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通过单因素测试对加酶多少、酶解热量、酶解时间的长短、料水的投放量和酶解pH的大小等成分进行分析,对每一个种成分进行一个合适的定量,并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和试验方案,分析各种成分的参数对研究效果有什么样的影响,研究出最好的提取榛子蛋白的方案,为制作榛子蛋白的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方式对豆粕大豆抗原蛋白分解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为筛选合适的豆粕加工处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菌种组合、发酵水分、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方案。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计,研究蛋白酶用量、酶解水分、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酶解方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烘焙(温度设置为160,200,240℃)、微波(火力设置为小火、中火、高火)和蒸汽蒸制(时间设置为15,20,25 min)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豆粕发酵最优方案:以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作为发酵菌种、发酵水分40%、35℃发酵72 h,该方案所得的发酵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17.36%,且抗原蛋白分解较好。豆粕酶解最优方案:蛋白酶添加量为0.3%、水分含量为60%,40℃酶解48 h,该方案所得酶解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8.76%,且抗原蛋白分解效果较好。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相比,烘焙、微波和蒸汽处理的豆粕酸溶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不同处理方式间差异显著(P0.05),但同一处理方式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微波对豆粕抗原蛋白分解最好,烘焙和蒸汽对抗原蛋白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结论】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均能提高豆粕酸溶蛋白含量,降低豆粕中的抗原蛋白。  相似文献   

3.
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鲮鱼鱼蛋白,对酶解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分析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鲮鱼蛋白水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水解鲮鱼蛋白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1.5%,底物浓度2.5%,酶解温度60℃,pH值6.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木瓜蛋白酶酶解鲮鱼蛋白所得酶解液中游离氨基态氮含量为585.20 mg/L。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脱酚棉籽蛋白限制性酶解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棉籽蛋白的溶解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对脱酚棉籽蛋白(CPF)进行限制性酶解,以蛋白质的溶解度和水解度为指标,研究浸泡时间、搅拌方式以及酶解因素(酶用量、体系pH、底物(CPF)质量浓度、酶解温度、时间)对棉籽蛋白水解的影响。【结果】将棉籽蛋白于酶解前在3倍量(mL/g)去离子水中浸泡3 h有利于酶解。在酶用量为75 kU/g、pH为8、底物质量浓度为80 g/L、50℃条件下磁力搅拌(120 r/min)酶解3 h,可得到水解度为10.67%、溶解度为54.47%的酶解棉籽蛋白。溶解度分析结果表明,限制性酶解棉籽蛋白在pH 1~11时具有较好的溶解度,且保持了棉籽蛋白酸溶性的特点。【结论】用胰蛋白酶限制性水解脱酚棉籽蛋白,既可以显著提高棉籽蛋白的溶解度,又保持了其酸溶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与鸡汤中组成成分差异性最小、风味类似的鸡肉蛋白酶解液,并为鸡肉香精制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选用6种蛋白酶(动物蛋白酶、复合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鸡肉进行酶解,检测鸡汤与不同鸡肉酶解液的组成成分与相对含量,分析17种游离氨基酸的呈味特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比分析鸡汤与鸡肉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动物蛋白酶对鸡肉酶解效果最好,水解度为19.21%;复合蛋白酶其次,水解度为18.52%。对比鸡汤及鸡肉酶解液组成成分发现,鸡汤中检测到33种物质,鸡肉酶解液中检测到36种物质,同时相对含量有差异。对比鸡汤与鸡肉酶解液中呈味氨基酸发现,复合蛋白酶酶解液中鲜味氨基酸与鸡汤中相对含量相近,为10.95%,且谷氨酸与天冬氨酸相对含量与鸡汤相比差异不显著。通过PCA对比发现,复合蛋白酶酶解的鸡肉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种类和相对含量与鸡汤差异最小,同时呈味特性类似,具有相似的滋味。  相似文献   

6.
酶解畜禽骨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酶解法利用畜禽骨肉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酶解畜解禽骨肉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酶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结果]酶解法已被用于利用骨蛋白及其多肽、骨钙、骨素和骨油等。但酶对骨蛋白的水解度还不高,由于酶解蛋白易产生苦味肽而使产品带有不良风味。另外,酶自身的特点也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目前将对畜禽骨肉的酶解用于生产实践的还不多。[结论]该研究为通过酶解法合理利用畜禽骨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酶解法水解豆粕蛋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的酶解方式对豆粕蛋白酶解过程及产物的影响。采用Alcalase蛋白酶、Protex.7L蛋白酶对豆粕蛋白进行单酶、双酶同步和双酶分步水解,以水解度、蛋白质利用率、多肽得率、寡肽得率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先加Alcalase蛋白酶后加Protex.7L蛋白酶组合水解豆粕蛋白的效果最佳,最终水解液中水解度可达23.5%,蛋白质利用率、多肽得率、寡肽得率分别为68.7%、51.0%、21.4%。双酶分步水解的效果优于单酶水解和双酶同步水解;酶的加入顺序对豆粕的酶解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主要是用木瓜蛋白酶对水解黄粉虫蛋白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酶解反应的因素进行了选择和分析。最佳的反应条件是:黄粉虫与水的重量比为1∶3;酶用量为黄粉虫重量的2.5%;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6h;酶解pH值为6.75。  相似文献   

