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进行苗木分级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日本落叶松Ⅰ级苗造林,成活率高,保存率好,能促进林分快速郁闭,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选择Ⅰ级苗造林10a后,保存率仍能达到93.6%,比混合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9.5%,树高生长量提高30.3%、胸径生长量提高50%,林木质量优异,林木分化不明显。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是今后人工更新应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62年4月,在福建南平西芹林場,对杉木純林进行森林撫育采伐試驗。为了深入地研究撫育采伐后环境条件对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加速林木生长,縮短森林工艺成熟时間,促  相似文献   

3.
华北落叶松耐寒、耐干旱、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生长发育良好。其生态表现很适应塞罕坝等坝上地区的气候和立地条件。多年来落叶松是塞罕坝造林的主要树种。根据塞罕坝多年培育落叶松的实践经验,要想育出高质量的落叶松。必须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长白落叶松又名黄花落叶松、黄花松,是辽宁省乡土树种。它性喜寒冷湿润,易栽植,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成材早,树干通直,自然整枝良好。是辽宁省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辽宁省的广大贫下中农和科技人员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10 a的营造纯林、与枫香混交造林、与鹅掌楸混交造林的对照试验研究表明:日本落叶松与枫香、鹅掌楸等阔叶树混交造林,既能改善林地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落叶松林分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减少病虫和风雪危害,增强落叶松林的抗灾能力。日本落叶松适宜和喜光、深根性的中山速生阔叶树种(常绿阔叶树或常绿落叶阔叶树)混交造林。  相似文献   

6.
张永文 《中国林业》2012,(10):53-53
中幼龄林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中幼龄林抚育是改善森林环境、调查林木组成、促进林木生长、培育森林资源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对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加快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山西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落叶松人工林中幼龄林  相似文献   

7.
造林基本技术措施对人工林生长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笔者现结合呼伦贝尔市南木地区的环境和植被地带性分布情况,就造林基本技术措施对人工林生长的作用做以简要阐述。一、适地适树造林的目标就是将树种栽植到适宜的地方,同时在每一发育阶段有其适宜的生长空间。根据南木地区的立地条件和生境,该地区造林可选择乡土树种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也可选择引进树种长白落叶松。实践证明:这三个树种在南木地区生长快,易成活,树干修直,材质好,抵御病虫害和其它灾害的能力强,已成为南木林业局造林的主要树种。二、良种壮苗良种壮苗,是培育参天大树的物…  相似文献   

