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蔗乐乐的大面积应用,对防治甘蔗螟降低枯心率有显著的作用,施用蔗乐乐的甘蔗枯心率为0.69%,对照为2.2%;最终使甘蔗增产3.9%,增产的因素主要是增加有效茎270条/667m^2,增长7.2%,其次是增加甘蔗植株高度11.5cm/条,增长4.1%。  相似文献   

2.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从多角度对168个甘蔗品系的蔗苗螟害枯心率(2.47%~46.13%)与甘蔗成熟期健康蔗茎田间蔗汁锤度(18.2%~25.6%)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蔗苗期螟害枯心率的高低与甘蔗品系田间蔗汁锤度的高低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推广放蜂治螟技术,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科学有效控制甘蔗螟害,文章调查在合浦县蔗区释放螟黄赤眼蜂治螟控害增产效果。经调查,苗期宿根蔗和新植蔗的枯心率在放蜂区较化防对照区分别低4.95%和0.045%,防治效果分别为68.09%和34.62%。甘蔗生长后期,平均螟害节率、螟害株率和蔗株断尾率放蜂区较化防对照区分别低8.12%、46.50%和0.81%,防治效果分别为85.65%、68.89%和43.78%。平均公顷有效茎数和平均茎高放蜂区较化防对照区分别增2.92%和1.61%;平均茎径放蜂区与化防对照区无差异。放蜂区较化防对照区平均公顷产量增加4.77%,糖分增加5.05%。因此,螟黄赤眼蜂对螟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放蜂区防治效果更好,甘蔗长势更优,具有增产增糖效果。  相似文献   

4.
蔗乐乐三合一在大面积使用时,甘蔗的旬生长速度达到21.1cm,产量增产21.1%.增产的因素主要是增加有效茎数556株/667m2,其次是增加甘蔗的株高20cm/株,第三是增加一茎重,平均增加0.10kg/茎.  相似文献   

5.
甘蔗新品种云蔗89-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云蔗89—7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优良新品种。其萌苗率高,分蘖中等,蔗苗整齐健壮,生长势强,拔节早,蔗茎粗壮直立,公顷有效茎75000多株,单茎重实,蔗茎产量85—100t/hm2,比对照种(桂糖11、ROCl0、选蔗3号)增产9%/-15%;平均甘蔗含糖分13.74%,比对照高0.2个百分点左右,平均公顷含糖量12.14—13.7t,比对照提高10%—15%左右。宿根性强,中抗黑穗病、高抗嵌纹病,耐旱力较强,抗倒优,在海拔1200m以下的蔗田或土层较深厚的旱地种植,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甘蔗喷施蔗丰灵液肥试验结果表明:于甘蔗拔节伸长初期喷施叶面,可使甘蔗植株增高、茎径增粗,提高蔗茎产量和含蔗糖分。比喷清水(对照)增产15.96%,提高蔗糖分1.29%;比喷等值尿素增产6.20%,提高蔗糖分0.05%。  相似文献   

