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方涛  邓永辉 《长江大学学报》2009,(4):143-144,154
针对当前许多区域都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选取湘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对湘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态势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简单,可靠性实用性强,适用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许多区域都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选取甘肃省民乐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态势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当地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居于一般水平。同时该评价结果也验证了模糊可变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根据贴近度的大小,对该区域6个县(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排名,认为府谷县和定边县的水资源可持续程度相对较高,神木县和靖边县的水资源可持续程度一般,横山县和榆阳区的水资源可持续程度相对较低。最后根据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近年来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研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对改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保障西北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生态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HP理论与Delphi方法建立了适合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为0.3937。通过研究可以合理评价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各要素与生产系统各要素的协调程度,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阐明了区域水资源实行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分析了现有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 ,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运用离差法、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计算指标 ,利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与步骤,通过构建延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的计算,对延边2007—2016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7—2016年,延边水资源条件良好,满足延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07—2016年,延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各系统要素能够满足目前延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需求,并且有较强的提升潜力;在研究年间,水资源条件对延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评价,应用农业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理论,将Delphi与AHP法相结合,构建了包括3层、18个指标的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隶属度为0.457 6,可持续隶属度最高的城市是沈阳,为0.742 3。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在水资源利用中占有很大比重,正确评价农业水资源安全利用状况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农业水资源安全研究进展,从现状负载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两方面建立了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泰来县农业水资源安全性评价中,得出的结论符合客观实际,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理论依据,为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系统分析法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方法,用以评价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并以南京市为例,综合评价了1990—1999年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提出了由总量指标、比例指标、强度指标和效益指标组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立综合评价指数,从而对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湖泊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模糊数学原理,采用旋转正交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加权平均隶属原则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05—2007年江苏长荡湖水质进行全面评价,分析了年际变化、空间变化、水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采取旋转正交的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因子进行赋权,避免了专家打分导致的结果差异,使权重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2)采取加权平均原则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避免了最大隶属度原则方法存在的有效性问题,对多样本进行比较排序,结果更加接近客观实际。(3)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湖泊水质评价,既可以反映出各种因子共同作用下的水质状况,又能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类型,对于环保政策的制定、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为地方政府制定环保政策和规划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推进高校教学管理的"过程性"评价,对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对过程性评价在高校教学管理评价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过程性评价在高校教学管理评价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根据CC国际信息系统安全标准,结合网站特点,提出网站安全评估流程,构造一个统一的、过程性的、可操作的模型,对网站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也为将来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安全等级建立一个可操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模糊综合评价在甘南县干旱等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旱评价是干旱预报及抗旱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文章在总结分析影响干旱发生的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将模糊综合评价具体应用到干旱指标评价研究中。首先通过建立评价的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实现对各种程度干旱等级评判,得到干旱的综合评价指标,最后利用甘南县2005年资料对其进行干旱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校采取综合评定的方法进行奖学金的评定。一般奖学金的总评分由德育积分、智育积分、文体方面积分和其他积分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不同,最后再折算成百分制,手工算法非常麻烦,这里介绍一种利用Microsoft Excel评定奖学金的方法。1建立新工作薄打开Excel,根据班级人数、本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氮代谢的Cd耐性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氮代谢对Cd的耐性并筛选可靠评价指标,以20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为植物材料,以0、50 mg·kg~(-1)两个Cd处理浓度为土壤条件,开展温室盆栽试验。测定各品种的株高、生物量、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脯氨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指标,计算Cd胁迫后各指标的变化率;分析各指标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计算各品种的综合评价值(D),建立D值的回归模型并筛选Cd耐性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Cd胁迫后,11个指标在不同品种中的变化率各不相同,其中增幅最大的指标是品种"WL525HQ"中的硝态氮含量(122.24%),降幅最大的指标则是品种"WL525HQ"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83.00%)。在株高、生物量、全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谷氨酸合酶活性8个指标之间,呈两两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20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巨人"的D值最大(0.89),其氮代谢具有最强的耐Cd性,而"三得利"的D值最小(0.04),其氮代谢Cd耐性最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株高、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硝态氮、硝酸还原酶和生物量6个单项指标作为评价紫花苜蓿氮代谢Cd耐性的主要指标,为紫花苜蓿Cd耐性品种的筛选与鉴定提供依据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发酵工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重点对酒精、味精和柠檬酸3种传统发酵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其共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酵工业进行清洁生产的一般性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对清洁生产进行评价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评价在高潜水位矿区复垦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土地,为编制科学合理的采煤塌陷治理规划及复垦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对高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地复垦潜力评价进行了研究.以东部高潜水位平原某矿区为例,主要针对其塌陷易积水的特点,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其复垦为耕地的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最终评价结果为适宜复垦为耕地.  相似文献   

20.
水稻品质气候影响评价是指气候条件对水稻品质影响的定量化评价,传统技术方法主要是依靠收成情况及种植经验对水稻生长情况进行评价认证。以湖北香润生态农业合作社特色香米黄毛粘为例,利用该区域周边孝感国家基准气候站(下简称孝感站)和陡岗区域站(下简称陡岗站)观测资料,构建黄毛粘品质气候评价模型并开展定量评价。研究表明,近10年(2010—2019年)黄毛粘品质达优的有4年,品质为良的有6年,2020年黄毛粘垩白度评价等级为三级,糙米率为二级,整精米率达一级,碱消值为一级,胶稠度为三级,透明度为二级,综合评定2020年黄毛粘气候品质等级为优,评价结果与农业观测记录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