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噻虫啉防治马尾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林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静电喷雾与非静电喷雾48%噻虫啉悬浮剂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和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林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相同浓度药液,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非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药液浓度越低,增效幅度越大;静电喷雾低浓度药液与非静电喷雾高浓度药液能获得同样防治效果,可节省农药30%以上;48%噻虫啉悬浮剂4 000倍液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液可作为静电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和蜀柏毒蛾4~5龄幼虫的适宜药液浓度。 相似文献
4.
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浸渍和室外喷雾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25%印楝素乳油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药效测定600倍和900倍浓度处理36h之后幼虫的死亡率均达到100%,1 100倍溶液在48h后死亡率达到100%;林间喷药试验中,600倍液、900倍液、1 100倍液在72h后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100%、90%和85%。因此,采用0.25%印楝素乳油防治蜀柏毒蛾,其浓度以900~1 1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5.
蜀柏毒蛾危害对柏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局柏毒蛾危害木胸径及材积生长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越冬代、sl代幼虫严重危害对柏木胸径及材积生长的形响将持续两年,越冬代幼虫危害程度中等显著影响当年柏木的径及材积生长,第1代危害程度中等及两代危害程度轻对柏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危害q度重的越冬代、第1代幼虫造成柏木材积损失率差异极显著,村积损失率分别为46.45%、30.5%,越冬代幼虫危害Rk中等对柏木材积损失车为17.56%。该分析结果为蜀柏毒蛾危害损失的预测及防治指标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7.
8.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一种广谱性的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能高效防治鳞翅目害虫,且不污染环境,对林木、作物、人畜、食品安全、害虫天敌无毒无害,害虫也不易产生抗药性。为探索该病毒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成效,本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施药方法(飞防法-直升机飞洒和地防法-高射程喷雾机喷洒)对蜀柏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种防治方法的虫口减退率(PDR)都在92%左右;飞防区幼虫死亡率(LKR)为84.44%,地防区幼虫死亡率达95.22%;从防效指标(CEI)来看,两种方法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2%左右;多重比较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之间的虫口减退率(p=0.891)、幼虫死亡率(p=0.891)和防治效果(p=0.788)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为蜀柏毒蛾的生物防治方法实践及推广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用微核测定法评价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对小白鼠的安全性*周建华郭亨孝(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文用测定小白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出现率的方法来分析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对哺乳动物的安全性。口服4种剂量的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感染小白... 相似文献
14.
应用蜀柏毒蛾多角体病毒制剂于1990年6月对实验动物、家禽、鸟类、水生动物和经济昆虫等进行一系列安全性试验,经2-3个月的试验,表明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对人畜及试验动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ia Chao)是四川省森林第一大食叶害虫,近年来每年都以较大面积的发生,严重威胁长江中上游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防护林的建设成果.用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ia Nulc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PoNPV)防治蜀柏毒蛾危害是我省蜀柏毒蛾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但由于PoNPV产量的限制,使我省蜀柏毒蛾生物防治的发展受到制约.荧光增白剂Tinopal LPW、VBL、灭幼脲等作为增效剂可显著提高昆虫病毒的毒力,达到增效的作用~([1-5]),但利用荧光增白剂VBL、灭幼脲和敌百虫作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剂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一株蜀柏毒蛾无芽胞杆菌病原的鉴定与毒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蜀柏毒蛾暴发种群中发现大量虫体萎缩、体色变红的感病现象.经采集、分离得到一株病原菌,其纯培养物的致病性被科赫原理证明.经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鉴定,确定此病原菌为缺陷假单胞菌.通过室内感染测定该菌对蜀柏毒蛾2龄幼虫的毒力,毒力回归方程为Y=-9.785 1+6.667X,致死中含量LC_(50)=9.28×10~8 cfu·mL~(-1).室内和林间感染试验表明:该病原对感染幼虫具有明显的抑食作用,未死亡残存种群在体长、体质量、羽化率、怀卵量和卵的孵化率方面都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杀虫剂对榕透翅毒蛾不同龄期的敏感度,研究采用胃毒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稀释500倍、1 000倍和1 500倍3种浓度分别对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阿维菌素、12%甲维·虫螨腈、15%甲维·茚虫威对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防治效果较好,3种浓度在24 h后校正死亡率均达100%;15%甲维·茚虫威、12%甲维·虫螨腈和4.5%高效氯氰菊酯的500倍和1 000倍浓度对榕透翅毒蛾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24 h后校正死亡率均达100%;3龄幼虫较初孵幼虫而言,耐药性更强,同一药剂同一浓度处理下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更低或达到100%校正死亡率时间更长。因此,可选用5%阿维菌素、12%甲维·虫螨腈、15%甲维·茚虫威和4.5%高效氯氰菊酯作为当前防治榕透翅毒蛾的主要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对核桃举肢蛾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本试验选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0.5%苦参碱水剂两种农药作为试验药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两种药剂对核桃举肢蛾均有一定的防效,以0.5%苦参碱水剂2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好,达到84.0%。建议在核桃举肢蛾成虫发生的高峰期,使用0.5%苦参碱水剂200倍液进行防治核桃举肢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