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茶叶》2006,28(5):30-31
我国今年夏季气候异常,大部分茶区如浙江、重庆等地干旱,茶园旱害较严重,各地采取各种抗旱减灾措施,甚至出动消防车为茶园浇水.最近,本刊记者就提高茶园抗旱能力和受害茶园恢复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吴洵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叶阳 《中国茶叶》2004,26(1):13-13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通过浙江省工程咨询管理协会的综合实力评估,经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获“农业(茶叶)工程咨询”丙级资质证书,成为国内茶叶行业首家具有“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服务范围涉及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茶叶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规划咨询,编建议书,编  相似文献   

3.
《茶叶科学》2005,25(3):228-228
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批准的有机茶专业认证机构。  相似文献   

4.
《茶叶科学》2019,39(1):80-80
1.发明专利(1)一种降低砖茶含氟量的加工制作方法,授权编号:CN02137323.X;(2)一种蒸青珠茶的加工工艺,授权编号:ZL200410066260;(3)一种茶氨酸的提取工艺,授权编号:ZL200310109053.9;(4)一种提高γ-氨基丁酸含量的茶叶加工方法,授权编号:ZL200310109054.3;(5)一种茶叶汁的提取方法,授权编号:ZL200310108149.3;(6)消减固定相的逆流色谱分离方法,授权编号:CN1506360;(7)一种提取葛根中多种有效成分的方法,授权编号:CN1210567;(8)一种制备四种茶黄素单体的方法,授权编号:ZL200610154852;(9)茶叶保鲜剂,授权编号:ZL200510062020.2;(10)一种制备四种茶黄素单体的方法,授权编号:ZL200610154852.1。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05,27(4):4-5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于6月17日在杭州成立.本刊记者就有关茶叶质量检测问题走访了检测室主任陈宗懋院士.  相似文献   

6.
《茶叶科学》2001,21(1):25
第五届亚洲有机农业科学大会暨会员大会定于 2 0 0 1年 1 0月 31日至 1 1月 4日在中国杭州召开。国际有机农业及有机食品标准研讨会也将同时举行。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 (The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OrganicAgricultureMovement,简称IFOAM)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最庞大、最权威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 ,致力于在全球开展有机农业运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亚洲分会 (简称IFOAM -Asia)是IFOAM在亚洲地区的分支机构 ,它致力于在亚洲地区推广有机农业。IFOAM…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从3月6日开始的强冷空气,对当前正进入舂茶生产期的浙江茶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做好茶园的防冻减灾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积极采取行动,及时提出茶树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技术措施,派出科技人员前往杭州、台州、绍兴、温州、衢州和丽水等地开展茶树冻害调研和指导减灾工作,同时利用电话、电子信箱等方式收集汇总各地茶树冻害的情况,以便及时掌握冻害的进展情况,有效开展减灾和恢复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08,30(3):1-1
今年1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连降大雪,加上长时间的低温冰冻,给部分茶区造成了严重的雪灾冻害。1月31日,根据农业部科教司的统一安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茶叶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研究员通过电话了解茶园受灾情况,于2月2日将茶区受灾情况和应急技术措施上报科教司。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07,29(1):1-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副所长,我国著名的茶叶生化专家,中共党员、民盟盟员阮宇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22日9时40分在杭州逝世,享年90岁。阮宇成同志遗体告别仪式1月25日上午10时在杭州殡仪馆举行。阮宇成同志,汉族,籍贯上海,生于1918年2月。1942年12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参加工作至1951年,先后在上海担任工厂技术专员、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2004,26(4):4-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研制成功一种新型保健茶——γ-氨基丁酸茶(Gabaron茶),该茶具有显著的降血压等保健功能。自1987年在日本投放市场以来,深受消费者特别是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青睐,目前已有成茶、袋泡茶和罐装茶饮料等系列产品面市,引起世界各茶叶生产国的普遍关注。那么,γ-氨基丁酸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前景怎样呢?本刊记者采访了多年从事该项研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的林智博士。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2003,25(1):4-5
自1999年以来,关于我国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在茶叶界内和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众说纷纭,甚至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三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基层部门的认真实施下,茶叶中的农残水平逐年下降,出口茶叶中农残的超标率也明显降低,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近年来在某些报刊上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报道和观点,误导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并波及国外,影响我国茶叶出口,比如将检出率等同于超标率、曲解欧盟标准等。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权威陈宗懋研究员对这些问题非常关心,并利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对茶叶农残问题要科学、公正、客观。为此,本刊记者最近对陈宗懋研究员作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2008,(11):1-1
1956年6月,经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准,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始筹建。1958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浙江杭州正式成立,茶叶所辉煌华茶、富裕茶农的梦想由此启航。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叶》2008,30(12):4-6
2008年11月17~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隆重举办了茶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暨建所50周年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发来贺信。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杨雄年,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巡视员曹一化,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王运浩,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中国茶叶学会经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取得了“茶艺师”和“评茶员”培训资格;2003年底经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准,中国茶叶学会成为茶叶行业四个工种(茶艺师、评茶员、制茶工、茶园工)的培训基地;2005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建立“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10年来,本着“质量第一、服务至上、诚信为本”的理念,科学设置课程,聘请知名专家授课,规范培训流程,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举办茶业职业技能培训班200余期,培养茶艺师、评茶员(师)、茶叶加工工10000多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9000多名,培养农推硕士120名,培训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成为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培训机构。2011年,“中国茶叶学会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中国科协“全国继续教育示范试点基地”。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茶业界泰斗,现年九十三高龄的吴觉农先生,曾在崇安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 吴老于1941年3月从四川重庆带领中茶公司技术处大批人员,来到浙江衢州万川,又在东南茶区招聘了许多茶叶科技人员,筹设东南茶叶改良总场。当时主要人员有朱刚夫、庄晚芳、钱梁、庄任、许裕圻以及已故的方君强、余小宋、林熙修等人。笔者亦由费鸿年先生介绍参加工作。茶叶改良总场成立后,把当时的东南茶区(安徽、浙江、福  相似文献   

16.
罗张 《中国茶叶》2011,(7):29-29
6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收到英国农业渔业和食品部食品分析水平测试计划FAPAS评估报告。报告对世界各国66家实验室参加2011年2月份进行的19116轮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水平测试结果做出了评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在2006年12月通过FAPAS第1964轮测试后又再次通过本次考核。  相似文献   

17.
《中国麻业》2008,30(1):62-63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佳音频传,继前些年的“中苎1号”新品种成为我国苎麻产区的第一大主栽品种以后,该所研究的第二代生物脱胶技术也获得重大突破:“苎麻生物脱胶工艺技术与设备”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已在湖南、重庆等地的五家企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必正 《中国茶叶》2006,28(5):29-29
8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组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建的“国家茶树改良中心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实地逐项考察了项目建设内容和认真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9.
《茶叶科学技术》2005,(2):F002-F00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建于1935年,现有员工97人,其中科技人员64人,近几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1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2008,30(3):9-9
随着新茶上市,企业生产或消费者购买茶叶后,如何正确贮藏以保持其色、香、味品质,成为近期关注的一个热点。编辑部陆续接到读者来电询问有关茶叶贮藏保鲜方面的问题,现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叶阳研究员就有关问题进行解答,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