7.
在61点(次)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川蔗23号新植、宿根的平均单产为150885kg/hm2,比对照种增产23.52%;平均甘蔗蔗糖分达14.07%,比对照高1.70%(绝对值.下同);甘蔗含糖量平均达21369.15kg/hm2,比对照高41.30%.在22点(次)全国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川蔗23号新植、宿根平均单产达115495kg/hm2,比全国对照种增产18.53%,甘蔗蔗糖分平均达14.49%,比对照高0.39%(绝对值,下同)甘蔗含糖量达16209kg/hm2,比对照种高18.40%.该品种还高抗黑穗病、花叶病和赤腐病;并具有某些果蔗特征和优良的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8.
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次性施用甘蔗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旨在解决甘蔗生产中施肥次数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缓释甘蔗专用肥6个配方肥一次性施用,进行一新一宿2年的栽培试验,调查分析各处理甘蔗的农艺、经济性状及效益。结果表明,与CK相比,缓释肥具有增加甘蔗分蘖的功效,前期甘蔗株高显著增高、茎径增粗;其中,新植蔗施用缓释肥A、B、C、D、E处理产量比CK增产10.27%~15.36%,差异显著;宿根蔗施用缓控释肥A、B、C、D、E、F处理产量比CK增产2.05%~9.28%,但差异不显著。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具有提高甘蔗产量的功效;尤其新植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A、B、C、D、E处理,可提高甘蔗分蘖,增加有效茎数,增产效果显著;宿根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虽然甘蔗增产效果不显著,但劳力成本显著下降;新植蔗或宿根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中,E处理施肥量2 250 kg/hm~2(含增效剂8 kg/t)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9.
对云蔗05-51在云南省德宏蔗区2014—2015年各生态区域试验点的数据进行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云蔗05-51在各个试验的平均产量为115.56~154.73 t/hm~2,比ROC22增产13.56~63.99 t/hm~2,比ROC16增产30.98~67.95 t/hm~2。与双对照比,2014—2015年当中各个试验的增产量都在13 t/hm~2以上,增产均在12%以上,其中宿根蔗茎产量的增加幅度最大,2015新植和宿根蔗茎产量均超过双对照,并且差异极显著。云蔗05-51蔗茎产量和糖产量的高稳系数不管是新植还是宿根皆超过双对照,变异系数均小于双对照。云蔗05-51各个试验11月至次年3月的平均甘蔗蔗糖分均在14.5%以上,云蔗05-51属于早熟品种;总之,云蔗05-51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是适合德宏蔗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甘蔗新品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
甘蔗液肥“蔗丰灵”应用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甘蔗高效液肥“蔗丰灵”在武鸣府城镇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于生长早期时而面喷施,可使甘蔗植株增高,蔗茎增粗,从而使甘蔗增产,并提高蔗茎品质,增产幅度15-20%,提高蔗糖分1.18%(绝对值)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次试验在各项大田栽培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每亩施用熟石灰400kg改良酸性土壤,甘蔗产量比不施用的对照增产1.9吨/亩,增产幅度31.7%,获得极显著效果。甘蔗品质方面也有较大提升,1月份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0.33%,甘蔗纤维分提高0.15%,甘蔗非糖分降低0.26%,蔗汁锤度提高0.39%,蔗汁简纯度提高1.80%。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土壤条件下,蔗地亩施400kg熟石灰,可有效促进甘蔗出苗、分蘖,有效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谈蔗种贮藏与冬植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利用蔗茎上的蔗芽做种,保护蔗茎蔗芽安全越冬的过程称为贮藏蔗种。而冬植蔗是指“小雪”至“冬至”时期播种的甘蔗。冬植蔗能提早出苗、减少蔗种贮藏保管、错开农时,提高产量和糖分。本文就上述问题简介如下。1贮藏蔗种的主要技术措施1.1选种和留种选择做种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三块地春植蔗试验表明,在甘蔗上使用三合一药肥,二合一药肥,100kg/667m^2,分基肥、追肥两次施用,可比施用29%市场复混肥增产25.9%~41.7%。增产原因主要是提高每亩有效茎620~1200条/667m^2,增加株高7~8.8cm。  相似文献   

14.
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蔗05-5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的甘蔗优良新品种。该品种早熟、高产高糖、稳产,脱叶性好,57号毛群极少,宿根性强。国家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和生产试验,云蔗05-51平均蔗茎产量101.23t/hm2,较双对照(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分别增产0.43%和7.59%。全期(11—3月)平均蔗糖分14.92%,较双对照分别高0.07和0.33个百分点。该品种抗旱性强且高抗黑穗病、中抗甘蔗花叶病等主要甘蔗病害。  相似文献   

