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历史回顾及现行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2.
当前粮食流通体制下的粮食检测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国策,粮食生产是前提,粮食流通是环节,粮食检验则是保证。粮油质量检验是粮食工作的基础,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粮食质量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一年多来,对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粮改的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中许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出来,成为改革中的困难和障碍。一年多来的粮改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能否切实贯彻国务院粮改政策,是深化粮改的关键,也是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5.
6.
粮改目标与新粮食流通体制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宏观调控为辅,既符合WTO农业协议的要求,又适应我国国情的新粮食流通体制,后者是指改革后的粮食流通体制,应当确保粮食稳定供给和降低国家财政负担。粮改目标是新粮食流通体制的近期目标,是实现粮食流通体制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法国的粮食生产与流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贤 《世界农业》2002,(3):16-16
一、粮食生产二次大战以后,欧洲粮食严重不足,欧洲一些国家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尤其是法国,他们从加强农业研究与农业教育入手,狠抓农业生产,帮助农民提高进入市场的竞争力。首先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除了发展化肥、农药等农用工业生产外,重点抓了优良品种的研制和推广。比如,为提高小麦产量,重点培育推广高强度抗病虫害、高产量、高质量标准的小麦种子,使小麦产量大幅度增加;为改变高芥酸、低产量的油菜品种,研制推广了高产量、高含油率、低芥酸、低硫的杂交油菜。这些优良品种的推广,使农民用比较低的成本生产出了更多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对江西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江西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建立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建立粮食流通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发挥粮食消费对粮食生产的引导作用、构建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吴宾  党晓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78-3780
粮食分布的区域性差异决定粮食流通的作用。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即萌发形成我国古代农业领域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次高潮。自宋元以后,粮食的市场流通有日趋加重之势。古代的粮食流通既遵循市场供求原则,又遵循指令性计划的原则。总体看,古代粮食流通在大部分时间里还是以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为主,辅以市场调节,这样的流通体制有利于保证国家的急需,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但却大大降低了粮食流通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同时,古代粮食流通的局限性与其社会制度的缺陷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建立高效、畅通、节约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可以进一步加强粮食产销区的衔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有一个传统的说法,即粮食稳,市场稳;粮食定,天下定.这一说法充分说明粮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自建国以来,粮食流通体制经历了一系列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由重大的社会变革而引起的,同时,某一种模式的最终确立也体现为某一时期社会经济变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2004,(7):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根据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以下统称粮食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前款所称粮食,是指小麦、稻谷、玉米、杂粮及其成品粮。第三条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公平竞争。依法从事的粮食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以非法手段阻碍粮食自由流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当转变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于我国国有粮食企业的困境 ,笔者就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搞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政策,认真抓好落实,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卫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96-1697
分析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从价值取向、改革目标与改革手段3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但粮食流通中也存在一些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没有完全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部分粮食品种顺价销售困难;粮食省长负责制没有完全落实,有些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滞后;国家储备粮规模、结构和管理方式还不完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的变化,以及加入WTO后将给粮食产销……  相似文献   

17.
<正> 襄阳县是全国有名的商品粮基地县,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13.5亿kg左右,粮食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5%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来自粮食收入。1999年,在粮食销售市场疲软,库存粮价偏高,销售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始终咬定销售不放松,采取四种措施狠抓粮食销售,取得了年购年销,购销持平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典型调查,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深入地分析了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现状和进展情况.指出现行粮食流通体制本质上仍然没有摆脱“大锅饭”的模式,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新形势下粮食购、销、调、存各环节中出现的新问题,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并提出粮改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切实按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吴宾  党晓虹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88-6589
宋元时期,随着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引进,粮食流通的范围和规模趋于扩大,集中表现在漕运事业的发达和粮食长途贩运量的激增。粮食流通为平衡区域粮食供需矛盾,保证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元时期粮食流通的基本体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宝林 《新农业》2004,(10):4-5
近几年,我国粮食连年减产,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种粮积极性不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重视这一问题。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中突出明确了一条,就是“建立直接补贴机制,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即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直补机制,简单地说,就是把原来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一种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