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蚜和茶楼癭螨、茶短须螨、茶黄螨等螨类是福建省茶区常见的刺吸性口器害虫、害螨,以往茶园防治茶蚜主要使用扑虱灵、乐果、甲胺磷等剧毒、高残留农药,防治螨类则大量使用三氯杀螨醇.造成极为严重的农药残留,为此,应抓紧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及茶园适用生物农药的筛选与应用技术研究,作为无公害茶叶生产系统的配套技术,以替代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本试验对集琦虫螨克等药剂对茶蚜及螨类适用性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害虫茶蚜(ToxopteraaurantiiBoyer);茶橙癭…  相似文献   

2.
使用石硫合剂防治茶树害螨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螨类是我省茶树主要害虫,为害性仅次于假眼小绿叶蝉。在闽东茶区发生的主要有茶检疫螨、咖啡小瓜螨、茶短须螨、茶黄螨等。它们主要以成、若螨刺吸茶叶汁液,不但阻碍茶树芽叶生长,而且影响下一轮茶芽萌发,导致茶叶减产、品质下降。更由于害螨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加之成、若螨虫体很小,肉眼难以察见,往往被忽视而致成灾。为了有效地控制螨类的为害和保护天敌及降低农药残留。笔者于1998年冬季在茶园使用石硫合剂进行螨类等害虫的冬防清园试验,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及方法三.且试验农药品种及浓度石硫合剂,原…  相似文献   

3.
斯里兰卡茶树主要害虫是茶枝小蠹虫(xyleborus fornicatus Eichh),近15—20年来,主要发生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茶园,大部分茶园受害均很严重。此外,还有一些季节性害虫,象茶卷叶蛾(Homoma CoffeariaNietner),象螂(Macroplectra narariaWoore)以及螨类(主要为茶红蜘蛛螨(Oligonychus Coffeae Nietner)与茶短须螨(Brevipalpus Californicas Banks)。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一种天然保健饮料,过去长期使用有机氯化学农药防治条小绿叶蝉和茶叶害螨,致使茶叶有机氯的残留量增加,茶叶健康饮料受到威胁。为更有效地降低茶叶中有机氯的残留量,寻求替代茶园中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省农科院和省绿十字生物中心联合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生物杀虫剂——天霸,其内含高效价杀虫晶体蛋白和害虫解抗增效剂。今年我县引进天霸对茶小绿叶蝉和茶叶害螨进行防治试验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一供试药剂及浓度1.沃霸可湿性粉剂(省农科院、省绿十字生物工程联合发展中心提供)800倍液;2.15%唯螨酮可湿性…  相似文献   

5.
57%炔螨特乳油防治茶叶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螨为江西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在江西一年发生11—13代,夏秋季节高温干旱发生严重。以成、若螨危害茶叶,初期症状不明显,渐致叶片失去光泽,叶色转暗,叶脉变红,继则叶片失水变薄、皱缩、变红,如同火烧。此试验选在夏秋茶叶螨发生高峰期。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7%炔螨特乳油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73%炔螨特乳油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产品,市售。1.2供试地概况试验地点选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试验茶园,地势平坦,土质良好。茶树品种为白毫早,成龄茶园,双行种植,茶树长势良好,田间管理均一致。1.3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  相似文献   

6.
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茶叶蝉的一类重要害虫,安溪县原发生的主要种类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和侧多食跗线螨(黄螨).近年来,我们在安溪县虎邱、西坪、安溪县茶科所的病虫调查与测报过程中,发现一种黄色的蜘蛛,其形态特征和为害情况与上述五种螨类不同.现将初步调查观察的形态特征和为害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县茶园逐渐蔓延着螨类的危害。在危害茶树的螨类中,据初步调查有茶橙瘿螨、短须螨和茶叶瘿螨三种,其中以叶瘿螨发生量较多,为害面积较大。1984、1985年的7—8月,我们应用美国有利来路化学公司提供的73%的克螨特(Comite)乳剂对茶叶瘿螨进行了田间试验,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茶叶》1981,(1)
我省茶园病虫种类很多,主要害虫种类有茶尺蠖、茶毛虫、茶叶螨类、小绿叶蝉、蚧类(长白蚧、蛇眼蚧、椰园蚧)、茶叶象(虫甲)等;主要病害种类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芽枯病、茶炭疽病等。供应的农药品种,从60  相似文献   

9.
选择山东主要茶区日照、莒南、淄博、泰安樱桃园和泰安小津口的生产茶园,于2009年4~10月每月上旬定园调查害虫及天敌资源。调查发现茶园害虫(螨)40种,分属2纲8目25科。编制山东茶园害虫资源名录,为本茶区茶树植保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树病虫发生防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病虫害是茶叶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三十多年来,我国对茶树病虫害的种群组成和变化,主要病虫和天敌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防治策略和理论以及具体防治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几个方面对茶树病虫的发生和防治的进展进行讨论,并对本世纪末期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一、茶园病虫种群结构我国茶区幅员辽阔,病虫种类繁多,已有记载的茶树害虫400多种,病害100多种。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茶丛茂密郁闭,茶园微气候和营养条件变幅较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茶园病虫区系。原来的优势种一般仍然保持优势地位,主要害虫种类有:小绿叶蝉、螨类(茶橙瘿螨、茶叶瘿蟥、跗线螨、茶短须螨)、尺蠖类(茶尺蠖、油桐尺蠖、云尺蠖、木(木尞)尺蠖)、刺蛾类(茶刺蛾、扁刺蛾)、茶毛虫、茶小卷叶蛾、蚧类(蛇眼蚧、椰圆蚧、角蜡蚧、长白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马山生态茶园害虫种类以及发生程度、危害程度的调查,发现有害虫11种,其中咖啡小爪螨(Oligonychus coffeae Nietner)秋季发生严重,而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ethe)春夏时期发生严重。结合马山生态茶园发生的情况,采用综合防治茶叶害虫的措施,并对主要害虫茶红蜘蛛和假眼小绿叶蝉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建议,为进一步利用和保护丰顺马山生态有机茶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保证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一) 浙江省庆元县山区,境内山峦起伏,自然条件复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既宜于各种作物生长,但各种病虫也易发生。茶叶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的原因之一,是受到多种病虫害影响。一般茶园受病虫为害损失10%左右,严重的损失40%以上。该区茶园的主要害虫有小绿叶蝉、茶叶螨类、长白蚧、椰圆蚧、蛇眼蚧、茶细蛾、茶毛虫等十余种,小绿叶蝉是  相似文献   

