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树木营养诊断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笔者在国外期间收集到的科技文献,有关树木营养诊断法概括起来有5种,即土壤分析法、缺素症状肉眼观察法、植物组织分析法、养分元素综合平衡诊断法、缺素的超显微解剖结构诊断法,这些方法可互相参照,进行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2.
桉树营养状况与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李淑仪  林书蓉 《林业科学》1996,32(6):481-490
本文研究了雷林1号桉、尾叶桉和柠檬桉一年和三年生植株养分浓度及养分积累量;叶片营养诊断的采样时间、诊断方法,并用临界值法和系统综合诊断法诊断桉树施肥“中试”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桉树营养状况与诊断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在进行桉树营养状况的诊断中较常采用的四种诊断方法,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这四种方法是:以视觉诊断为基础的健康植株和非健康植株比较法,以植物营养机理为依据的营养元素比率法和系统综合营养诊断法(DRIS),以植株正常生长和营养元素浓度之间的关系为依据的浓度临界值法和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依据的生物化学法。  相似文献   

4.
林木施肥与营养诊断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李贻铨 《林业科学》1991,27(4):435-442
70年代以来,林木施肥与营养诊断,在恢复提高人工林林地肥力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合理施肥已成为定向培育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重要技术措施。开展系统施肥网营养诊断研究是进行合理施肥、提高肥效的前提。土壤分析、植物组织分析与田间试验是主要营养诊断手段,由于诊断方法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故在指导林地施肥方面尚受一定限制。本文对林木施肥研究历史、生产应用趋势和有关问题作了扼要评述。应用综合环境因子来研究营养诊断,开展系统定位试验,制定按树种的合理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5.
林木计量施肥研究动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近百年来林木施肥的研究概况,评述了林木施肥的各种计量方法,并按成熟度和施肥原理将林木计量施肥划分为经验法、肥料效应函数法、林木营养诊断法和配方施肥法4大类型,探讨了我国林木计量施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未来林木施肥的发展方向是按树种、分立地、分林木生长阶段的目标效益下的计量施肥.  相似文献   

6.
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养分平衡的矢量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冯茂松  张健  钟宇 《林业科学》2006,42(2):56-62
以四川纳溪区巨桉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营养矢量诊断法,分析植物养分受限制状况、交互作用、施肥效应,结果表明:四川纳溪巨桉试验区以K为第1养分限制因子,P为第2限制因子,N不受限,B素缺乏,P对Ca、Mg存在拮抗作用,对B有促进作用.施肥效应可延续3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观察苗木的营养状态,进行适宜的施肥管理,在育苗时很重要。判断营养状态,有养分缺乏症观察法和叶片分析法,后者需要高度的分析技术和设备,现场进行困难。可以说作为养分缺乏症的营养诊断法,是比较重要的实用性的诊断方法。对苗木生长发育有无障害,形态上有无奇形、有无枯死腐败、肥料的种类和施肥方法等进行观测。不仅需要对苗木地上部分,而且还要对根的状态也作详细的观察和推理。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关键是及时诊断疑似疫木、疫点,既能采用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诊断,且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诊断。文章根据广东省松材线虫病疫区的特点,对林间枯死松树外观症状诊断法、林间枯死松树体内线虫的分离鉴定法和松褐天牛引诱剂辅助诊断法等3种松材线虫病的诊断方法及其适应范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林木苗期营养诊断与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木苗期营养诊断与施肥研究对于指导培育壮苗、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至关重要。文中详细介绍了形态分析、植物组织分析、生理生化分析等几种主要的林木营养诊断方法在国内外林木苗期诊断试验中的应用情况, 从施肥方式、施肥量以及元素配比等方面对国内外林木苗期施肥研究进行总结, 并展望未来林木苗期营养诊断与施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用法国Beaufils的综合诊断法[Di-agnose and Recom mendation Inte—grated System(DRIS)]通过对杂交杨无性系Ⅰ—45/51的叶片分析,诊断养份的平衡。对试验田进行施肥处理,用林木直径增长量评定氮、磷、钾、钙及镁的标准量。  相似文献   

