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启东市地处长江入海口,是多元多熟制旱作地区,油菜是本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德核杂油8号"在我市种植多年,产量表现较好,一般667平方米产在230~240kg左右,高产农户在280kg以上,通过多年试验,总结出德核杂油8号油菜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为:在建立合理群体起点基础上,主攻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加亩总角果数,提高千粒重。通过抓好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争秋发冬壮,科学运筹肥料,综合防治病虫草害,药肥混喷等技术措施,协调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提高油菜群体质量,达到油菜超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2.
德核杂油8号是滁州市农科所利用细胞核雄性不育系H2A与优质双低恢复系HC766配组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多年油菜制种实践经验及德核杂油8号亲本生育特性的研究,科学制定其制种技术,以为该品种的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湘杂油1号超高产栽培技术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低油菜杂交组合湘杂油1号的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源于实践。超高产栽培实践表明,双低优质油菜完全可以实现每667m^2产200kg的超高产目标。其栽培的关键技术是在培育壮苗,适期移栽,适当增大密度,重施硼肥,利用肥促化调技术进行科学调控;其主攻目标是增库扩容,争取获得较多的分枝数有效角果数。  相似文献   

4.
油菜新品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德徽油903、秦优10号、宁杂1818、德核杂8号等4个品种的产量结构较为协调,产量比较高;宁杂1818、德核杂8号、德徽油903对倒伏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吕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56-8857
[目的]为国审杂交油菜(Brassia campestris L.)新品种德核杂油8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德核杂油8号是安徽省滁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隐性核不育三系技术育成的油菜新品种。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结果]2008~2009和2009~2010年度参加国家冬油菜新品种试验。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10001。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和抗性强等优良特点。2年度国家油菜试验中,其平均芥酸含量0.2%,硫苷27.75μmol/g饼,含油量41.97%,平均产量2 579.70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8.31%。[结论]德核杂油8号适宜长江下游地区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农家科技》2011,(8):7
<正>德核杂油8号油菜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种,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10001。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常绿,叶柄较短。角果斜生,短粗,成熟时呈枇杷黄色,籽粒红褐色。株高中等,茎秆青色,不易倒伏。据区试结果:全生育期平均232天,平均株高139.1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单株有效  相似文献   

7.
对6个油菜品种施用30g/hm~2的硒叶面肥,以空白为对照,探讨了硒叶面肥对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硒叶面肥对油菜农艺性状有一定影响,对油菜二次分枝角果数的影响显著,施用硒叶面肥与品种互作对油菜二次分枝角果数的影响显著;(2)施用硒叶面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有增产趋势,施用硒叶面肥的油菜单产均值为199.64kg/667m~2,比对照增加了6.8%;(3)施用硒叶面肥可以增加油菜籽粒的硒含量,施用硒叶面肥的油菜籽粒平均硒含量为0.2605mg/kg,比对照增加了0.1875mg/kg,在供试品种中,楚油杂79吸收能力最好(0.297mg/kg),华油杂9号次之(0.257mg/kg),惠油杂6815、德新油53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差,籽粒硒含量分别为0.207mg/kg、0.236mg/kg。  相似文献   

8.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播期条件下,湘杂油7号植株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鲜重、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芥酸和硫苷含量等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千粒重与播期和种植密度关系则不明显;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是决定油菜产量的变异因子,其中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每角果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综合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2因素处理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以9月15日播种、种植密度135000株/ha最好。  相似文献   

