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深圳华侨域——锦绣中华的开发为例,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对旅游策划、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内涵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旅游景区的策划、规划、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析自然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产品开发是旅游规划的中心。文章针对自然保护区旅游产品的特点,可开发类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原则等加以分析,以期促进保护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策划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轿子山为滇中第一山,是位于轿子山自然保护区中部的旅游小区。为开发保护区旅游资源,云南省旅游部门规划将其列入昆明地区北圈旅游开发项目,为避免盲目性,前期作项目策划十分必要。在保护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对旅游项目进行策划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森林旅游赵海泉,赵建林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起源于美国。1972年美国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首开现代人类森林旅游之先河。之后,美国国会于1960年通过森林资源多用途法,明确规定林地和草原的功能之一就是开展森林旅游;1987年开始制定...  相似文献   

5.
陇南地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森林旅游风景资源质量和开发建设进行探索,正确认识景观资源,开发价值,为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实现森林旅游资源的最大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通过对洋汤河森林公园风景质量和开发价值进行评价,可以看出,制约陇南地区森林风景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开发建设条件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6.
柴河林业局地处森林与草原交错地带,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文章通过对柴河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和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及旅游游客流量和旅游收益分析,对该局森林生态旅游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为今后该局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荆林区的森林旅游开发应找准优势,准确定位,科学规划,高起点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管护,扩大宣传,通过科学有序地发展森林旅游,促进该林区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动态     
《中国林业产业》2012,(3):78-79
制定世界一流的森林旅游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森林旅游设施,开发世界一流的森林旅游产品,是海南森林旅游发展的基本定位。海南把全省作为一个大的森林公园来规划,整合全省热带森林资源,逐步建立起政府主控、规划主导、市场运作、有序开发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华中农业大学旅游规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高校旅游发展现状,重点针对高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高校旅游项目内容形式、高校旅游系统建设及高校旅游特色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了一套旅游规划方案,旨在从规划的角度突显高校旅游特色,以期为高校旅游开发提供一条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0.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陵是他的安寝之地。炎帝陵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炎帝陵旅游资源有利于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文中从炎帝陵区森林旅游开发、炎帝陵旅游理念的创立、开发炎帝陵旅游区的建设规划和创建旅游线路的设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国内部分公路景观设计西洋化和雷同化的状况,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地域特征在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草原天路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在详细分析其区位、自然环境、社会人文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形成突出生态景观、展现地域文化、丰富休闲服务的规划设计理念,将草原天路规划为"一脉四段七区及多个体验节点"的带状风景线:即以草原天路为主脉,划分天路梯田、草原牧歌、长城文化、尚义4个景观段落,桦皮岭、草原布达拉、花兰井、汉诺坝、野狐岭、正边台、大青山7个特色景观区,将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整合在一起,旨在打造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自驾游风景线,为今后的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滚龙沟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资源,可以建设成为著名的西柏坡红色旅游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成为现在正在大力提倡的乡村旅游试验示范.文章提出了开展滚龙沟旅游的方向及规划要点,认为为了保证红色旅游的顺利开展,还必须在森林生态景观方面作适当的补充,并对植被恢复及旅游发展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目标的规划两方面着手,分析其背景、概念以及关系,探讨了旅游目标失效的原因。然后分别从旅游发展目标体系的前期分析、中期建立、后期操作控制与实施3个过程建立了规划的目标体系,有助于把旅游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在旅游地开发规划初期,就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进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预测,是景区发展研究的一种创新。以待开发的武汉大富庵旅游地为例,运用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城郊型乡村旅游地开发规划要遵循突出乡土性的原则、适应市场与创造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尊重现状与产品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社区整体发展与各方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兼顾综合效益的原则,其开发规划的方向是:旅游资源乡土化开发、营造乡村意象、旅游产品休闲化开发、旅游市场品牌化开发、合理设计经营机制、清洁化生产。以杭州富阳白鹤村为例,对白鹤村发展乡村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并从乡村体验旅游产品规划、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乡村意象营造、经营机制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白鹤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研究山西森林公园建设总体布局和规划入手,对森林公园建设的地域、层次、类型及森林旅游线路的开辟等做了总体战略规划,并对规划的实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认为,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山西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只有依据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把森林旅游纳入全省旅游产业的大循环中,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稳定的森林旅游热线,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山西森林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形成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临龙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2):63-65,70
介绍中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概念,公路、铁路网络,途经的省市及节点城市、旅游景区等概况。分析大通道构建后产生的人流的吃、住、行、购、游、娱活动以及项目施工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作用。藉此提出从规划阶段预防做起,环境保护突出大草原的核心点,坚持绿水青山永续发展等防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我国旅游规划发展30多年来指导旅游规划的主要理念,对我国旅游规划理念从资源主导理念到市场导向理念转变,再到以人为本理念,反规划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转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我国旅游规划理念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作了浅显概括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恩施州发展森林旅游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概述了恩施州开展森林旅游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对恩施州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及定性、定量评价,提出了开展森林旅游的规划、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唐河流域旅游资源群落的灰色组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级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河北唐河流域旅游资源群落进行评价,建立了旅游资源群落评价因子的结构体系,提出了景点集中度、湿度、气温等因子的计算公式,阐述了旅游资源群落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