样撰写蚕桑实用技术文章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徐俊良 《蚕桑通报》2004,35(3):57-60
<蚕桑通报>是由浙江省蚕桑学会主办的综合性蚕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54年8月,迄今已有五十年了.半个世纪来<蚕桑通报>在党和国家及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面向生产、面向经济建设、面向浙江蚕桑学会会员和全国蚕业科技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普及与提高结合的方针,为团结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开展学术交流,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浙江乃至全国的蚕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元锁胜 《蚕桑通报》2004,35(2):65-65
我是<蚕桑通报>的一位忠实读者,年年订阅,并有几篇拙作见刊,感谢知遇之恩,写几句顺口溜,献给<蚕桑通报>创刊50周年.  相似文献   

7.
蚕桑通报创刊60周年啦,像人生经历了一个甲子,从1954年的创刊至今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展示了我国桑蚕茧丝绸的辉煌和成就,是一部记载我国蚕桑事业发展的现代史书,也是一本体现蚕桑工作者的科技实录。回顾我的人生,从上大学开始学习蚕桑科学,进入蚕桑事业的大门,成为一个蚕桑工作者,蚕桑通报无疑是我入门的重要向导之一,给了我很多的启迪,特别是引导科研论文的写作等,使我受益匪浅,在我的心里,《蚕桑通报》就是我们蚕业工作者的《Nature》和《Science》。  相似文献   

8.
杨增群 《蚕桑通报》2004,35(B08):18-18
我是《蚕桑通报》的热心读者,也是每期必看的自费订阅者。我认为,该杂志介绍的技术推广和调查总结等内容,很结合蚕桑生产的实际,很适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很适合咱们蚕农朋友的口味。作为蚕桑技术推广的科技工作者,我觉得:《蚕桑通报》真不愧为全国优秀的专业期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蚕桑通报》杂志创刊六十周年,也是我投身蚕桑行业并从未间断一直为之努力的十五周年。伴随着我省蚕桑产业的优化与提升,我也经历了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从“职场菜鸟”变成了基层蚕桑工作上的业务骨干。《蚕桑通报》,从1999年开始一路伴我走来,她犹如大海航行中为游轮点亮的灯塔,给我指明前行的方向;又是我专业道路上迷茫时的引路人,付于我披荆斩棘的勇气。她是桥梁,是纽带--崇尚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集蚕业科技专论、试验研究、科普推广、经验交流于一体,是我们广大基层蚕桑技术人员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0.
淳安县实施"蚕桑西进"工程开局良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安被列为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市),这对加快蚕桑产业发展是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淳安县紧紧围绕<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要求,积极调整蚕桑产业结构,掀起了种良种桑、建优高基地的热潮,蚕桑产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1.
时光流转,物换星移。一晃已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29年了。记得刚走出校园时,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婺城区独立负责蚕桑技术推广工作,没有前辈的指导,工作中碰到一些难题不知如何解决,科研工作更不知从何下手。在有关领导的指导下,开始阅读《蚕桑通报》,每期总有1~2篇论文吸引我眼球,为我工作提供帮助,从而迅速适应了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开始明白所谓的科研就是试验、记录和传播,而记录和传播与杂志密不可分,我们从事的蚕桑技术推广工作更与《蚕桑通报》戚戚相关。于是,在从《蚕桑通报》中吸取养分的同时,我也开始慢慢地尝试将工作中的一些心得,试验、调查等情况整理给《蚕桑通报》投稿,让同志们也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成果。29年来,慢慢地形成一种习惯,但凡有一点可以总结的试验和基层经验,略作整理即发往《蚕桑通报》。岁月无痕,笔墨留香!不知不觉已发表了20余篇论文(含合著)了。  相似文献   

12.
杨增群 《蚕桑通报》2004,35(2):65-65
我是<蚕桑通报>的热心读者,也是每期必看的自费订阅者.我认为,该杂志介绍的技术推广和调查总结等内容,很结合蚕桑生产的实际,很适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很适合咱们蚕农朋友的口味.  相似文献   

13.
《蚕桑通报》是我的老师,是我开始专业学习和工作后的衷心朋友,在《蚕桑通报》中,我更多了解了现代蚕业的信息,学习到了更多的实用技术,同时也是交流经验的好平台。  相似文献   

14.
贺词     
《蚕桑通报》2004,35(B08):7-7
欣闻《蚕桑通报》创刊50周年,值此纪念会之际,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50年来为《蚕桑通报》发展作出努力的所有编辑和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关心和支持《蚕桑通报》发展的有关单位和广大读者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5.
龚国 《四川蚕业》2015,(1):58-60
<正>蚕桑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自嫘祖煮茧缫丝至今,已历5000余年。漫漫历史长河中,既有"丝绸之路"的悠悠岁月,又有文人骚客的浅唱低吟,时间的浸润已使"蚕桑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最具吸引炎黄子孙和外国友人的本土根源文化之一。作为四川重要的蚕桑大县,乐至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业资源基础雄厚,蚕桑文化积淀深远,发展蚕桑产业已成为乐至创建"川中生态型经济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产业软实力的突  相似文献   

16.
多年以来,蚕桑生产被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对待.蚕桑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高,专业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户少,蚕桑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不大.据统计2001年杭州市全市共有桑园面积8952 hm2,种桑养蚕农户84457户,全年饲养蚕种239569张,生产蚕茧10772 t,蚕茧产值9878.6万元.平均户拥有桑园面积1060 m2,户均年饲养蚕种2.8张,户均蚕桑收入为1169.7元.这几年来,随着全省"蚕桑两进"工程的实施,杭州市蚕桑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桑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效益化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说起《桑蚕通报》,我与她还有一段特别的情缘。 我是学蚕桑专业的。那是1998年,我到一位同事家去玩,无意中发现他的书架上,摆放一本书。我拿起一看,封面上印有《蚕桑通报》几个刚劲的大字。我随便翻了翻,可谁知,翻着翻着,我就被书中内容吸引住了,里面不仅有前言的理论知识,还有实用技术,很切合农村养蚕实际,信息量也非常的丰富。说真的,以前我也订过蚕桑杂志,往往理论知识多,实用的少,对于农村技术员指导性不强。而《蚕桑通报》却不同,我非常地喜爱。  相似文献   

18.
李民 《蚕桑通报》2014,(4):58-60
《蚕桑通报》陪伴着我一路走来,从毛头青年,到成熟中年,从一名普通的蚕桑技术人员,成长成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提高蚕桑经济效益 促进蚕桑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组织实施的"蚕桑西进工程"已于去年9月吹响了号角,这对作为蚕桑西进的重点县--淳安来讲是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该如何把握?笔者认为进一步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是促进蚕桑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如果蚕桑经济效益上不去,即使一时发展了也不能长久.惟有提高蚕桑的比较效益,淳安的蚕桑生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在今后蚕桑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2003~2004年)>、<淳安县蚕桑发展规划(2003~2007年)>指导我县今后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凉山州冕宁县沙坝镇村民陈友刚,2015年依托蚕桑发展项目实施,以每年200kg大米市值为承包费流转土地180余亩(12hm^2),按"6215"的栽培模式全部建成了标准化桑园,同年成立了"冕宁县沙坝镇友林蚕桑家庭农场"。2019年12月,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其定额管理经验在提升蚕桑产业效益方面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