9.
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油菜(Brassica napus L.)华油杂9号和华双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单株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期及播种期与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华油杂9号比华双5号增产,主要原因是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多;早播有利于直播油菜冬前个体生长,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而不同播种期所要求的最适密度不同,早播条件下低密度更能发挥增产潜力,迟播条件下增加播种密度、加大群体的增产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晚播和播量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甘蓝型油菜主推新品种‘陕油28’(矮秆抗倒伏)和主栽品种‘秦优7号’(高秆不抗倒伏)为材料,设置3播期和5播量的二因素裂区试验,分析其对油菜成株密度、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油菜成株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分枝高度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质量显著降低,群体角果数、群体产量显著降低。随着播量增加,油菜成株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分枝高度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显著减少,千粒质量变化不显著,群体角果数和群体产量先增后减。‘陕油28’‘秦优7号’群体角果数和群体产量最大值对应的播量分别为5.56~6.67 kg/hm、4.44 kg/hm。播期对‘陕油28’产量的影响小于对‘秦优7号’的影响。由此可见,晚播导致油菜农艺性状变劣、产量降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存在品种差异。‘陕油28’的耐密性和耐迟播能力优于‘秦优7号’,播期9月21日和播量5.56 kg/hm是‘陕油28’播种的最佳组合,对应成株密度46.24万株/hm,可获得最高小区产量4 811.35 kg/hm,晚播条件下,播量6.67 kg/hm(对应成株密度67.65万株/hm)对产量有较强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浔油8号为材料,研究氮、磷、钾3种肥料用量对油菜的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3种肥料都能增加油菜产量,油菜产量与油菜茁期地上部分和根系干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提高单位面积的角果数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在赣北地区667m2油菜产量>150kg的适宜肥料施用量分别为N11.45~12.59kg,P2O58.66~9.07kg,K208.16~9.95kg.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黄平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油菜新品种,对当前市场销售的油菜新品种(组合)卓油11、德超油797、德油797、新德杂油9号、卓油058、锐油3 861、东油500、恒禾油998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德超油797产量为158.96 kg/667m2,增产率为30.81%;新德杂油9号产量为157.71 kg/667m2,增产率为29.78%;东油500产量为156.67 kg/667m2,增产率为28.93%;德油797产量为151.67 kg/667m2,增产率为24.81%。该4个品种生育期适中,为216~223 d,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分枝部位矮,分枝多,单株有效角果数多,每角实粒数多,千粒重为3.8 g左右;耐菌核病,抗倒伏,抗寒性强,可在黄平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江苏省海安市油菜品种的更新力度,对9个油菜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邡油777""德徽油9号""秦优10号""德核杂油8号"在海安市的种植表现较好,"沣油737"作为早熟品种在海安市的种植表现也较好,这5个油菜品种可在海安市推广种植,其他品种有待继续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云南油菜主产区"姜-油"种植模式,筛选出丰产性好、生育期短、耐迟播的油菜优良高产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8个油菜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德油早1号和云油杂15号的生育期短且早熟、农艺性状良好、产量较高,优于其他品种。其中,德油早1号产量最高,为2 602.5 kg/hm~2,比对照增产18.6%,增产极显著;云油杂15号产量为2 493.0 kg/hm~2,比对照增产13.6%,增产极显著。其余品种增产不显著。[结论]在云南油菜主产区的"姜-油"种植模式生产中,德油早1号和云油杂15号2个品种均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的适宜移栽密度,同时保证双低品质,通过田间密度试验研究了不同移栽密度对苏油8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低密度水平能显著增加全株角果数,密度增加则全株角果数减少,群体总角果数则有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密度对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要取得高产,应主攻群体总角果数;随着密度的增加,主轴和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有所减少,同时单株二次有效分枝数显著减少,其有效角果数减少显著。密度对苏油8号的芥酸、硫苷、含油率及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8号的适宜移栽密度为16.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油研7号油菜栽培密度对其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研究了油研 7号油菜栽培密度与产量结构的关系 ,结果表明 :油研 7号栽培密度不同 ,其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与群体产量变化较大 ,每角粒数与千粒重变化较小。当栽培密度为 6万株 /hm2 时产量最高 ,达 2 3 0 1kg/hm2 。  相似文献   

17.
皖油18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23-1623,1632
通过对皖油18号不同稀植密度试验,研究油菜种植密度与群体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皖油18号在60 000株/hm2时产量最大,达2 301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或减少,单产呈递减趋势;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对产量影响较大;每角粒数与千粒重变化较小.探索出了油菜高产栽培最佳群体结构,为大面积推广栽培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沪油杂4号"是上海市农科院培育的双低油菜国审新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含油量高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无锡惠山区于2007年开始引种示范,同时进行了相关的超高产集成栽培技术研究,通过苗床稀播培育壮苗、大田稀植促进冬发等措施,在攻关田连续两年产量都超过270kg/667m2。笔者将系统介绍"沪油杂4号"的超高产集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兴化市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油菜品种,对8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德核杂8号"、"沣油737"、"秦优10号"等品种稳产性、丰产性、抗病性都很突出,生产潜力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油菜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的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大;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8号的适宜氮肥用量为325352 kg/hm352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