15.
锌、硼对新植蔗产量和品质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蔗分蘖前期施用锌肥(48kg/hm^2)、硼肥(45kg/hm^2)、锌 硼肥(40.5kg/hm^2 24.5kg/hm^2),结果表明,锌肥处理较对照增产1.17%,硼肥处理与对照相当,锌 硼处理较对照增产6.05%;锌处理的平均甘蔗蔗糖分都比对照高0.56%(绝对值),硼处理的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高0.07%(绝对值),锌 硼处理的平均甘蔗蔗糖分高0.39%(绝对值)。甘蔗施用锌、锌 硼肥对茎径影响不明显,硼肥处理茎径比对照低,各处理的茎数都比对照略高;茎长以锌 硼处理最高;锌、锌 硼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比对照高,而硼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比对照低;各处理都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在田间栽培条件下,采用不同农药处理甘蔗,以无农药处理为对照,以此研究不同农药处理对甘蔗枯心率、蚜虫为害株率、螟虫蛀率、有效苗数、株高、茎径、每公顷的有效茎数、产量及产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农药处理的甘蔗枯心率、螟虫蛀茎率均显著低于对照。每公顷的有效茎数、产量及亩蔗茎含糖量在农药处理下均高于对照,以1%苏云金杆菌·噻虫胺颗粒剂处理表现较好,分别比对照大390条/亩、1.79吨/亩、0.267吨/亩;组合药剂(3.6%杀虫双颗粒剂+70%噻虫嗪)产量比对照大1.59吨/亩。综合分析得出,施用1%苏云金杆菌·噻虫胺颗粒剂对甘蔗螟虫、绵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甘蔗种植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应用飞机大规模喷施抗旱型增糖增产剂的实际效果,为在生产上提高甘蔗的抗旱性,实现增产增糖提供依据。本研究在2008/2009和2009/2010两个年度于广西蔗区甘蔗生长后期应用飞机大面积喷施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共2 400 hm2,以后分别调查其对甘蔗品质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后甘蔗绿叶数和叶绿素都有所增加,并提高了蔗汁锤度和重力纯度、甘蔗纤维分和蔗糖分,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分,其中以2009~2010年度喷施50 d时表现最为明显,新植和宿根蔗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2.23%(绝对值,下同),新植蔗增糖效果优于宿根蔗;不同时期总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1.33%。甘蔗株高、茎径、单茎重有一定的提高,平均甘蔗产量比对照增加14.3%,以宿根蔗增产效果优于新植蔗。应用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可以防止甘蔗叶片早衰,实现增糖增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8.
国家甘蔗品种第四轮区试漳州蔗区2004年新植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4年漳州蔗区进行的国家甘蔗品种新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12个国家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较好,分蘖力强,植株高火。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甘蔗品种是赣南95—108、福农95-1702、福农96—0616和闽糖92—505,这四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增产增糖较显著;表现较好的品种是云蔗95-128、川引97-1和桂糖94-119,这三个品种蔗茎产量和公顷含糖量都比较好,比对照增产增糖;其余品种在各个方面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9.
早熟高糖新品种德育95/7选育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明 《广西蔗糖》2007,(1):11-14
德育95/7是从新台糖1号为母本,崖城73/226为父本杂交而育成的甘蔗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萌芽好,分蘖中,成茎率中,中茎种,宿根发株率高并特好,大生长期生长快,节间长,有效茎多,粗生耐旱,抗风,抗病虫力,宿根性特强.品种比较结果:德育95/7新植、宿根平均产蔗量为106553 kg/hm2,含糖量16935 kg/hm2,比对照种新台糖10号分别增产24.2%、43.7%,11月至翌年2月的平均蔗糖分为15.95%,比对照种增2.5个百分点;德宏州和潞西市区试结果:新植、宿根平均产蔗99410 kg/hm2,比对照种粤蔗93/159增产2.7%,含糖量14948 kg/hm2,比对照增产4.3%,平均蔗糖分15.24%,比对照粤蔗93/159增0.27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甘蔗黑穗病是甘蔗种植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影响甘蔗的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质量。为对黑穗病爆发比较严重的蔗区提供一种合理的种植模式,分别在2012年农历立春前及立夏前种植带黑穗病菌的甘蔗种茎,以种植未感染黑穗病菌的健康甘蔗种茎作为对照,观察这2期甘蔗生长过程的黑穗病发病情况,以及对甘蔗有效茎、株高、茎径和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种植携带黑穗病菌的蔗种黑穗病发病差异显著;携带黑穗病菌的蔗种宜冬春早种,利用冬春季节阴冷潮湿的天气,延迟黑穗病菌的萌发,减少对有效茎的侵害,进而减少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