13.
临沂地区是个新茶区,仅十几年栽茶历史。全区现有茶园六万余苗。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各种茶树病虫害相继发生和蔓延,茶叶瘿螨现已成为主要虫害,据调查日照、莒县、莒南、临沭、沂水等各个产茶县均有发生,为害后可使茶叶减产二、三成。为了夺取茶叶高产,必须加强对茶叶瘿螨的防治。我站近年来观察、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喷施宝"有机水溶叶面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获取科学、准确的试验数据,掌握其大范围专业园区的使用方法,特进行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茶园保康县湖北荆山锦茶业有限公司螺丝沟生产茶园,海拔约700m,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树龄20年,树高90cm,树幅130cm,覆盖度达87%,茶树长势均匀。201 1年度亩产干茶35kg(主要原因2010年秋冬干旱和低温持续时间长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5.
宝山茶场茶园病虫及天敌与杂草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踏查与抽样详查的方法,查明宝山茶树害虫(螨)14种,害虫天敌36种,茶树病害5种,茶园杂草53种,提出4条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频振式杀虫灯在山地茶园害虫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连明 《茶叶》2007,33(2):110-111
明溪县地处闽西北山区,山地茶园害虫种类多,发生规律较为复杂,防治难度大。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夜蛾类、天牛类、叶甲类等害虫日趋严重,造成化学农药使用过度,导致这些害虫抗药性增强,给茶园的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2002年起在山地果园上推广频振式杀虫灯,对害虫诱杀效果突出。为此,我们于2005年在城关茶场安装频振式杀虫灯5盏,定期观察,以掌握频振式杀虫灯在山地茶园的杀虫效果和使用技术,为明溪县茶叶生产提供先进的物理器械及防治方法,现将试验结果作个总结。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择在茶树种植面积较大,管…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省茶园鳞翅类害虫的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湖南省农业厅经作局对湖南省茶园病虫天敌普查的基础上,结合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湖南省主要茶树病虫及天敌资源调查与鉴定课题(2008FY210500-2),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于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对湖南省的郴州南岭茶场,桂东玲珑茶场等11个市区的20个不同茶园进行了一次系统性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茶园鳞翅类害虫种类共计161种,隶属25科,刺蛾科31种、毒蛾科29种和尺蛾科22种为主要优势科类,其中以茶尺蠖、茶毛虫和茶蓑蛾为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的新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除部分源自被污染的环境外,其主要来源是直接施用化学农药.因此,茶叶中农药残留品种及含量的变迁与化学农药品种的衍化更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早期在茶园中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导致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茶叶中高水平的六六六、DDT残留.有机氯农药被禁用之后,70年代开始在茶园主要使用毒性较低、降解较快的敌敌畏、马拉松、辛硫磷、乐果、杀螟松等有机磷农药防治虫害,代森锌、托布津和波尔多液等防治螨类和病害.80年代初又引进高效低残留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由于这类农药对害虫天敌的杀伤力强,并出现了抗药性等问题,至80年代末,茶园中开始使用第三代农药,如安全低毒、具选择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扑虱灵和除虫脲.目前,我国茶园杀虫剂的品种已比较齐全,与化学防治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相当,但杀螨、杀菌剂的开发进展缓慢,有的地区为了控制茶树螨害,不得不使用已禁用的三氯杀螨醇,加上茶园经营体制改革后,分散型农户在农药使用方面缺乏指导,在茶园中使用剧毒农药的事件屡有发生.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大量茶样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分析,试图阐述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演替趋势及存在问题,以揭示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新特点,探讨进一步控制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蕉城区不同海拔茶园气候差异与茶叶化学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蕉城区5个不同海拔茶园气候与茶叶化学品质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月份蕉城区不同海拔茶园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幅较小,差异不显著,而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呈现显著的增加;不同海拔茶园,茶叶茶多酚含量差异大,氨基酸总量差异较小,酚氨比差异也较大;氨基酸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减少趋势,而咖啡碱、水浸出物和酚氨比随海拔升高而呈增加趋势;不同海拔茶园气候和茶叶化学品质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与蕉城区受海洋性和山地气候共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我省茶树受螨类为害日趋严重,该类害虫逐渐上升为茶树的主要害虫。为便于田间观察和该类害虫种类识别。我们根据近二年在英德等地茶园采集的标本和现有资料,对茶树五种害螨田间形态识别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特征,编集成检察表,提供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