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引领农民增收6.8%、粮食增产9%的大背景下,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那么,这27条惠农政策,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呢?  相似文献   

2.
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引领农民增收6.8%、粮食增产9%的大背景下.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27条惠农政策,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为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种植业技术推广系统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科技支撑作用,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了《2005年种植业技术推广工作意见》,现刊载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通过实施“两减免、三补贴”等改革措施,实现让农民直接增收。2005年的1号文件,则立足于使农业强身健体,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手段,开始打造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改变农业基础脆弱的状况,建立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的根本措施。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引领农民增收6.8%、粮食增产9%的大背景下,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让农民共享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农民收入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是在宏观调控中大力加强农业的一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等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支农惠民政策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但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民增收的形势仍不容乐观,继续保持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势头,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按照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治本之策,着力构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  相似文献   

7.
1月30日公布的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聚集“三农”问题。这是23年来中央第7次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三农”:1982-1986年连续出台5个一号文件推进农村工作,农民被压拟的积极性得以释放,农业增长迅猛;时隔18年,2004年一号文件再次再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引起全社会关注,使其与宏观调控并列成为2004年两大经济主题。对比今年与去年的两个一号文件,可以看出今年一号文件政策凸显六大新意。  相似文献   

8.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布了“一号文件”,引领农民增收6.8%、粮食增产9%,为我国农业发展开创出新局面。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集“三农”,强调支农政策不能变,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本期的专题报道对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解读,旨在与读者一起,共同深化对“一号文件”和“三农”政策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引领农民增收6.8%、粮食增产9%的大背景下,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27条惠农政策,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农业税减免全面“提速”背景:全国已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宣布全部免征农业税。全国有望提前2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今年中央提出的农村工作主题,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件大事,是“三农”工作要突出的重点。它对于确保粮食增产和安全、农民增加收入、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三明市把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04]1号文件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11.
从了解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农业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效应和农民对农业政策的态度反应着手,通过对2004年广西临桂、象州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调查发现: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促进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对农民增收是一种政策信号;这两个地方粮食增产,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是也存在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增加较快,自然灾害对农户增收增产有一定的影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缺乏投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这是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第3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布了“一号文件”,为我国农业发展开创出新局面;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引领农民增收6.2%、粮食增产3.1%,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期的专题报道对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解读,旨在与读者一起共同深化对“一号文件”和“三农”政策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04~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锁定"三农"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民增收问题,抓住了整个三农工作的核心.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抓住了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保障粮食稳定发展的关键.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根本.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问题.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保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第七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有什么新内容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1月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解读了这个让亿万农民惊喜的“一号文件”。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人们相信,2005年中国农业会走得更好。  相似文献   

15.
《河南农业》2006,(2):9-11
一、2005年及“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以两个。一号文件”为标志,中央连续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九个突破”。  相似文献   

16.
《青海农技推广》2006,(1):3-6,38
2005年是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农牧厅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青海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健全制度、提高能力,狠抓重点、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狠抓“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切实加强行业指导与自身建设,提高科学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为青海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提供有效技术支撑,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我省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种植面积增幅较大。为确保全省粮食增产、增收、增效,必须切实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水平。1.把农技推广工作作为科技兴粮的中心任务来抓各级农业部门都要建立粮食生产技术推广工作责任制,由一把手负责,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27条惠农政策,对底有多少“含金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围绕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引导政策,各级农业部门也积极行动,强化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实现了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幅提高。2004年,全年粮食总增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超额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增产任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达6.8%,扭转了近年来农民增收低谷徘徊的局面。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2005年,中央再次下发1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目标,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强化各项支农政策,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明确提出“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任务,认真履行职责,狠抓措施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力克服自然灾害频发、病虫害重发的影响,全省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大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