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州小斑螟是白骨壤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室内饲养1年可完成7代,第1代~第6代虫历时33~42d,越冬代虫历时122d。幼虫危害嫩芽、嫩叶、叶片和果实,严重受害的白骨壤林成片枯死。在白骨壤群落,各地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不相同,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成正相关,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全年平均数保持在10.8~21.5片叶(个嫩芽)/1m2样方之间,害虫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4.4~20.4头/30个1m2样方之间。捕食性蜘蛛是控制广州小斑螟种群的重要天敌,蜘蛛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5.9~10.8头/30个1m2样方之间,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与捕食性蜘蛛种群数量的比例为1:0.29~2.45,捕食性蜘蛛的比例越高,对广州小斑螟种群的控制作用就越大,害虫暴发成灾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似文献   

2.
广州小斑螟是白骨壤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室内饲养1年可完成7代,第1代至第6代虫历时33~42d,越冬代虫历时122d。幼虫危害嫩芽、嫩叶、叶片和果实,严重受害的白骨壤林成片枯死。在白骨壤群落,各地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不相同,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成正相关,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全年平均数保持为10.8—21.5片叶(个嫩芽)/m2,害虫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4.4~20.4头/30个1m2样方。捕食性蜘蛛是控制广州小斑螟种群的重要天敌,蜘蛛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5.9—10.8头/30个1m2样方,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与捕食性蜘蛛种群数量的比例为1:0.29~2.45,捕食性蜘蛛的比例越高,对广州小斑螟种群的控制作用就越大,害虫暴发成灾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似文献   

3.
白骨壤林小袋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袋蛾 Acanthopsyche suberalbata Hampson是红树林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研究该虫在白骨壤 Avicennia marina 林内的空间分布情况,2008年8月在广西北海市北背岭红树林育苗站的成年白骨壤林中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等6种聚集度指标分析小袋蛾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该虫在白骨壤林中的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并利用聚集参数入分析了该虫聚集原因是其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因素中任何一个,或者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虫林间理论抽样数公式,同时给出了不同虫口密度及其不同误差要求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4.
经八种聚集度指标的测定,竹螟幼虫在竹林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型。毛竹第10盘至第20盘竹枝上的竹螟幼虫量与全株幼虫量有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尤以第15盘枝以上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根据竹螟幼虫分布的特点,确定了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序贯抽样的应用和调查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竹螟幼虫在林间属聚集分布的规律,通过对竹绒野螟幼虫较低虫口在毛竹空间分布取样调查并经过相关分析,得出毛竹整株上的虫口与第九盘到第十八盘枝上的虫口为显著线性相关的结果,与前人研究的成果相互补充衔接。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斑螟(Dioryctria mongolicella)幼虫在樟子松栽植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并为该虫的野外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个聚集度指标和3种回归分析法对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同时,通过Iwao回归法计算了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种群的最适抽样量并拟合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樟子松梢斑螟的8个聚集度指标均显示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种群,且个体之间相互吸引。随着田间平均虫口密度的增大,抽样数逐渐减少;随着允许误差逐渐减小,所需要的抽样数就越大。建立的序贯抽样表和最适抽样量表可在林间调查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油松球果螟幼虫种群空间分布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Iwao的平均拥挤度X与平均密度X的回归关系,对不同林型内楸蠹野螟各世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分析。在丰产林内,第一代幼虫遵从具有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K=2.62,第二代幼虫为普通的聚集型,在地堰楸间,第一代幼虫为普通的聚集型,第二代幼虫遵从具有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K=0.68。用不同的取样方法比较了取样精确度,明确了最适宜的林间调查方法是五点式取样。计算出各代幼虫在不同密度下的最适取样数。列出了不同林型、不同世代、不同树龄的序贯取样表。  相似文献   

9.
赤松梢斑螟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松梢斑螟是红松幼林主要害虫之一,危害红松的嫩梢(主梢为主)及球果,平均被害率嫩梢为20.3%、球果为22.7%。1991~1995年,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1研究方法1.1赤松梢斑螟幼虫调查方法调查地海拔高度为250m,坡度为低山缓坡(8~9°),坡向东南,土壤为暗棕壤,土层厚度为45~50cm。林地为红松纯林,树高10~12m、胸径8~12cm,1960~1970年造林。调查是结合1993年10周鹤岗市红旗林场红松幼林疏伐抚育进行的,调查前先选择好样地,即59林班6小班、60林班20小班、75林班2小班。在样地内每隔2株间伐1株,并对伐倒木进行逐株调…  相似文献   