9.
以浓缩乳清蛋白为原料,选择胃蛋白酶,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安排多因素多水平,寻求酶解乳清蛋白的最佳优化条件,利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具有拟合度较高的回归方程.确定胃蛋白酶酶解乳清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0.5 ℃、pH 2.5、酶和底物比1/25、底物浓度5.25%、酶解时间187 min,水解度16.98%.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酶解程度对水飞蓟蛋白理化特性(包括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飞蓟蛋白进行不同酶解处理后,氨基酸组成发生了变化,一些抗氧化氨基酸的含量提高,相对分子质量变小,酶解物的溶解性提高,持油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水解度5%的持油性最好,酶解物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都较酶解前有所提高。本研究结果为水飞蓟蛋白的改性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以米糠为原料,按照0sborne法分级提取米糠清蛋白,选取碱性蛋白酶对米糠清蛋白进行酶解作用。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5 500 U·g-1蛋白,酶解pH9.54,酶解温度56.5℃和酶解时间2.13 h,此时米糠清蛋白溶出率高达85.34%。同时对酶解前后米糠清蛋白的功能性质进行比较,酶解后米糠清蛋白的溶解性高达91.89%、乳化性高达84.23%、起泡性高达79.51%、持水性2.71 g·g-1及吸油性7.14 g·g-1,相对于未酶解前各功能性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响应曲面法研究白果蛋白的酶解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西娟  王成章  陈虹霞  叶建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26-5329,5343
[目的]确定白果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方法]分别采用木瓜蛋白酶,2709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白果蛋白进行酶解,并对酶解效果较好的碱性蛋白酶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酶解效果的影响;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试验、创建模型,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试验结果。[结果]碱性蛋白酶对白果蛋白的水解度最大(50.50%);酶解温度为50℃时蛋白水解度最大,酶用量为3g和酶解时间为6h时蛋白水解度达到稳定点;据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依次为:pH值〉温度〉底物浓度,最佳酶解条件为:时间6h,酶用量2g,pH值9.0,温度47℃,底物浓度2.17%。[结论]最佳酶解条件下白果蛋白的水解度可达67.75%,水解液过膜后干燥可得粗多肽1.3g(占干燥白果粉的6.51%)。  相似文献   

13.
花生蛋白酶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性蛋白酶对花生蛋白进行酶解,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各种酶的最佳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浓度、温度、底物浓度、时间4个因素对酶水解的影响顺序为:酶浓度>温度>时间>底物浓度;最佳水解条件为:酶浓度6%,pH值7.0,温度55℃,底物浓度1%,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进行酶解,花生蛋白的水解度最高,产生的酶解液苦味最小.  相似文献   

14.
以酸法提取的鲢鱼蛋白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研究了底物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反应pH对蛋白酶水解鲢鱼蛋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优化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水解鲢鱼蛋白的最适条件为:底物浓度2%,温度55℃,pH值7.5,酶解时间55 min,优化后的水解液蛋白质回收率约为50.88%。  相似文献   

15.
段春红  孙婉  李云捷  王云龙  潘思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11-8412,8430
[目的]研究限制性酶解对11S球蛋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碱性蛋白酶对11S球蛋白进行限制性酶解,并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疏水性和巯基含量的变化等手段,研究酶解对11S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由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可知,酶解后的电泳图谱发生了很大变化,11S的亚基含量均显著降低,且酸性亚基较碱性亚基更易被水解;粉体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酶解后的样品在相同的观察条件下,其粉体结构均发生了明显改变;FTIR的结果表明,蛋白在酶法水解过程中各种构象所占的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疏水性和巯基含量的分析结果可知,蛋白的疏水性和巯基含量受水解度的影响较大。[结论]酶解导致11S球蛋白的构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且构象变化的程度取决于水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年论文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7):108-109,113
【目的】优化风味酶酶解花生蛋白工艺。【方法】探讨酶浓度、pH、底物浓度、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花生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对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风味蛋白酶酶解花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为7.0、酶浓度0.2g酶倌花生蛋白、底物浓度5%、酶解时间6h,最佳条件下水解度为26.12%:【结论】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酶浓度,酶解时间和pH值。  相似文献   

17.
双酶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组合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进行优化,为获得高活性黄粉虫蛋白多肽及有效利用黄粉虫蛋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解度和酸溶性肽得率为指标,研究了酶解时间、酶活比、料液比、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6种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因素(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结果】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水解黄粉虫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120 min,酶活比1∶1,料液比1∶3,加酶量23.41 mg/g,pH 8.77,酶解温度53.41℃。【结论】利用优化双酶水解条件制得的低分子多肽的水解度高达21.61%,酸溶性肽得率为92.0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套膜海葵总蛋白的提取工艺、最优酶解条件及其杀虫活性,为拓展和开发海葵酶解多肽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解液法提取海葵总蛋白,结合单因素试验对其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昆虫注射法研究酶解海葵多肽的杀虫活性。【结果】从套膜海葵中提取海葵总蛋白的分子量主要为31.0~43.0kDa,20g套膜海葵可提取海葵总蛋白160mg,蛋白浓度为0.5mg/mL;海葵总蛋白的最优酶解条件为pH 8、碱性蛋白酶(最佳水解酶)4 000U/g、温度60℃、酶解6h,在此条件下酶解得率为9.145%;昆虫注射海葵酶解多肽1.0μg/mg时死亡率达90%。【结论】获得海葵总蛋白酶解的最佳蛋白酶及其最优酶解条件,成功制备具有杀虫活性的海葵酶解多肽,为深入开发海葵酶解多肽的杀虫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小米蛋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小米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加酶量、酶解温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酶解时间对小米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从而优化提取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加酶量、酶解温度、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小米蛋白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以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分析,构建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酶解温度为43℃、加酶量为2.5%,超声波功率为420 W,超声时间25 min,酶解时间为10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蛋白质的提取率为43.26%,提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胰蛋白酶酶解鹿血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胰蛋白酶对鹿血的酶解作用,以酶解产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分析了酶浓度(酶∶蛋白)、底物浓度(鹿血∶水)、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是酶浓度为8%,底物浓度(鹿血∶水)为1∶3,pH值为7.5,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为55℃.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可达91.63%和94.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