11.
八角缺素症状的形态特征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八角植株体内11种营养元素失调症状诊断的描述,判断其体内的营养状况,并针对所出现的各种特征通过施肥进行处理,让广大种植经营者能够通过简易目测方法,了解与掌握八角栽培过程中树体营养元素缺乏后的形态表现,从而调整施肥的品种、方法和用量,使八角的营养元素含量保持合理水平,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八角速生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经过易地栽培、嫁接试验、探索性防治试验及元素分析和施肥诊断等手段,证明了发生在福建省寿宁县黄山松苗针叶“紫色病”是一种由于缺镁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对不同地方土壤、气候等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质地较轻,有机质含量少的酸性土壤容易发病,发病季节的高温、干旱使病害发生更加严重。苗木根冠比测定结果表明较低的根冠比与黄山松苗缺镁症有较密切关系;并提出土壤改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植物叶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作为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 的一项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植物的各个组织和各种成分的分析。文章综述了该技术在植物叶 片研究上的应用进展,包括基于叶片特征的植物种类鉴别、植物叶片病虫害诊断、育种材料选择、叶片 内含物质含量测定等 4 个方面,并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于植物叶片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植物群落数量分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数量分析是现代植被研究的重要手段,其中数量分类是研究现代植物群落必不可少的生态学技术。在数量分类方法引入我国近30年间。我国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不仅在应用领域有了大发展,而且在新方法的探索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该文论述我国植物群落数量分类的研究概况,着重阐述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应用的数量分类方法和最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植物群落数量分类方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植物鉴别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鉴别不仅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农业、林业、牧业、工业、商贸、考古、检验检疫等领域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中系统介绍了基于植物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组成、结构、纹理等外部特征的人工鉴别方法,基于燃烧、光谱、色谱、质谱、热差、细胞、孢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等分析的辅助人工鉴别方法,以及基于计算机、网络、摄影、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自动鉴别方法, 总结了国内外植物鉴别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集成的植物自动鉴别方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以避免植物鉴别技术和方法的低水平重复研究,促进植物鉴别技术和方法研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植物次生性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抗虫作用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次生物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抗虫物质,它对植食性昆虫具有驱避、抑食、毒害作用。此外还对昆虫的天敌具有引诱作用。在植物次生物质的分析手段方面,主要包括色谱法和波谱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二者常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色谱-波谱联用技术在植物次生物质分离分析过程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我国岩石边坡植被修复技术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就当前我国岩石边坡植被修复的护坡类型、锚固方法、基质配制、植物选择等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1.基质配制和植物选择是关键技术;2.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废弃物配制基质并实现产业化是可行的;3.开发乡土灌木和草本创造自然演替群落是护坡植物选择中的创新内容;4.尽快研究制定规范化技术;5.加强基础研究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云南哈巴雪山植物群落和植物多样性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量化群落分类法分析哈巴雪山植物群落类型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采用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方法可将云南哈巴雪山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划分为6个植被亚型;哈巴雪山的植物多样性沿海拔的分布格局受中间地带效应影响较为明显,而与Rapoport海拔法则不甚相符;物种丰富度总体上符合单峰格局,但在中海拔地段物种丰富度谷、峰值连续出现;α多样性指数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曲线符合单峰格局,β多样性指数基本上也符合单峰分布,但中海拔地段起伏较大;哈巴雪山物种丰富度以及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呈现出较为复杂的规律,反映出山地小环境多样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群落类型间沿海拔梯度的交错分布和相互替代现象。  相似文献   

19.
森林群落稳定性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郑元润 《林业科学》2000,36(5):28-32
在群落演替预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比较分析,提出群落稳定性的测度方法,并对M.Godron法进行改进。以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为例,探讨了上述两种方法在群落稳定性研究中的有效性。2种方法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说明它们都适于森林植物群落稳定性的研究,可互相验证。但M.Godron法结果仅能提供群落稳定与否的信息,而演替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还可以说明群落的演替方向及趋势。因此,它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动态过程,是研究森林植物群落稳定性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