10.
黄杨绢野螟空间分布型 生物学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学英  张忠 《林业科学》1993,29(1):77-80
黄杨绢野螟(Diapania perspectalis Walker)在国内分布于北京、西安、上海、南京、贵阳、成都等10多个城市,危害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朝鲜黄杨、冬青、卫矛、匙叶黄杨等树木。据在西安调查,黄杨受害率在52-98%,冠径80cm的黄杨口密度最多高达112头/株。由于幼虫多为害新叶,且将叶片缀合在一起吐丝结巢,致使叶片,生长发育受阻。为了有效地防治此种害虫,我们于1989年9月-1990年8月,对黄杨绢野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调查,对其生活习性及化学防治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毛颚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颚小卷蛾幼虫是红树林的灾害性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a)。主要应用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等6种指标研究该虫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毛颚小卷蛾幼虫呈现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相应增大;钦州康熙岭滩涂外滩植株有虫株率较低(10%以下),中滩25%左右,内滩最高(100%),而北海丹兜和防城港北仑河附近的红树林滩涂,从外滩到内滩有虫株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幼虫在10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红树植物白骨壤木材解剖特性及其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广西北海禾沟红树林培育基地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木材进行解剖特性和变异研究.结果表明:白骨壤木纤维长度属"甚短级",宽度属于"一级",纤维分子长度、宽度、长宽比、双壁厚、壁腔比、腔径比平均值分别为674.20 μm、15.30 μm、44.16、6.87 μm、0.85、0.55;导管分子长度和宽度分别属于"很短"和 "甚小"级别,导管分子长度、宽度、长宽比、双壁厚、壁腔比平均值分别为174.02 μm、39.89 μm、4.63、4.05 μm、0.12;白骨壤木材的木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导管比量、薄壁组织比量平均值分别为71%、7%、22%、1%.不同年轮间纤维和导管的分子长度、宽度、长宽比、双壁厚、壁腔比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13.
不同滩面高程和光照条件下白骨壤幼苗的早期生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厦门杏林曾营海岸低、中、高3个高程(分别为厦零3.35 m、3.74 m和4.15 m)滩面上红树人工幼林林内、林外自然生长的白骨壤2月龄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林外,中高程滩面上的白骨壤幼苗单叶面积、基径、茎高、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最大;低高程滩面上叶片较厚,肉质化程度高,叶片数最多;3个高程的根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在林内,不同高程间幼苗生长差异主要体现在叶片和茎高,低、中高程之间差异不大,但比高高程的叶片厚,肉质化程度高,叶片数多。除茎高外,林外3个高程的其它指标都明显高于林内。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大于高程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厦门海域白骨壤红树林生态恢复的适宜高程为厦零3.74 m(相当于本研究的中高程样地),且白骨壤为不耐阴植物,人工造林时,应为后代幼苗的自然更新预留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表明:雷州半岛5个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之间遗传分化很低,遗传分化系数FST=0.081 2,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980 4,种群间具有较强的基因流(Nm=5.654 9)。通过UPGMA聚类将5个白骨壤种群分为三类,特呈岛种群和角尾种群为一类,企水种群和高桥种群为一类,和安种群单独为一类。和安白骨壤种群可能是雷州半岛最古老的白骨壤种群,应予以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15.
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表明:雷州半岛5个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之间遗传分化很低,遗传分化系数FST=0.081 2,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980 4,种群间具有较强的基因流(Nm=5.654 9)。通过UPGMA聚类将5个白骨壤种群分为三类,特呈岛种群和角尾种群为一类,企水种群和高桥种群为一类,和安种群单独为一类。和安白骨壤种群可能是雷州半岛最古老的白骨壤种群,应予以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湛江市特呈岛白骨壤古树群可持续利用资源实地调查表明,该资源的利用方式有9种,而林中沙虫等采挖和采集薪柴等破坏行为要加以严格禁止,从而科学利用、加强管理该珍稀古树群资源及其它红树林资源。  相似文献   

17.
特呈岛白骨壤古树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特呈岛白骨壤古树群是我国极其珍贵的红树林资源,该古树群有510株古树,依据古树植株生长势可分为4级:Ⅰ级树势良好株46.47%、Ⅱ级树势正常株37.45%、Ⅲ级树势衰弱株13.92%、Ⅳ级垂死株2.16%。建议加强该古树群的保护复壮管理。  相似文献   

18.
Schrijvers  J.  Schallier  R.  Silence  J.  Okondo  J.P.  Vincx  M. 《Mangroves and Salt Marshes》1997,1(3):137-154
Many studies in the muddy intertidal zone of temperate regions haveindicated meiofaunal communities to be mainly affected by epibenthicpredation and disturbance rather than competition. Few studies, however,have dealt with mangrove sediments of tropical areas. In addition to aparallel study in a Ceriops tagal (Perr.) Rob. zone, a manipulativeexclus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trace the dominant biological interactionsstructuring the meiobenthos of an East African Avicennia marina (Forsk.)Vierh. mangrove forest.The densities of the major meiobenthic taxa and nematode genera and abroad rang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monitored over a depth profile forone year of caging. Cages (1 m2) excluded all epibenthos (> 2 mm)for one year and were procedurally controlled. Procedural and exclusioneffects were traced, using a factorial and mixed ANOVA design. Significant exclusion effects were indicated for oligochaetes and for oneof the dominant epistratal feeding nematode genera. They are discussed interms of epibenthic composition and density, feeding behaviour, foodresources, and the abiotic environmen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observed meiobenthos (especially oligochaetesand nematodes) is influenced mainly by exploitative or resource competitionwith the epibenthos. The common food source was indicated to be muddydetritus and microalgae. Consequently, the role of the meiobenthos is mainlysituated in an isolated, detrital food web with only minor energy fluxes tothe epibenth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