8.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具有生长快、材质好、耐腐朽、耐干旱、耐瘠薄等特点.该树种是华北地区中山以上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在辽宁属于引种栽培.20世纪90年代初,辽西地区造林所需的华北落叶松苗木多来源于河北等地,由于长途运输等原因,造林成活率较低.为了尽快培育出适于本地造林的合格苗木,我们在凌源市前进乡苗圃进行了华北落叶松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9.
关于落叶松人工幼中林抚育间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安落叶松是牙克石林区乡土树种。落叶松人工林郁闭成林后,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开始分化。据调查15—16年生落叶松人工林被压木占16%,中层木占65%,上层木占19%,林木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为了保证立木生长有适应的营养面积,合理调整立木密度,充分利用地力,改善林分环境条件,促进林木迅速生长,缩短培育周期,发挥森林的生产效能,尽快培育出材质好数量多的后备用材林基地。我们于一九七九年秋开展了对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杨树无根大苗的苗木培育、整地、造林及抚育技术,通过造林试验,造林成活率达98%,林木生长与常规造林相差无几,减少林木后期管理费用80%。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强了对林木引种驯化工作的领导,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林木引种驯化工作已由原来少数科研、教学、植物园等单位,扩大到国营林场、苗圃、农场和农村社队。如黑龙江省富裕县富路公社富路大队贫下中农,从1966年以来,先后引进42个杨树优良品种,经反复试验,选出了适于当地生长的三个品种,实现了杨树造林良种化。江苏、湖北两省的广大林业工人和贫下中农,研究创造了一套水杉无性繁殖技术,解决了引种、造林的苗木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为我国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我省从一九六○年左右先后在长春、吉林、通化等地发现该病,以后发病面积逐年扩大,至今几乎全省所有落叶松人工林均有该病发生,影响着林木生长.历年发病严重的林分,林木树高、胸径、材积年生长量均减少50%左右,甚至有的死亡.所以对早落病进行防治是保证林木速生丰产,巩固现有造林成果的重要措施. 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对该病进行了试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相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与林木生长发育的关系极为密切,它决定着树种的分布范围,影响着林木的生长速度。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气候因子又有所变化,形成特有的森林小气候。为具体地揭示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本文拟利用数量化理论Ⅰ以落叶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为例作以探讨,找出影响落叶松胸径生长的主导因子,并给出预测方程,从而为制定营林措施。造林设计,适地适树,产量预估等提供理论依据。为进行此项研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卓资县上高台林场于1986年在水磨沟营林区试栽华北落叶松速生丰产林,至今林分面积已有一万多亩,生长良好,每公顷年平均蓄积生长量为10.93立方米,达到或超过国家专业标准和内蒙古农委制定的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标准。经过抽取70块标准地调查分析,海拔高、坡向和土层厚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海拔高适宜于1300-1600米,坡向以阴坡为好,土层厚大于70厘米。只要注意选择造林地,并采取适当的造林技术措施,营造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是可行的。现将我场在造林地选择、造林技术等方面作以简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降香黄檀引种造林,其育苗方法分为播种育苗和侧枝扦插育苗。播种培育的苗木造林采用截干切根造林,侧枝扦插繁殖的苗木造林采用截干造林。在黄红壤地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且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分析树龄8年的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轻基质网袋苗造林成林后的生长状况,评价轻基质网袋技术对林分生长的影响。随机抽取2014年造林的网袋苗和2015年常规苗成林小班各5个,通过布设样地来调查林木树高、胸径、保存率等林分因子,分析2种小班间林分因子的差异。幼龄林初级阶段的的网袋苗生长表现更为突出且优势明显,其林木的高、胸径、保存率和单位面积蓄积量比裸根苗分别高出了0.9 m、0.4 cm、12.11%、1.690 4 m~3。这种技术可以推广到北方更多适合栽植日本落叶松的区域以及其它落叶松的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黑松是发展造林事业重要而广泛的树种。造林实践不断证明,在很多情况下,落叶松、黑松纯林不仅病害、虫害明显严重(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枯梢病、落叶松毛虫;黑松枯枝病、落叶病、小蠹虫等),而且单株立木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以及林木完满度也远不及落叶松、黑松混交林。为确切地说明纯林与混交林的生长量及其林木完满度的高低及林木材质的优劣,我们深入了伊丹、马鞍、新家等三个国家林场,对立地  相似文献   

18.
所谓森林评价,就是评定森林的经济价值,传统的方法是分别评定构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林地和林木的经济价值。落叶松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建国后,落叶松人工林面积已达92万公顷,居东北林区主要造林树种之首。目前,大部分落叶松人工林的林龄在20~30年之间,正值材积生长高峰,同时也是经济效益高峰。研究落叶针人工林的森林评价,对于合理培育和利用落叶松人工林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根据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勃  相似文献   

19.
1964年以来,我区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丘陵区开展杉木林基地的营建工作。营造早的林分,经过培育,已经郁闭成林,大部林相整齐,生长良好。但由于造林初期多采用400株左右的密度,3-5年郁闭成林,个体之间竞争激烈,致使林木生长缓慢,影响成材。因而及时地进行成林抚育间伐工作,是丘陵区杉木林基地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去年7-  相似文献   

20.
吕梁山南段华北落叶松的引种始于70年代中期,至今已营造人工林3450余hm ̄2。试验和大面积推广成功的实践表明,该区具备华北落叶松生长所需的水、热、肥条件,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林木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经济价值高,优于乡土树种油松。文中分析了树种的适应性,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与气象因子、立地因子的关系;林木生长与坡向、坡位、海拔、纬度等因子的关系;研究了生长过程和林木的分化,并为该区选择了4个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